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胡锦涛访问朝越等国 推近睦邻友好促进世界和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09:58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媒体评胡锦涛访问朝越及亚欧其他国家 ,认为胡锦涛对朝鲜的访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标志着中朝友谊迈向新阶段。胡锦涛在圆满结束对朝鲜的访问之后,又将访问越南及其他亚欧国家,展开新一论睦邻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作新贡献。

  中朝友谊迈向新阶段

  俄塔社说,朝鲜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平壤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撰文指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致力于巩固双边友好合作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不变的政治方针。” 文章指出,胡锦涛此次朝鲜之行“具有重大的历史及政治意义,标志着两国友好关系步入了新的阶段”。

  朝鲜媒体纷纷发表类似评论。《劳动新闻》的社论说,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朝鲜意义极为重大;此次访问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标志着朝中关系将迈向一个更高的新阶段。社论说,在朝中两国高层的精心呵护下,朝中两国友谊的伟大传统一直得到发扬。近几年来,金正日总书记多次出访中国,掀开了朝中友谊新的光辉一页。社论说,两党、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国际社会友谊、合作和团结的优秀典范。今天,中国人民正在奋力建设一个全面富裕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确定的任务。中国的发展一切顺利。朝鲜人民真诚地为此感到高兴,并向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提供坚定的支持。世代推进朝中友谊是朝鲜党和政府不变的立场。历经了一代又一代、已经变得更加紧密的朝中友谊将会万古长青。

  睦邻外交展开新攻势

  埃菲社评论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8日开始先后对朝鲜和越南进行访问,以加强与这两个邻国之间的关系。朝鲜和越南也想同中国一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向世界开放自己的经济。胡锦涛30日结束对朝鲜的访问后,10月31日至11月2日访问越南。此次是他作为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这两个共产主义国家进行正式访问。经济问题是这次访问的一个重要内容。朝鲜希望效仿中国的发展模式。参照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做法,朝鲜在靠近中朝边境的地方设立了经济特区。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朝鲜的主要经济援助者。因此,中国是最有能力在朝核危机等问题上影响朝鲜的国家。访问越南期间,胡锦涛将与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和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会晤。中国外交部称,中方期待通过这次访问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两国合作,使两国关系迈上新的台阶。近年来两国关系明显改善,特别是在经贸领域,双方往来日渐频繁。越南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效仿中国进行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

  日本《产经新闻》评论说,胡主席访问越南之后,将于中旬正式访问韩国,接着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并与访华的布什总统举行会谈。因此安排在这些重要活动之前访朝,具有表明中方重视朝鲜的意图。随着最近中国对朝投资和经济援助活动趋于活跃以及六方会谈取得进展,中朝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对其邻国朝鲜和越南具有特别意义。中国通过促进与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支持两国的改革,可显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香港《文汇报》文章说,胡温新一波外交攻势,首先的重点还是在亚洲邻国,加强与俄、朝、越及新加坡的交往。步入2005年底,胡锦涛和温家宝展开今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外交活动,国务委员唐家璇说这是全方位外交。应温家宝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抵京进行一周的访问。国际外交界都视这为北京与新加坡关系解冻及提升的标志。李显龙此行说得最大声的话是: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李显龙到访,作为北京外交新攻势的第一炮。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出席“中国与联合国”研讨会开幕式时宣布,胡温即将展开全方位外访,继续推动全方位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作新贡献。在月底,胡锦涛出访朝鲜和越南,之后访问欧洲,包括英国、德国和西班牙三国。另外,胡锦涛还将访问韩国,并出席在韩国举行的APEC首脑非正式会晤,随后还要接待布什访华。温家宝接待李显龙之后,26日至27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并与俄总理举行第10次定期会晤。从胡温出访的这些国家看,确确实实是全方位,既有欧洲,也有亚洲;既有大国,也有小国;既有邻国,也有远邦。从过去的“睦邻”、“友邻”,再加上“富邻”,以求有一条稳定、安定、和平的国境线。

  来源:新华网参编相关专题v胡锦涛访问越南2005-10-26 09:46:13

  v胡锦涛访问朝鲜2005-10-24 10:05:12

  v胡锦涛出访加拿大、墨西哥2005-09-09 17:14:4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