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泉公布新内阁成员名单专题 > 正文

后小泉时代已渐露雏形 鹰之队冲击中日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12:29 新民周刊

  小泉纯一郎无疑将被作为战后日本最强硬的首相之一载入史册。他任内推出的最后一届内阁,被公认是“鹰之队”— —安倍晋三担任内阁官房长官、谷垣祯一担任财务大臣、前总务大臣麻生太郎则出任外务大臣。

  “后小泉时代”已渐露雏形,日本走向“正常大国”的步伐正在加速。但对亚洲外交来说,“鹰之队”已成为一支向下沉沦的力量。韩国主要反对党大国家党发言人田丽玉就说
:“这次重组相当于不用武器的宣战。日本引起了仍留有过去苦难记忆的亚洲人民对历史的恐惧。”

  靖国神社之结

  基于外交的考虑,迄今为止历届日本内阁的外相和官房长官都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即使是此前的小泉政府也不例外。但“鹰之队”的组合,却可能最终打破这唯一的克制。三名日本最高实权人物——首相、外相和官房长官——将联袂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利民对《新民周刊》说:“从现在的形势看,将会出现三人同时参拜的可能性,这将进一步冲击日本和中、韩的关系。”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吴广义进一步分析说,三人可能不会同时出现在靖国神社,但迟早都会去参拜,最多是错开,有的选择春秋大祭,有的选择其他重要日子。“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将可能发展成一个常态,它作为一个外交摩擦的标志性事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参拜靖国神社,已愈来愈成为中日、韩日争端的一个结。小泉上任五年来我行我素,履新的阁员更无所顾忌,在10 月31日上任当天就公然在这个敏感问题上“叫板”。出任官房长官的安倍晋三说:“至今为止,我作为一个平民参拜了,我将带着同样的感情继续下去。”

  在日本内阁序列中,官房长官地位仅次于首相。当此前小泉参拜遭到中国强烈抗议,两国官员原定会晤取消时,安倍称中方的反应“荒谬”。

  出任外相的麻生太郎是今年4月唯一在春季例行大祭中参拜靖国神社的阁员。当时记者问:“听说你当了首相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麻生太郎的回答是:“是要参拜,我们要保持中韩喋喋不休我自泰然自若的姿态,直到它们认识到‘再搞下去没有什么意义了’的时候,自然要安静了。”

  中国反制之道

  麻生此言,或许就是小泉一再参拜的原因,就是迫使中韩接受这一“惯例”。普通大臣以公职身份参拜,最高官员( 如小泉和安倍)则以“个人身份”为掩护。面对日韩的强硬批评,日本更声称参拜是日本文化传统,人死为大,参拜是祈祷和平,不是为战犯招魂。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题为“内阁改组后的亚洲外交令人担心”的文章指出,小泉的这次改组只能给中韩带来这样的信息:日本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绝不让步,修复关系只能在这个前提下考虑。

  即使刚刚卸任的前外相町村信孝也感到担忧:“如果首相、官房长官、外相都去参拜靖国神社,恐怕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针对日本的强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11月1日明确表示:靖国神社问题不是一个对话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日本是不是真正履行它自己的承诺,认真地反省历史,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

  “日本方面说,可以通过对话增进了解,靖国神社问题不是一个对话问题,而是一个原则问题。日本法西斯杀了那么多中国人,现在还去为他们鞠躬,这不是一个文化问题可以推托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说。

  有民主自由思想的《纽约时报》在小泉参拜翌日即发表题为“东京的无谓挑战”的社论,说:小泉17日参拜靖国神社“是在公开拥抱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传统”。

  小泉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失信也让韩国出离愤怒。2001年日韩曾达成一口头协议,日本另行建造祭祀设施,韩国则采取观望不批评态度。但小泉出尔反尔的态度,促使韩国不得不重新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沈骥如表示,在靖国神社参拜“常态化”的形势面前,中国也可采取类似措施,争取世界舆论的支持,也争取美国有识之士的合作。

  “有理走遍天下,中国可以效仿韩国的做法,揭露日本右翼的错误行为和真面目,让世界来评判是非曲折。让世界人民了解,中韩担心日本会不会重走军国主义道路,完全是有道理的。”他说。

  接班人“卡位”战

  小泉已公开表示,将于明年9月辞去首相和自民党党首之职。因此,他此次内阁安排,完全是为“后小泉时代”奠定基础。

  领导人的更替,必然带来内外政策的调整。但外界普遍认为,接替小泉的甚至可能是一个更强硬的民族主义者,中韩将不得不面临僵局持续的现实。

  原来一度被认为是接班人之一的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已被排斥在新内阁之外。福田作风相对稳健,此前曾批评小泉忽略与中国改善关系,他还支持另建祭灵设施。

  对于这种做法,沈骥如表示:“小泉剔除异己,排除像福田康夫这样的人,就是为下一届政府,继承他的这种右翼路线。”他的目的就是克隆另一个“小泉”。

  “未来一年将是他们的表现期。”吴广义评论说,他认为小泉还在观察,“我不同意一些舆论认为接班人就一定是安倍晋三,接班人可能有好几个,甚至也包括没入阁的福田康夫。”

  但安倍显然是下届首相的最热门人选。路透社文章就指出,小泉让从没有阁员经历的安倍出任官房长官,就是让他为接班做好准备。

  日本三大媒体《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11月2日公布的联合调查显示,安倍成为新首相的支持率为41%,紧随其后的福田是33%,麻生是28%。另一大报《读卖新闻》当天调查显示,三人支持率分别为50.3 %、12.2%和6.5%。

  今年9月,小泉在出席一前助手婚礼时说:“这难道不是一个很特别的婚礼吗?来宾中有前首相、现任首相,还有下届首相。”在这次来宾中,就包括安倍和福田。现在让安倍接替福田出任官房长官,足见小泉栽培之意。

  现年51岁的安倍是前甲级战犯岸信介的外孙。他的崛起就在于他的“双面”作风,对内温和与亲民,对外鹰派作风。除了主张对华强硬外交外,他还主张在人质问题上对朝鲜实施制裁。外界认为,正是他巧妙地利用了国民对受害者的同情心理,成为许多日本民众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家。

  担任外相的麻生太郎是首相的另一个热门人选。他出身同样显赫,外公是前首相吉田茂。此公满脑子皇国史观,曾公开美化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称当时朝鲜人被逼使用日本名字的“创氏改名”是自愿的。他也成为最不受朝、韩欢迎的政治人物。

  日本东北大学政治教授川渡祯表示,小泉重用安倍和麻生,表明其政策将继续“右倾”,在对外政策上,日美关系将一步深化,与中韩则继续保持距离。

  “新内阁的特征是把小泉接班人推到前台,维持无视亚洲邻国感受的强硬路线。”韩国通讯社则评论说,“以‘胡说八道专家’著称的强硬派麻生和‘超级鹰派’安倍处于关键位置上,韩日关系恐怕难以改善。”

  非理性外交?

  世纪之交,中日之间矛盾不断凸现: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教科书问题、钓鱼岛和东海划界争端问题。同时,还有相对隐蔽的日本宣扬“中国威胁论”问题,介入台海鼓动“台独”问题,等等。

  其实,日本几乎与其他每个邻国都有矛盾:它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问题,与韩国存在独岛(或称竹岛)争端,与其他亚洲国家也存在历史问题。可以说,日本患有亚洲“孤独症”。

  小泉的强悍作风,更使得日本与中韩关系出现周期性的恶化。由于靖国神社问题更牵涉到战犯问题而不是殖民统治问题,中日关系恶化程度更甚于韩日关系。为破除日本祭起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更是耗费了大量的外交资源。

  沈骥如对《新民周刊》表示,日本的目的,一是要遏制中国,毕竟中国发展壮大将削弱日本的地位;二是为自己成为一个“所谓正常大国”寻找借口,通过宣扬“中国威胁论”,制造敌人,来为自己修改和平宪法,扩充战备制造舆论基础。

  但小泉的这种做法,也很难得到国际公认,日本在“入常”问题上的失败就是一个例子。“开历史倒车的企图,注定是要破产的,我不是历史教条主义,日本在‘入常’问题上到处碰壁,它在国际上基本没什么声音,它是出了很多钱,但它因为历史观问题,收买不了人心。”沈骥如说。

  对于日本国内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宣传,吴广义也认为:“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包括小泉‘中国遏制日本’ 的说法,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完全是一种新闻炒作。”

  外界也注意到,日本政坛全面“右转”,也同日本“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取向有关。小泉这一代政治家都没有二战经历,丝毫没有历史负罪感,外交上咄咄逼人,甚至不惜以对抗代替对话。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利民指出,种种迹象表明,小泉的亚洲外交正处于一个“非理性阶段” 。

  “一方面,当日本遇到中韩压力越大的时候,它的抵触情绪就越大;另一方面,日本在亚洲以前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现在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政治焦虑感导致它做出非理性的判断。”他认为,只有当日本终于认识到,中国替代日本已是历史必然,日本才有可能调整其带有对抗色彩的对华外交。

  阻止向下沉沦的力量

  “中国对改善中日关系已表现出了足够的善意,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大会上讲话后,中日两国本来应该进行很好的交流和协商,但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又使这道门关闭了。”吴广义说。

  在9月3日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发表讲话,重申“中国政府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种坦诚态度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王毅出任中国驻日大使后,也明显加强了对日的宣传工作。他在日前举行的中日友好歌会上表示,希望两国人民携起手来,排除一切干扰中日友好的障碍。让“华流”在日本掀起来,让日本人民认识到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是宽宏大量的,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增长。

  当政治陷入低谷之时,密切的民间交往、文化交流显然成为阻止中日关系向下沉沦的重要力量。

  《日本经济新闻》在分析中日关系困境时也指出:“(日本人)对中国这个大国的警惕、不信任和误解不断增加,使得日中关系越发复杂。”这种情绪也具体表现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比如63%的日本人就认为小泉参拜对中日关系“基本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过去我们只强调友好,不正视问题,是不对的;现在如果只强调问题,不正视友好,也是不全面的。友好和斗争将是常态问题,政治摩擦将长期存在。”吴广义指出。

  中日关系的另一个积极因素是日益加深的经贸联系。《纽约时报》日前一篇文章就指出:美日经济关系常常被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但中日在经济上已比以往更加紧急地缠绕在一起,从广度和紧密程度上讲,已超过美日关系。

  林利民认为,按照目前的状况,中日之间“政冷经热”局面将持续,“中日经贸关系一直处于上扬状态,政治问题不大可能影响经济问题,因为中日经济相互依赖,这形成了国际上的一个特殊例子。”

  但沈骥如则表示,政治问题不可能不影响到经济交往,中日原来是“政冷经热”,现在可能面临的是“政冷经凉”。他解释说:“中日之间没有起码的政治信任、共同目标,经济合作就无法深化,欧盟为什么经济一体化做得好?就在于德国真诚地反省了自己的侵略历史,与法国及其他邻国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

  由于原则性分歧,中日显然在短期内还不可能达到如同法德两国般的政治信任,两个国家也成为近几年来没有首脑互访的大国。吴广义认为,从目前来看,至少在小泉任内,互访依然没有可行性。

  “在分歧严重情况下,首脑外交并无多大意义,也自然就没有多大可能性。”林利民认为,“我们现在只能等待!” 撰稿/刘 洪

  相关专题:小泉公布新内阁成员名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