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纵深]扎卡维何以向祖国下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00:14 新京报

  

[纵深]扎卡维何以向祖国下手

  11月10日,约旦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此前一天发生在首都安曼的“11·9”连环爆炸事件。一些民众将这起恐怖袭击称为“约旦的‘9·11’”。

  

[纵深]扎卡维何以向祖国下手

  10日的丽笙大饭店仍旧一片狼藉,爆炸时这里正举行一场婚礼。

  

[纵深]扎卡维何以向祖国下手

  11日,约旦学生萨马尔·艾哈迈德在位于华盛顿的约旦驻美大使馆门前点燃蜡烛,为爆炸死难者守夜。

  

[纵深]扎卡维何以向祖国下手

  10日,安曼当地人为爆炸中的死难者举行简单葬礼。目前这场恐怖袭击已经造成67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11月10日,扎卡维的伊拉克“基地”组织在网上声称对约旦爆炸负责。上述声明称:“我们一队最棒的勇士实施了这一次新的攻击。在确定了目标之后,几家宾馆被选中成为攻击的对象,那里经常居住有约旦政府的盟友、犹太人以及我们的敌人。”此前一天晚上,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市中心区的三所豪华酒店接连遭到自杀式炸弹的袭击,初步调查目前已造成67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这一声明文末有“基地”组织在伊拉克分支机构的发言人的签名,贴在了经常由该分支机构使用的一家伊斯兰网站上。

  然而,目前还不能对声明的真实性加以确认。

  发生爆炸的三座饭店都是美国商人运营的,但死伤者中绝大多数却是约旦人。在其中一家饭店的大堂内,13名参加婚礼的宾客丧生,包括新郎和新娘的父亲。美国总统布什谴责这场袭击是由一个“玷污了一个伟大宗教的杀手”制造的。在爆炸发生后一天,约旦民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人群高喊“扎卡维去死,扎卡维是恶棍叛国者”。

  约旦连环爆炸发生后,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约旦人阿布·穆萨卜·扎卡维就已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然而,扎卡维为何选择对祖国下手?评论人士称,扎卡维与约旦政府的个人恩怨和约旦在反恐战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其成为这次恐怖袭击的目标。

  约旦监狱生涯扎卡维首次接受“圣战”

  在扎卡维踏足伊拉克之前,他在自己的国家就被认为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他对约旦政府的厌恶丝毫不输对美国人的憎恨。在约旦,他因为各种原因被多次投入监狱,目前也是约旦最大的通缉犯。而扎卡维将约旦国王和政府视作是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想将其推翻。扎卡维在刚发布的袭击声明中还称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为暴君。

  扎卡维出生在一个贝多因人(一个居无定所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家庭,家境贫寒。父亲虽是一个部落首领,但却并没有什么家产,一家人只能以父亲行医维持生计。年轻时候的扎卡维对宗教事业并不热心,他甚至有过一段时间的酗酒史,这是教义所不允许的。据称,他还模仿西方青年在身上弄了很多文身。“他曾和一名爱喝酒的强盗混在一起。”

  扎卡维的邻居曾对一位来访的记者说,“我们甚至把他叫做‘绿人’,因为他有那么多文身。”年轻时候的扎卡维还因为性侵犯被投入监狱,这是他第一次被收监,但正是在监狱里他第一次接受了“圣战”思想。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扎卡维离开约旦前往阿富汗山区参加反对苏联占领的战争,但等他赶到阿富汗时战争已经结束。于是他只能在那里接受一些初级军事训练,并没有参加过任何行动。到1992年,他重新回到约旦,在国内他同一些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有了一些接触,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随后,他开始热衷于在约旦境内袭击以色列人,但事情未果而被捕入狱。也许是因为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水火不容,扎卡维每次被收监后都很快就被放了出去。

  1993年,扎卡维开始在约旦境内策划平生第一次恐怖行动,却被以警方在其家中搜出许多枪支和炸弹收场。扎卡维被政府以私藏军火罪逮捕,最终被判在沙漠边缘的斯瓦卡监狱服刑10年,这是扎卡维在监狱里呆得最长的一段时间。1998年,阿卜杜拉二世登基大赦政治犯,扎卡维也得以重获自由,但他因为找不到工作只能四处游荡。随后,扎卡维再次前往阿富汗,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训练营,并同“基地”组织头目扎瓦希里等人建立了联系。在阿富汗,名不见经传的扎卡维能量有限,基本上只能算个不入流的预备恐怖分子,那时候只有本·拉登、扎瓦希里才是能够呼风唤雨的大枭。

  在美军打响阿富汗战争后,扎卡维同其他武装分子一起撤出了阿富汗转而混进伊拉克,并在库尔德地区同伊斯兰安萨尔组织相互配合活动。但当战争结束后,扎卡维为了在中东心脏地区建立“圣战”战场的梦想而开始独立行动,这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一次战略转移。“基地”问题专家卡赫拉曼称,选择这一地区对他“征兵”非常重要,“在这里,扎卡维可以方便地招募到逊尼派阿拉伯人充当战士,伊拉克人、沙特人、约旦人以及北非人都是他的物色对象。他的最终梦想是要在中东建立一个极端国家。”

  重新杀回约旦扎卡维多次预谋得逞

  据美军统计,在伊拉克针对美军和临时政府的袭击中有10%都是出自扎卡维之手。因为在伊拉克劣迹斑斑,扎卡维想正常回到约旦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约旦数个法庭都对他进行了缺席审判,而他也是约旦政府最想抓住的通缉犯之一。

  但伊拉克战争同时也给了扎卡维用另一种方式杀回约旦的机会。

  从目前的声明和官方收集的证据来看,扎卡维至少帮助实施了这起约旦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而这次袭击的迹象早在几个月前就流露出来了。在2004年,两名约旦年轻人在电视上承认了他们企图用炸弹和毒药袭击美国大使馆、约旦总理办公室和约旦情报部门的计划。其中一人称他们曾经在伊拉克同扎卡维进行过会面,并一起商讨如何实施该计划,而扎卡维则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了17万美元的行动经费。两人用这笔钱买了20吨的化学原材料,由于约旦安全部门的提前介入,这个可能造成20万人丧生的袭击事件被挫败了,扎卡维第一次正面进攻以失败告终。

  在今年8月,几名伊拉克人试图在约旦的红海港口亚科巴港向一艘美军军舰发射火箭,结果火箭偏离轨道,打向了以色列港口埃利亚特。约旦情报部门经过调查之后称这批武装分子得到了伊拉克境内恐怖势力的财务支持。随后,扎卡维声明对约旦亚科巴企图袭击两艘美国军舰的事件负责。

  “第一次在约旦境内制造的袭击是一个预警信号。”“基地”问题专家伊万·卡赫拉曼称,“每个人都知道袭击正在迫近,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卡赫拉曼认为扎卡维为在约旦境内制造事端已经盘算了好久,只不过只有这次算得上真正成功的实施。“看看他的成功率,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他只杀害了一名美国外交官,仅有一名。”卡赫拉姆所指的美国外交官是劳伦兹·弗雷,他于2002年在家中遭人杀害。

  早在1999年12月,扎卡维就想炸毁安曼的拉迪森饭店,但那次没有成功。为什么他现在能够如愿呢?“因为他现在有一支完备的自杀炸弹实施队伍,根据从网上的声明判断,制造约旦爆炸案的人同制造伊拉克袭击事件的人员同属于一个组织。”因为同美国的亲密关系和同以色列的单方面媾和,约旦一直是极端武装分子希望袭击的目标。“如果你问本·拉登,在这场战争中谁是美国的最亲密支持者,他肯定会回答是约旦人。而约旦人又是穆斯林,这让他们更有理由成为袭击目标。”

  美国中央情报局原副局长约翰·马克加芬称。

  对于扎卡维对约旦的野心,阿卜杜拉二世的安全部队也早有防范。“约旦人反应迅速,他们的情报队伍被认为是中东地区中较好的一支,他们阻止了扎卡维的一系列袭击企图。”退役的美军情报官员拉赫夫·佩特斯称,“但恐怖分子也十分坚定,他们会更加小心,将所有的活动都转向地下,从而制造类似这样的袭击。”在袭击发生后,布什称美国政府将会对约旦提供调查援助。“约旦是美国亲密的朋友,我们会对调查提供尽可能的协助,帮助他们将恐怖分子送上法庭。”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发表声明称。不过,目前人们无从知晓,白宫的表态是否真能帮助约旦走出恐怖袭击的阴影,还是让扎卡维多一个袭击约旦的理由。

  拉登沉默以对扎卡维变身恐怖大枭

  11月9日,扎卡维的手下制造了约旦大爆炸,而与此同时,他的“基地”组织还在伊拉克不断地制造着汽车炸弹、人弹等各种针对美军和伊拉克临时政府的袭击。

  相比起扎卡维的频频行动,恐怖大亨本·拉登却在去年12月扔出一盘录音带后就一直保持蛰伏状态,没有丝毫音讯。“在‘9·11’袭击之后,本·拉登一直保持安静,有可能是他已经突然升天了。”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10月份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调侃道。

  情报人员和安全分析人员对本·拉登的沉默有两种解释———本·拉登被围困,无法有效地传递出信息,或者是他暂时躲藏起来正在准备一次大的“发言”。一名要求隐去姓名的美国反恐官员称,“可能是因为他的传送渠道已经干涸……他现在正一人独处,在同外界沟通方面存在着困难。”

  这名官员称将这种困难理解为“基地”组织或者本·拉登目前所面临的宣传困境。在以往,他们总是通过向一些阿拉伯媒体寄送录音或者录像资料,让这些媒体帮助自己做有效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追随他们。

  在本·拉登躲藏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深山中后,市面上他的宣传“猛料”便开始匮乏。

  但扎瓦希里及时地拿起了“基地”组织的宣传话筒,从2005年至今,这名所谓的“基地”二号人物向外界发了1份录音材料和5盘录像带。“我们并没有本·拉登已经丧生的消息。我们没有从本·拉登那里听到任何消息,但我们却收到了扎瓦希里的信息。”德国情报局长奥格斯特·哈宁在上个星期向媒体称,“我认为‘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建立的联络和交流系统依然非常有效,运行得非常顺畅。”而迪拜海湾研究中心的安全分析人士姆斯塔夫·阿拉尼称,这可能表明扎瓦希里和本·拉登目前正藏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不过,这也可能是本·拉登故意要求他的副手扎瓦希里来做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让自己有限的露面显得更加具有戏剧性,更加突出他的精神领袖地位。“根据这种推论,本·拉登将在出现大事件时再次出面,从而产生更大的公众效应。”阿拉尼说。“这将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即‘基地’组织内部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机制,领袖人物只会在非常重大的事件下才会露面,而日常与媒体打交道则由其他人来完成。”

  阿拉尼指出,在今年7月美国情报部门截获了一封“基地”组织发给扎卡维的信,同样是以扎瓦希里的名义发出的,而不是本·拉登。随后这封信被华盛顿用来间接证明“基地”组织和伊拉克扎卡维组织有着裂痕。扎卡维随后否认了这封信的真实性,华盛顿企图离间扎卡维和“基地”组织关系的行动并没有取得积极效果。

  相反,扎卡维通过在伊拉克连续制造暴力袭击有效地巩固了伊拉克“基地”组织第一人的地位。更出乎美国人预料的是,华盛顿则希望借此机会证明扎卡维和“基地”同属一家,以此给自己的伊拉克战争加上一个合理的名头。而扎卡维则顺势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现在的扎卡维已经不是伊拉克一名武装头目,而是中东未来的恐怖大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基地”组织合格“战地指挥官”的榜样。

  德国情报局长哈宁称,扎卡维在伊拉克和境外随心所欲制造袭击的情形已经成为欧洲和中东武装分子的“榜样”,但安全分析人士阿拉尼则认为,扎卡维的“榜样”作用不会削弱本·拉登的影响力,“他不能完全代替本·拉登,本·拉登实在是太庞大太重要了。

  当你提起‘基地’组织,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奥萨玛·本·拉登,这种地位不会被一个扮演战地指挥官角色的扎卡维取代。“当扎卡维成长为一名实施暴力活动的前方指挥官时,本·拉登早已经成为了许多个分散、独立行动的“基地”组织的精神领袖。

  “本·拉登是否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已经对‘基地’组织执行的行动不具有太多的影响了。‘基地’组织已经步入了另一个阶段,‘基地’组织可以在没有本·拉登、没有阿富汗基地、没有司令部指挥和控制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我们面临的是许多个‘基地’组织,而不是本·拉登手下的‘基地’组织。”

  伊拉克模式“出口”扎卡维黑手伸向邻国

  早在2003年美国准备伊拉克战争时,阿卜杜拉二世就警告冲突将会越过国境波及周边国家。

  他的担心在几天之前果然发生了,一直在伊拉克活动的扎卡维调转枪头给了素有中东安全岛之称的约旦沉重一击。

  如果这几天在网上流传的扎卡维“基地”组织宣称对爆炸负责的消息是真实的,那么这起炸死67人的恐怖袭击事件可能意味着伊拉克不再仅仅是吸引国际“圣战”分子的战场。如同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一样,伊拉克正在成为“基地”组织策划、培训、对目标敌人实施袭击的一个大本营。

  “约旦人一直凭着‘小心驶得万年船’安全理念躲过了大量的袭击。”兰德集团的反恐专家布赖恩·詹金斯称,“但是由于卷入伊拉克战争,人口的流动造成了不稳定因素。”虽然约旦并没有为这些武装分子提供庇护所,但其国内一些地区对这些人持同情心的大有人在。“阿卜杜拉国王是一个改革家,他在社会上层受到广泛地支持,但不幸的是许多约旦人趋向保守,他们并不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约旦,他们希望约旦动荡。”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后,数以百计的武装分子通过两国的沙漠边界进入伊拉克。“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用不了多久‘基地’组织在约旦实施的行动将会完全由从约旦国内招募的人来完成。”亚太基金会的主席高赫尔称。约旦安全官员也担心这些人在“学艺”完成后终将回到约旦,在这个小王国掀起大风暴。

  詹金斯称,因为伊拉克的混乱形势,伊拉克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圣战’分子进口国”,其他阿拉伯国家许多持极端思想的人大量涌进伊拉克打“圣战”,但他担心发生在约旦的这起饭店袭击案可能意味着伊拉克最终将变成一个恐怖分子的“出口国”。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世界范围内的“圣战”运动将大受鼓动。

  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扎卡维模式可行,那“基地”组织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就像核裂变一样,恐怖分子不断地扎根、不断地向周边传播。而类似约旦这种和伊拉克接壤又和美国结盟的国家将可能遭受以扎卡维为代表的第二代“基地”恐怖分子的巨大冲击。

  约旦袭击案并不是伊拉克“基地”组织向外国渗透的惟一例证。在今年6月,科威特政府决定禁止从伊拉克进口西瓜,原因是边境检查人员发现在西瓜车里居然还藏着炸弹。德国安全部门去年逮捕了几名在境内活动的伊斯兰安萨尔组织的成员,这支一直在库尔德地区活动的组织被怀疑企图在德国制造袭击事件。而在伊拉克的另一邻国叙利亚,政府军在过去6个月内两次同伊拉克武装分子交火。

  高赫尔担心,此种类型的恐怖袭击正在迅速扩散。“在最近几年内,我们经历了巴厘岛爆炸案、马德里爆炸案、伦敦和埃及袭击事件,上个星期澳大利亚也遭遇了恐怖袭击的危险警示。这些表明,在”9·11“袭击发生4周年之后,我们在更多的国家见证了更多的袭击,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恐怖分子有衰退的趋势。但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没有找到‘神奇子弹’。”

  本报记者 范辉 综合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