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朗放卫星吓坏美国以色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9:21 金羊网-新快报

  能够监视整个中东,号称没有军事用途

  就在美国和伊朗为核问题展开较量的敏感时刻,伊朗官方日前放出风声,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快“发射卫星、进军太空”的步伐,并在两个月内先发射一枚可以监控整个中东的卫星。该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立即引来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高度关注,它们担心伊朗可能会通过该计划来发展自己的远程导弹技术。11月30日,美联社、福克斯新闻网和
俄罗斯《真理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新卫星将在两个月内发射

  据美联社报道,伊朗空间研究机构称,伊朗即将发射的新卫星代号为“Mesbah”,是在意大利一家卫星公司的帮助下生产完成的,今后两个月将由俄罗斯火箭择机发射升空。

  而这条看似平常的消息,却引起美国和以色列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卫星升空后,将与10月27日发射的伊朗“西奈一号”卫星形成犄角,进而可以把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所有中东国家尽收眼底。

  对此,伊朗并没有否认。在介绍“西奈一号”卫星时,一名伊朗官员就曾表示该卫星可以监测到以色列,但他强调该卫星仅仅作科研、资源勘探之用,绝对没有军事用途。

  目标瞄准世界前八

  伊朗在太空领域的进步还是比较快的,因为伊朗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提出自己的卫星发展计划。起初,伊朗公开表示其卫星计划是一项民用计划,主要目的是发展国内卫星通信系统。

  伊朗在太空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伊朗历届政府的高度支持。在太空计划起步之初,伊朗政府将为此批拨了2.5亿美元至3亿美元的发展资金。上周,通讯信息技术部部长再次透露,伊朗政府已经决定在未来五年,特别拨款5亿美元支持该国的太空发展计划。

  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伊朗许多大学纷纷设立了空间研究机构,为国家的太空计划培养人才。

  随着10月27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伊朗成为全球第43个拥有卫星的国家,正式成为太空俱乐部的一员,但这并不是伊朗的最终追求,伊朗曾先后在多个场合表示“要进入太空俱乐部的前8名”。

  发展方式侧重国际合作

  由于起步较晚,伊朗在发展卫星技术方面确立了国际合作的基本方针。目前,伊朗至少同6个国家在卫星方面展开合作,主要方式是伊朗提供资金和项目,从国外引进技术。其中,俄罗斯是伊朗的头号合作伙伴。

  去年2月,伊朗还与意大利签署协议,双方决定在今后两年内共同制造和发射“明灯”卫星,两国专家将在卫星的制造、测试、发射等各个阶段开展合作。

  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对伊朗发展卫星技术十分敏感,但美国公司也悄悄参与了伊朗的卫星及航空航天市场。去年7月,美国10个州的18家企业受到查处,原因是它们向伊朗提供了大量的违禁军用品,其大部分是生产航天飞行器的零部件。

  (闻心芳)

  

伊朗放卫星吓坏美国以色列

  上图:伊朗的“流星-3”型导弹。

  美国以色列高度警觉

  伊朗之所以不惜重金,加速自己进军太空的步伐,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他们担心美国等西方国家过早阻挠他们的项目,甚至对伊朗进行制裁,从而使自己的太空计划重蹈核问题的覆辙。

  “当他们(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伊朗在太空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就会采取比对待我们的核项目更严格的计划,甚至对我们进行政治、经济和安全等进行全方位之测。所以,我们必须加速进军太空的步伐。”伊朗空间机构的工作人员莫瓦沙尼亚忧虑地说。

  而且事实表明,这种担心成为现实的可能性非常大。在中东有大量驻军的美国和被伊朗保守派称为“叛逆”的以色列,显然不会轻易相信伊朗“发射卫星、进军太空”单纯是为了和平利用。

  而伊朗目前正在研发的航天运载工具“流星-4”导弹,更让美国等西方国家高度警觉,他们担心伊朗借发射卫星发展远程导弹技术。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此前曾披露,美国已经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伊朗正在研制的“流星-4”远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2000公里,径向偏差概率在2400米左右,对以色列和美国在阿拉伯的驻军威胁更大。

  相关新闻:法威胁提交伊朗核问题

  新快报讯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近日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专访时指出,如果伊朗拒绝接受欧盟目前提出的核问题妥协方案,他们将不得不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11月29日报道,当被问及欧盟是否做好了重启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准备时,德维尔潘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欧盟已经提出了妥协方案,但伊朗却决定重启浓缩铀活动,因此现在最重要的是向伊朗施压。如果伊朗不接受妥协方案,他们将不得不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王建芬)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