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信用评级成美强权新工具 中国金融安全面临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14:03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多,穆迪、标准普尔、惠誉这些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商业信用评级机构越来越被人们熟悉。急欲登上国际资本舞台的国内企业往往视这些评级机构为敲门砖和引路人。然而偏信则暗,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也有不那么“光鲜”的一面,这一点往往被有意弱化或者忽视。

  金融危机让评级机构难堪

  虽然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标榜要“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情报”,但实际上常常难以发挥其“预警”功能。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了这点。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酝酿阶段,以上三大评级公司未能发出任何警告,等到危机爆发后,慌张应对,降级过激,加剧市场恐慌。1996年9月,穆迪及标准普尔分别给韩国开发银行长期债信评级为“A+”及“A1”,均属于投资等级,韩国危机发生后,随即调整为“B+”及“Ba1”,连降八等至垃圾等级。1997年7月,泰铢发生危机,穆迪及标准普尔仍给泰国政府公债“A”等评级,直到10月才加以改变。更为滑稽的是,1997年11月23日,日本山一证券公司提出歇业申请,但穆迪于11月21日的评级报告,仍将山一证券长期债信评定为“Ba3”,直到当晚才降为“Caa1”级。同日,标准普尔只再将其列入可能降等观察名单,直到23日才紧急降为“CC”等级。难怪国际清算银行(BIS)认为,评级机构经常步市场的后尘。

  在美国本土,三大评级机构也备受质疑。自2001年底,一连串知名、巨型公司财务欺诈丑闻,使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信用评级机构却反应滞后。连美国国会和联邦调查人员都出来指责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职,没有在“大厦将倾”之前发出警告。安然公司造假始于1997年,而信用评级公司直到2001年底安然申请破产保护的前几天,才将安然公司的评级降低至“投资级别”以下。

  而且同一机构评级经常前后不一,不同机构评级往往存在显著差异,让投资者无所适从。例如在1997年对韩国的主权评级中,评级机构对风险因素的前后并不统一;当标准普尔将南非评为投机级别时,穆迪却维持投资级别;评级机构对欧盟主权货币联盟的有效性评级采取的方法也截然不同,穆迪着重税收收入和债务偿还使用同一货币,因此在1999年1月后给予欧元债务以更高的评级,而标准普尔与惠誉正相反,强调政府丧失了获得中央银行的帮助,因而降低评级。

  美国强权的新工具

  美评级机构凝聚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力量、美国的国家力量,因此其市场权力得到极度膨胀,正以一种准规章的形式左右全球借贷市场。如某个企业、某种债券被美评级机构认定为“低投资级别”,那么养老基金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对该企业及债券的投资就会受到限制,融资者为此要支付更高的利率。

  美评级机构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本只具有引导资本市场的服务性功能,然而美评级机构的权力不断膨胀,几乎充当金融市场的调节大师。实际上,评级机构已变相掌握了企业的生杀大权。

  美评级公司实质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者,但是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机构来监督美评级公司。专家预计,美评级机构对国际法规的制定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银行监管的法规中有一条新规定:评级机构对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将决定银行法定准备金数额的多少。

  《纽约时报》曾经在社论中指称:“(美信用评级机构)是冷战结束后,除了美国以外,国际的另一个新强权”。其实,更为贴切的是,美信用评级公司已经成为美国强权的一个新工具。

  例如,美国执意发动伊拉克战争,德国一直加以反对,两国的裂痕加深。2003年3月,德国企业接二连三地被标准普尔降低信贷评级,由此导致包括最大的钢铁制造商ThyssenKrupp在内的相关企业股价跌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德社民党经济委员会领导人温德称,“近期的降级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不排除德美紧张的外交关系甚至间接地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可能。”十分“巧合”的是,澳大利亚权全力支持美对伊战争,标准普尔将澳外汇债务评级升至AAA最高级。

  来源:新华社/环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