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巴黎骚乱显示欧洲同化模式失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0:48 金羊网-新快报
  当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语,开门就不仅仅是个形式,更多的是需要放开心中的大门

  新闻背景

  始于10月27日的巴黎郊区骚乱至今仍未平息,并已蔓延到了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里昂已宣布对未成年人实行宵禁。据法国有关部门统计,法国发生骚乱的城镇已达274个。

  1968年,著名思想家萨特带着一帮群情激愤的学生参与“五月风暴”的时候,他恐怕想不到,37年后的秋夜,一个皮肤黝黑、北非面孔的青年对着法国电视一台的摄像镜头大喊:“法国是法国人的法国,不是我们的法国。”

  2005年11月4日,这个在法国电视节目中播出的镜头无疑具有宣言式的意义。已经有人将这场尚未结束的骚乱称作“十一月风暴”,它引发的不仅仅是人们对这场骚乱发生原因的反思,更多的,它引发的是一场严峻的思考———文明社会的忧患究竟是什么?

  成为“法国人”比成为“美国人”难得多

  正如一名法国人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所说,这场“巴黎风暴”的到来其实是迟早的事,“两个男孩的死只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巴黎骚乱的发生追根溯源和四个词有关———移民、教育、失业、种族歧视。

  但不论是教育、失业还是种族歧视,其实都和法国的移民政策相关。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移民政策是最为宽松的,受劳动力需求增加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影响,法国长期以来一直大量吸纳外国移民,估计现有600多万移民,其中,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移民占了大多数。

  对待移民,法国有自己的同化模式。虽然国家提供慷慨的失业补贴、免费的住房和医疗等好处,就连无业人员也可以生活得安宁舒适。但与允许移民保留自己文化的美国模式不同,法国模式对移民也采取了“同化政策”。法国注重自己的种族、文化和宗教特色,这会让非高加索人、非基督徒的外来者感到受排斥,不管他们在这个国家生活了多久,他们都会发现,成为“法国人”或“德国人”要比成为“美国人”难得多。

  没有得到身份认同的移民注定是孤独的,他们不但从地域上居住于独立原住民之外的地区,而且,他们的政治、经济甚至文化权利都不能与原住民相比较。这样的忽视无疑造成了移民社会的反抗。因此,这次骚乱不但是一次群体的暴力发泄,而且是移民在对其存在合法性产生质疑之后的一种极端反应。

  于是,代表爱的玫瑰花并没有在巴黎各处盛开。慷慨的社会福利并未给移民及他们的后代带来满足感,移民在法国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们饱受高失业率、贫困、社会歧视、受教育机会少等问题的困扰。

  一位非洲裔移民对媒体说:“我们是法国的三等、四等公民,甚至连二等公民都算不上。”

  欧洲的共同问题

  巴黎的这场骚乱同样让欧洲胆战心惊。西班牙《先锋报》报道说,“没有人应该感到庆幸,法国的秋季风暴很可能是欧洲冬季风暴的前奏”。

  这个预言已经不幸被言中。巴黎骚乱的火势已蔓延到了邻国德国和比利时。11月8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5辆车被焚,此前一天,也有5部车被付之一炬。

  《先锋报》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与法国情况类似的欧洲国家有很多。目前,在欧洲各国中,英国外来移民占人口的比重为7.9%,总计460万;德国的外来人口比例为8.9%,总数为730万,其中,持伊斯兰教信仰的大约是330万;荷兰外来移民为160万,穆斯林人数在90万到100万之间。

  如何融合这些移民是欧洲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然而,西欧舆论普遍认为,迄今为止,各国政府所推行的融合政策是失败的。在伦敦,700万人口中有8%以上是穆斯林,他们不仅生活贫穷,而且失业率也要比一般的英国人高出4倍以上。事实上,伦敦“7·7”爆炸案中,当4个“人体炸弹”在伦敦地铁制造了那场世界震惊的恐怖袭击时,就已经预演了欧洲在融合外来移民问题上的失败之路。

  2004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勇往直前》就讲述了欧洲第二代移民痛苦和绝望的生活。影片的成功归功于向人们揭示了欧洲移民问题的症结:第一代移民没有成功地融入社会,他们在欧洲出生的孩子经常会发现自己处于冲突之中。

  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还在于,提醒人们正视移民这个问题并接受多元文化。《勇》片的导演阿金说:“至少在银幕上,德国人开始正视那些他们在街上不会多看一眼的移民了。”

  如何将这些移民和他们的后代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已成为高悬于欧洲各国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常用语之后,开门就不仅仅是个形式,更多的是需要放开心中的大门。有的时候,“同化”并不是一件无价之宝。(蜀骏)
巴黎骚乱显示欧洲同化模式失败(图)
图:标语牌上写着“停止暴力”!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