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平息骚乱有功成福将 法国"未来总统"铁腕赢民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7:01 国际在线

  

平息骚乱有功成福将法国"未来总统"铁腕赢民心

  萨尔科奇和他的妻子(法新社图片)

  国际在线消息:有人崇拜地称他为“新拿破仑”和“政坛齐达内(法足球明星)”,也有人把他讽刺为“法国头号警察”和“问题部长”;有人在政治集会上高声呼喊要他出任
法国总统,也有人在巴黎街头游行中叫嚷着让他“滚出法国”。但不管怎样,内政部长萨尔科奇是目前法国政坛最耀眼的明星。

  “以权谋私”却得媒体宽容

  硬朗作风和平民色彩是萨尔科奇在政坛上的招牌形象。他因此遭到了一些人的猛烈批评,却也赢得了绝大部分民众和媒体的好感,以至于当他最近利用职权禁止出版社发行妻子自曝家丑的传记时,向来挑剔的法国媒体并没有过多为难他。

  50岁的萨尔科奇和47岁名模出身的妻子塞西莉亚一度被视为“爱情与事业的完美组合”。塞西莉亚在经历过一次婚姻后嫁给了萨尔科奇,并一直扮演着丈夫非正式政治顾问的角色。在萨尔科奇担任财政部长时,她就是公认的财政部“二号人物”。不过去年

  11月,两人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塞西莉亚有了情人阿迪亚斯。

  法国“第一”出版社抓住了这个绝佳卖点,迅速与塞西莉亚联系,并敲定由女记者瓦莱丽·多曼执笔,出版名为《情感与理智间的塞西莉亚·萨尔科奇》的传记。这本传记用大量笔墨叙述了萨尔科奇夫妇从出现感情危机到分居的过程,不仅详细描写了塞西莉亚与情人一见钟情的过程,还称萨尔科奇为挽留妻子甚至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

  “第一”出版社本来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已经印制了2.5万册准备在11月24日正式发行,并声称要以10万册的发行量冲击法国最畅销书排行榜。然而,出乎出版社老板樊尚·巴尔巴尔意料的是,11月9日,他被萨尔科奇“请”到了内政部。当时正值法国骚乱最严重的时期,萨尔科奇明确对他表示:“国家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本书不能出版!”出版社无奈宣布无限期推迟传记的发行。

  萨尔科奇“以权谋私”的消息公布后,在法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该书作者瓦莱丽指责他利用政治影响“干预出版自由”,称这在法国是“不可接受”的。向来喜欢揭政客短的《鸦鸣报》和《巴黎人报》纷纷热炒此事。不过主流媒体并不“感冒”,就连左派的《解放报》也仅仅以“萨尔科奇逃避读者”为题进行了轻度嘲讽。

  当选“最受欢迎政客”

  媒体对萨尔科奇的宽容,不仅仅出于法国人的浪漫天性,更重要的是萨尔科奇平息骚乱有功,赢得了人们的好感。

  当11月初骚乱爆发时,很多法国人将原因归咎于萨尔科奇的强硬移民政策和对郊区青年的过激言辞,媒体也认为萨尔科奇走到了仕途终点。然而,向来善于“创造奇迹”的萨尔科奇,在骚乱中始终坚持“铁腕政策”,先抓人后宵禁,两周内平息骚乱,让“40天骚乱”的预言不攻自破。

  17日,在法国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大会上,当记者问萨尔科奇对这次骚乱事件是否感到遗憾时,他居然大胆回答说,唯一的遗憾是用“渣滓”来形容参加骚乱的青年还是力度不够。法国媒体评价说,萨尔科奇已经完全走出了骚乱时的逆境,重新找回往日的信心。

  一项最新民调也再次证明,萨尔科奇是法国政坛名副其实的“福将”。法国《观点》杂志公布的这项统计显示,现在萨尔科奇在法国民众中的支持率高达63%,比骚乱前上升了11个百分点。他也因此继续稳坐“法国最受欢迎政客”的位置。

  执著精神打动国人

  目前的一切迹象都表明,萨尔科奇是2007年冲击爱丽舍宫的最有力人选。一些法国媒体在提到他时,已经开始用“准法国总统”来指代。萨尔科奇究竟靠什么成为法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呢?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萨尔科奇先后出任有“法国第一富人区”之称的耐依市市长、国会议员、内政部长和财政部长,并在2004年成为法政坛第一大党“人民运动联盟”的主席。今年5月,总统希拉克在因欧盟宪法被否决而陷入政治危机后,再次请他出任内政部长。

  令人惊奇的是,萨尔科奇所到之处都有奇迹发生。他任内政部长期间,被称为“老大难”的社会治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他主掌法国经济大权时,财政部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当上执政党主席之后,他又一再强调要振奋法兰西民族自信心,重铸法国昔日辉煌。萨尔科奇以干练、直率、强硬、务实的作风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他认准目标后坚持到底的执著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国人。他雄辩的口才则被媒体称为冲击总统宝座的一大“撒手锏”。在对2007年总统大选投票意向的调查中,61%的民众表示将把选票投给他。他所在的右派第一大党“人民运动联盟”成员对他表示一致支持。就连极右政党“国民阵线”87%的传统选民也表示,如果党主席勒庞无法通过第一轮选举,他们将在第二轮决战中支持萨尔科奇。法国媒体开玩笑地说,如今,萨尔科奇在法国右派中的支持率已经高到了不可能再上升的地步。

  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