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初鸣篇(2):导演班的表演课(连载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00:00 东南早报

  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

  田壮壮和陈凯歌虽然都是来自电影世家,但是,陈凯歌之父来自国统区而田壮壮的父母却是延安的文艺人。因此,虽然他们都在北影的院子里长大,也都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雨,但两个人的电影观和人生观却有许多的不同。因为,田壮壮有革命世家和艺术世家的双重身份,而且前者的印记也许还要重一点。田壮壮虽然有奋力探索、突破传统的动机,但
他在心态上是从容、平和、入世、宽松的。他不需要斤斤计较于一部影片的成败而担心自己的前途,更不需要用仅有的机会来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像《一个和八个》那样画押签字,拿前程当做赌注,———田壮壮可以在一种比较平和从容的处境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不断的累积中,迈入成功的殿堂。

  田壮壮十分敬重前辈导演水华。既倾慕于他的艺术,又折服于他的人格。貌似放纵、不修边幅的田壮壮对水华的尊敬,表现了延安文化血脉相通的传承关系,其中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因此,田壮壮现象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影现象,田壮壮的轨迹既是第五代电影里重要的一脉,又承继着中国第三代导演有益的营养,是中国电影发展中极有深意的一种嬗变现象。只要仔细比较一下水华的《林家铺子》、《伤逝》、《蓝色的花》和田壮壮的《蓝风筝》的处理手法,无论叙事、镜位、节奏、风格,平和的心态和语调,都可以看其间底蕴相通的联系。如果说《猎场札撒》和《盗马贼》是青春气盛的激情流露的话,那么《蓝风筝》就是平和心态与回归正统的一种合理表现。

  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寻踪第五代电影的传统宗脉和文化渊源,它绝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文化怪物。

  1983-1985年,早期阶段的第五代电影,是由三方面的力量形成的,这就是:

  一、张军钊导演、张艺谋、肖风拍摄的《一个和八个》1983、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拍摄的《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5(广西电影制片厂);

  二、田壮壮导演、侯咏拍摄的《九月》1983及《猎场札撒》1984、《盗马贼》1985(北京、内蒙、西安电影制片厂);

  三、吴子牛导演的《候补队员》1983和《喋血黑谷》1984(潇湘电影制片厂);

  应该说,田壮壮本来是这个三足鼎立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脉。因为,早在其他两方面的导演拍出处女作之前,他的《我们的角落》、《小院》、《红象》、《九月》已经形成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探索道路,这条线索的发源处,本来是第五代电影之河最早的起点。但是,《一个和八个》这条水势汹涌的支流,突如其来,势不可挡。改变了原来主流的航道和流向,形成了新的流向和水势,变成奔腾而下的湍急的瀑布。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这样大的篇幅来分析田壮壮的起步及其在第五代历史中的地位的原因。

  1981年春夏之间,田壮壮及其摄制小组先拍了黑白短片《小院》、继而又去云南拍摄儿童神话故事片《红象》。其他的几个摄制组分别是潘渊亮、潘华的黑白短片《我们的田野》、林大庆等人的黑白短片《最后一个镜头》。1982年春天开始,夏刚、耿小震等导演《我们还年轻》、白宏等人导演《目标》、金韬等导演《结婚》,形成了全面展开的局面。

  这时,陈凯歌等人,到儿童电影制片厂参加由女导演王君正执导的长故事片《应声阿哥》的拍摄。李少红、彭小莲等人参加了青年制片厂韩小磊导演的影片《见习律师》,担当导演助理;吴子牛去潇湘电影厂进王心语导演的《陈焕生进城》摄制组,进行毕业实习。因此,这几位第五代电影的主将,在毕业作业时并没有留下独立执导的足迹。(连载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