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度诺贝尔奖专题 > 正文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共享诺贝尔和平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5: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7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宣布,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该组织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凭借其在阻止核武器扩散方面的突出贡献,共享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吉尔·伦德斯塔德在宣布和平奖得主时说,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阻止核能用于军事用途,并确保人们在将核能用于和平用途时,使用最安全的方法。”

  伦德斯塔德还说:“每名为国际原子能机构贡献力量的人,都应分享这份大奖。”

  挪
威诺贝尔委员会在解释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获奖理由时,不吝其辞。

  “当核武器对世界的威胁再次增加时,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希望向世人强调,对抗这一威胁需要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如今,由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总干事孜孜不倦的努力,上述理念得到最清晰的表述。”伦德斯塔德说。

  得奖完全出乎巴拉迪预料,但巴拉迪却丝毫没露出喜形于色的样子。

  在维也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巴拉迪一如往日的平静和沉稳。“得奖(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很强的信息———再接再厉,做事公正,行事正派。”他说,“那正是我们努力去做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言人马克·维德里加伊利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例行电话打到了办公室,而巴拉迪当时正在家中。巴拉迪在观看电视直播时,才得知这一喜讯。

  “巴拉迪得知获奖后,仍然很冷静,也很谦虚。他将此视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对其本人和整个原子能组织近些年工作的支持,这既包括反核扩散努力,也包括促进世界裁军进程。”

  在美国决定进攻伊拉克前,巴拉迪领导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跟美国大唱反调,认为伊拉克国内没有核武器。因此,美国媒体关心,授予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诺贝尔和平奖是否在向外界暗示,美国在开战前应更多地听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建议。

  当美联社就此问题问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前任总干事、联合国监核会前主席汉斯·布利克斯时,布利克斯含糊其辞。

  “这个问题应该留给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去解释。”他说。

  获本届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个人或组织多达199个,创下纪录。

  (新华社特稿)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共享诺贝尔和平奖
上图:巴拉迪

  人物——巴拉迪:从法学家到外交官

  巴拉迪1942年出生于埃及。1964年,年仅22岁的巴拉迪从开罗最好的法学院———开罗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法律学位。他又先后于1971年和1974年在纽约大学法学院获得国际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年轻、身材高大的巴拉迪本科毕业后就进入埃及外交部工作,两次在埃及常驻纽约和日内瓦的联合国代表团任职。1984年,已积累了相当多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巴拉迪进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1997年12月1日,巴拉迪接替布利克斯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1年9月,获得连任。

  巴拉迪的第三任期任命上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获得批准。

  (新华)

  链接: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一个同联合国建立关系,并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宗旨是加速扩大原子能对全世界和平、健康和繁荣的贡献,并确保由机构本身,或经机构请求、或在其监督管制下提供的援助不用于推进任何军事目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任何国家只要经过机构理事会推荐和大会批准,并交存对机构规约的接受书,即可成为该机构的成员国。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共有139个成员国。

  中国于1984年1月成为这一机构成员国并为理事国。

  (新华)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共享诺贝尔和平奖
上图: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共享诺贝尔和平奖
上图:“搞笑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格雷格·米勒和他的狗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共享诺贝尔和平奖
上图:“搞笑诺贝尔”颁奖礼

  “搞笑”版诺贝尔奖凑热闹

  当全球瞩目的诺贝尔奖得主名单在瑞典公布之时,一年一度的另类诺贝尔奖———“IgNobelPrize”榜单也在美国热闹出炉。

  这个被世人称为“搞笑”版诺贝尔奖的奖项,瞄准的是那些被认为“不能也不应再现”的研究项目,借机娱乐了一把专拣另类课题研究的科学家。“搞笑”版诺贝尔奖由科技杂志《不可能的研究纪录》评定,自1991年设立以来,每年颁奖一次。

  1分钟演讲

  颁奖典礼6日晚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日本、新西兰、尼日利亚和美国的10位科技先锋获此“殊荣”。1200名观众前来捧场。

  经4位正版诺贝尔奖得主颁奖后,获奖者有1分钟时间解释其研究精髓———只有1分钟,时间一到,一个8岁的小女孩就会上台大叫:“请停止,我好烦。”

  虽然“搞笑”版诺贝尔奖不如正版诺贝尔奖那样体面,却颇受一些另类科学家的追捧。美国以外的获奖者就算自掏腰包承担开销,也要亲自来领奖。

  “搞笑”奖逐个看

  你能想象吗?有人“追踪”一团凝固焦油从烟囱中滴落情况,78年无怨无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一群学者就是这些人。他们自1927年来一直坚持观察,近期终于得出研究成果———焦油滴落的平均速度为9年一滴,从而当之无愧成为2005年度“搞笑”版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多年来一直苦心研究鸟类排泄物的德国科学家维克托·梅耶尔和匈牙利科学家约瑟夫·高尔凭借论文《企鹅噗噗时产生的压力》勇夺“流体力学”奖项。可惜,由于未能获得赴美签证,他们不能亲自到场领奖,只能通过录像发表获奖致词。对此,梅耶尔在感言中调侃:“希望这与我们研究自然爆炸现象无关。”

  今年的生物奖得主本杰明·史密斯属毛遂自荐。这位自称一直关注“搞笑”版诺贝尔奖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者,率领团队研究131种青蛙在压力下散发出不同气味,并将其分类成册。研究发现,一些青蛙会发出腰果味,而另一些会发出甘草味、薄荷味甚至臭鱼味。

  医学奖得主为美国人格雷格·米勒。他为中性狗谋福利,研制成功人造睾丸,并有3种型号以供选择。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两名研究者获得和平奖,成就是电子监测蝗虫在观看电影《星球大战》片断时的大脑活动。

  获得化学奖的项目,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行的一项考证人在糖浆中比在水中游得快还是慢的试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里·南达凭借发明“捉迷藏”、除非你找到它关掉后才会消停的闹钟,获得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迫使人们不得不起床,从而在理论上增加了主人的工作时间”。

  (吴铮)

  相关专题:2005年度诺贝尔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