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隼鸟”登上小行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10:57 新闻晨报

  11月26日上午,日本发射的“隼鸟”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小行星“丝川”,目前运作正常,正在进行岩石样本的采集及其表面的研究,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小行星上采集岩石样本。而这次成功登陆也首次验证了日本行星探测技术,不仅在日本宇宙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若“隼鸟”号探测器能成功返航,也将改写人类太空探测史。

  【安全着陆】

  采集样本十分顺利

  根据日本宇航局26日提供的数据,“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于东京时间当天早上7点多,在距地球约2.9亿公里的小行星“丝川”成功着陆,并发射金属球采集了小行星岩石碎片。被金属球击碎弹起的岩石碎片已进入回收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盖也已封闭,在小行星上采集岩石样本这在世界上是首次。

  早上6点多,“隼鸟”号发射激光确认离小行星“丝川”的距离,随后投下了一个带有反射装置的金属球,以标识着陆地点。在用照相机捕捉金属球的位置、确认着陆姿势后,探测器开始下降,按照预定程序着陆。接近小行星地面时探测器引擎停止运转,通过小行星引力着陆,探测器下部长一米的圆形岩石样本采集装置在着地瞬间发射直径约为一厘米的金属球,密封装置随即打开,回收弹起的岩石碎片,然后重新封闭,约一秒钟后小行星探测器离开“丝川”表面,再次上升。

  到底能回收多少岩石样本,还要待2007年小行星探测器返回地球之日才能揭晓,但有关专家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只要发射金属球,就有把握采集到小行星岩石样本。

  日本宇航局发言人26日表示说:“初步看来行动进行非常顺利,采集样本的过程也似乎很好。”

  【多次失败】

  安全返航将改写历史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于2003年5月发射,这是日本首次发射探测器进行宇宙实验任务。

  根据日本宇航局早前公布的消息,“隼鸟”号携带的子探测器“密涅瓦”在11月份曾两次尝试登陆小行星。日本宇航局11月20日宣布,“密涅瓦”第二次登陆尝试失败,但在11月23日又将这一说法修改为:“密涅瓦”曾成功登陆“丝川”表面并进行了为期半小时的资料与岩石样品收集活动,但后来失去联系。这一次,“隼鸟”号母体不得不亲自登陆去完成小行星表面岩石样品的收集工作。

  根据计划,“隼鸟”号将于12月结束工作,踏上“回家”之路。如果它能成功按计划在2007年返回地球,将是人类首次从月球以外的星体带回岩石样本。早在2001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尼尔”号探测器曾成功在小行星“厄洛斯”登陆,但该探测器没有成功返航。

  登陆小行星解宇宙之迷

  “丝川”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2.9亿公里,在地球和火星之间,围绕太阳转动。它的形状如同马铃薯,长700米,宽约300米。从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发回的图片来看,小行星“丝川”地表凸凹不平,可能受过反复冲撞。分析采回的岩石样本可以探明小行星形成的原因和被冲撞的年代,揭开一些宇宙之谜,因为小行星与行星、卫星不同,它们的表面长久以来发生的变化很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