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毁誉参半 阿拉伯人不太喜欢《一千零一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4:42 光明网

  

毁誉参半阿拉伯人不太喜欢《一千零一夜》

  2005年年初,歌舞剧《一千零一夜》在中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图为此次歌舞剧的宣传画。

  《一千零一夜》早期被译作《天方夜谭》。这部充满非凡想象力的作品在中国可以
说是家喻户晓,很多人童年的夜晚都是听着《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进入梦乡的。中国学者也给予这部阿拉伯作品极高的评价,认为它代表了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但是,阿拉伯人自己却不这么看。在阿拉伯评论家和阿拉伯读者的心目中,《一千零一夜》的地位比中国读者想象的要低得多。

  阿拉伯学者对《一千零一夜》的评价毁誉参半

  在中国学者编著的外国文学史或东方文学史中,《一千零一夜》往往被浓墨重彩地加以介绍和论述,单列为一节甚至一章。但黎巴嫩学者哈纳·法胡里的《阿拉伯文学史》的中译本长达699页,《一千零一夜》没有单设一节,仅在“阿拉伯人的故事文学”一节下设立一个子标题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该书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哈纳·法胡里指出:“本书的艺术价值比较低。其风格随时间、地点、习俗、人物的不同而异。其中有故事彼此关联的印度风格,有故事互相独立的阿拉伯风格。有些故事也很精彩,想象丰富,引人入胜,像《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戛梅禄太子和白都伦公主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有的故事则拖沓重复、平淡无奇,书中冗赘的叙述和隐晦之处颇多。有时描写过于直露而不含蓄。有的描写失之持重,超出廉耻限度,并公开不厌其烦地加以渲染,以迎合大众口味。”

  《一千零一夜》原著“超出廉耻限度”

  法胡里所说的“超出廉耻限度”道出了《一千零一夜》不受阿拉伯人待见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少数阿拉伯学者认为《一千零一夜》是民族遗产,应该予以保护,但是阿拉伯的公共道德不允许书中出现色情的描写。为此,1987年出现在文化市场上的一个《一千零一夜》的版本因为没有删节书中的性描写,而被道德法庭提起公诉。道德法庭要求查禁该书,并对出版该书的书商进行惩罚。笔者曾读过阿拉伯大文豪塔哈·侯赛因的一部作品,其中描写到一位农村进城读书的青年回乡度假时带回厚厚的书,痴迷地读着。老爹看到儿子如此好学,心中颇为欣慰。没想到,老爹后来发现儿子读的是《一千零一夜》这部“淫书”,气得把书全都撕掉了,还要痛揍儿子一顿。笔者也曾询问开罗大学的希夏姆博士,阿拉伯人为什么不是很看重《一千零一夜》,他也说是因为书里有一些“不道德的内容”。

  但是,在19、20世纪,《一千零一夜》的中译本基本都是比较“干净”的,中国读者从书里读不到任何色情的东西。一位搞民俗学的朋友曾问笔者,世界上的民俗文学中或多或少都有点带“色”的内容,《一千零一夜》里怎么就一点都没有呢?其实,看过《一千零一夜》原著的人都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作为一部民间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没能逃脱民间文学的“俗套”,它里面也有“色色”的东西。只不过最初把《一千零一夜》译成中文的学者不是从阿拉伯文原著直接翻译过来,而是通过英文译本、日文译本或俄文译本转译过来的。译者拿到手里的可能就是节译本。而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出版业的潜规则不允许有“色色”的东西出现,译者大多不敢越线,所以我们看到纳训先生直接从阿拉伯语翻译的3卷本和后来出版的7卷本里头,都是干干净净的。

  《一千零一夜》融合多个民族的故事

  除了“不道德”的因素外,阿拉伯人不太喜欢《一千零一夜》还因为它不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阿拉伯本地产品,而是舶来品。《一千零一夜》中虽然也有一些纯阿拉伯的故事,但它最初是从印度和波斯的故事翻译过来的,只不过经过了阿拉伯人的加工而已。研究《一千零一夜》的专家们已经比较一致地认为,《一千零一夜》是从波斯巴列维文的《赫扎尔—艾福萨那》(即《一千个故事》)翻译过来的,后来又加进了阿拉伯巴格达时期和埃及时期的故事,甚至还吸收了中国、罗马、巴比伦的故事。而巴列维文的《赫扎尔—艾福萨那》又来源于印度故事。

  同时,《一千零一夜》基本上是在阿拔斯朝时代(其鼎盛时代与我国唐朝同期)定型的,而这个时代的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现在的一些阿拉伯人认为那个时代不是纯阿拉伯人的时代,文化也不是纯阿拉伯的文化。《一千零一夜》中虽然有阿拉伯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其他民族的故事,甚至叙述的语言也夹杂了许多非阿拉伯的词汇和表达方法。作为一种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更多的是使用了市井的语言,而这“市井”不仅有阿拉伯的“市井”,还有被征服的波斯等其他民族的“市井”。尽管后来的一些版本经过文人的加工,但是在文字上多多少少还是难脱民间俗文学的痕迹。

  因此,对《一千零一夜》这一世界性的作品,阿拉伯人的心情比较复杂。尽管它后来是以阿拉伯语定型下来,并且流传到世界各地,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但是它毕竟不是以阿拉伯人作为唯一创作主体的,因此,阿拉伯人对《一千零一夜》的总体评价不高。过分地抬高《一千零一夜》在阿拉伯文学中的地位,是阿拉伯文学史家所不愿意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