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南北两极 中国人的声音越来越响(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5:24 新华网 | |||
位于地球最南端那片神秘的冰雪大陆,自发现以来就和地球最北端的北极一起,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目前,极地科学考察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高科技水平的体现,在政治、科学、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十五”期间,我国在地球南北两极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际极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以实力为我国争取了“发言权”。 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洲,是地球上没有主权归属的“敏感”地区,但沿着这块白色大陆的海岸线、海岛、丘陵和广阔内陆,却星星点点分布了26个国家的82个考察站,其中包括我国位于西南极乔治王岛的长城站和位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的中山站。这些常年驻守在南极的各国科学考察站,造型各异、规模不等,在南极大陆构筑了一座“科学城”。城里虽然没有其他大陆繁华的街衢、热闹的人群,但每个考察站里,衣、食、住、行和现代化的生活设备大都十分完备。 “十五”期间,为了给我国的科学考察队员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我国加强了极地考察的能力建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雪龙船”进行改造,扩建长城站和中山站,同时还决定在上海建设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目前,我国长城站的建筑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中山站为3000多平方米,成为我国科研人员常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大本营”,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一船两站”的考察体系支撑下,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正从常规考察向瞄准与我国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气候环境研究方向推进,从传统的调查手段向全面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推进,经过多年战风斗雪、艰苦卓绝的实地科学考察,获得了大批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品,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成果。 例如在地质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通过对泛非构造运动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东南极地壳演化的认识,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共在南极采集到4480块陨石,使我国陨石拥有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在生态学方面,我国深入开展了以磷虾生态为重要指标的生态学与环境气候变化相结合的研究;在冰川学方面,开拓了埃默里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研究新领域,使冰川学研究更广泛地与国际前沿研究相结合;在日地空间环境研究方面,通过国际合作已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南极中山站现已成为世界上40余个南极常年观测中最具有影响的5个高空大气观测站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成功地抢占了南极的“高点”。在2004-2005年度开展的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我国内陆冰盖考察队经过29天艰苦行车、行程1250公里,成功地达到了海拔为4093米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区――DomeA最高点区域,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观测站,为我国今后在DomeA地区建立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奠定了基础。在今年开展的第22次南极考察中,我国还获得了在南极的地理命名权,对格罗夫山区域的40余座未命名岛峰进行探测和命名,南极版图将正式出现中国名字的地理命名。 我国北极科学考察起步虽晚,但起点高。在2003年开展的第二次北极考察中,“雪龙船”破冰挺进了北纬80度,开展了海洋、大气、海冰和生化等各项学科的综合考察,并运用了水下机器人等高新技术,深化了我国对北极海洋、海冰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与此同时,我国还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从此结束了我国在北极没有科学考察站的历史。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科学研究正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升温,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目前已将2007-2008年度确定为“国际极地年”,召集全世界极地科学界精英,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将积极参与这一宏大的科学活动计划,并以“十一五”计划为依托,实现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向国际极地年计划委员会提交了7项科学计划,已被全部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