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大公报:中欧战略迅速接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4:02 新华网

  新华网11月14日消息香港大公报近日发表李勇和金彪合写的文章,认为这中国和欧洲在战略上正在迅速接近。这种接近有两个动力,一是双方对多极化趋势的共同认知,二是中欧在经济上的互补性。

  中欧之间的战略接近,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有着内在的、持久的动力。中欧对世界未来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共同认知,是中欧战略接近的政治动力。中欧关
系的经济利益取向是中欧战略接近的经济动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8日开始对英国、德国和西班牙3个欧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前不久,9月5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12月初温家宝总理又将出访欧盟四个成员国。中欧双方在双边的国家层面和多边的欧盟层面的频繁互动,表明中欧正在战略上实现迅速接近。

  战略接近有内在动力

  随着中欧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双方对彼此的倚重也不断加强。中欧之间的战略接近也日渐清晰。中欧双方都将对方视为世界事务中的重要协商伙伴,而且视彼此为其对外关系的核心战略物件,从战略上侧重理解和沟通。中欧之间的战略接近,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有着内在的、持久的动力。

  中欧对世界未来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共同认知,是中欧战略接近的政治动力。冷战结束,彻底打破了二战结束后不久逐步稳定下来的国际战略格局,各种战略力量在利益碰撞中纷纷进行战略调整,推动国际秩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中国和欧盟认为多极化是世界循客观发展规律所必然进入的历程。中欧双方都强烈意识到,他们各自未来的战略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世界多极化的态度。

  合力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是中欧战略接近的首要契合点,也是中欧战略接近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和最大的政治基础,并赋予双方合作关系以本质性含义。中国与欧盟成为多极化道路上的伙伴,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顺应世界进步的潮流,不仅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而且也是历史的必然。

  经济互补利中国发展

  中欧关系的经济利益取向是中欧战略接近的经济动力。冷战终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是推动中欧关系经济利益取向增大的根本因素。冷战的结束,相对弱化了中欧对外政策取向中的战略安全要素,使得双方都可以从与美、苏的“派生性”关系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利益选择与行动空间,更加独立地看待与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则又为双方政策中经济利益取向的加强,提供了理论上的必要性与现实中的可能性。

  在欧盟复杂的架构中,经济共同体发展最全面,它构成了欧盟的权威和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无论是欧洲政治合作还是对外政策与共同安全政策,欧盟对外政策的真正基点还是对外经济关系。欧盟的这一结构特点影响并决定了中国对欧盟的视角。在中国看来,欧盟自身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造成了它在国际事务中两个不尽一致的角色。这决定了中欧关系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日趋密切和成熟,相互依存度也比较高。

  从更深层面讲,中欧关系经济利益取向的最根本动因来自双方对各自重大利益及对方对实现自身利益作用的判定。中国认识到在实现其根本利益的过程中欧盟的作用重大。因为欧盟与中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互补性较强。加强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对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欧盟则主要出自因中国的独特性而产生的利益考虑。中国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考虑到与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贸易与投资竞争,欧盟必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另外,保持中国经济的健康与稳定也有助于保证欧洲自身和全球经济的安全。

  虽然中欧双方的视角并不完全相同,但毫无疑问,中国和欧盟都确信发展密切的经济联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中欧关系的经济利益取向是双方在对共同经济利益认定下的理性抉择,同时也从经济层面影响和推动中欧双方在战略层面的不断接近。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9?11”之后,欧亚大陆战略联动性显着加强。中欧作为当今世界舞台上正在崛起的重要角色,占据着欧亚大陆两端的关键地缘政治位置。中欧战略接近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中欧双方舍此别无选择,战略接近既是双方利益使然,也是世界未来和平的需要。布热津斯基曾经指出:“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稳定将决定其中心地带的稳定。”他还很有见地指出:“欧亚大陆的稳定就意味着世界的和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