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外交]印度外交迈出南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00:03 新京报

  2005年,对于印度这个历史悠久、久怀大国梦想的人口大国而言,很多重要事件值得提及:板球推动印巴峰会,克什米尔系列历史性和平进程,美国对印度核能合作解禁,俄罗斯承诺向印度提供最先进武器,印俄、印美举行大规模军演,印度加入四国入常联盟,法国向印度出售潜艇,首届东亚峰会印度入席……古老的印度正悄然在南亚崛起。

  

[外交]印度外交迈出南亚

  印度能源外交的主要对象国(地区)

  

[外交]印度外交迈出南亚

  2005年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联合国峰会期间同印度总理辛格会晤。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印度大国外交中的重要内容。

  

[外交]印度外交迈出南亚

  2005年9月28日,在印美海军联合军演间歇,一名美军军官向印度海军军官展示数码照片。包括军演在内的印美军事关系,是印度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印度外交迈出南亚

  2005年11月19日,一名80岁的老人向摄影记者挥着手,通过连接克什米尔印控区和巴控区的一座吊桥。此前,印巴双方历史性地开通了克什米尔实控线的数个通行站。印巴和平进程,为印度大国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证。

  

[外交]印度外交迈出南亚

  2005年7月18日,布什在白宫设国宴款待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辛格此次访美促成了印美核能合作。

  南亚外交

  加速和平进程营造安全后院

  “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可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的这句话明确表明了印度外交的大国梦。但这一目标却迟迟没有实现。在历经了近半个世纪之后,一些印度精英逐渐认识到要圆梦就必须跨过巴基斯坦和南亚次大陆这个槛。

  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没有任何理由称雄南亚。南亚总面积420万平方公里,印度一国占了300万平方公里,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三国加起来不到35万平方公里。不丹、马尔代夫都只能归到“袖珍国家”的级别。巴基斯坦国土面积也仅80万平方公里。

  实际上印度也将南亚看成是自家的后院,这从其奉行的睦邻友好政策就能略见一二。在印度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古杰拉尔主义”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印度对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这些邻国不要求互惠,而是真诚地给予其所能给予的。这种不要求对等回报的南亚政策,实际上暗示了印度在处理同这些国家关系时所处的有利地位。“在南亚和印度洋,印度毫无疑问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我们不需要别国来插手南亚的事情。”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斯瓦兰表示,但他也承认,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在边界的矛盾确实影响了国际社会对印度的看法,“和睦的邻国关系现在被国际社会看成是大国实力的一个标准。而印度在这方面表现并不好。”

  从1947年印巴分制后,两国一直就在为克什米尔问题争吵不休,并且数次兵戎相见。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对抗升级到核武级别,一度让南亚成为最可能爆发核战的地区。在半个世纪的对抗后,新德里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他们离世界大国的目标正在越来越远,“在很多时候,政府只是为了对抗而对抗,为了大选而对抗。”斯瓦兰称,“更让人感觉悲哀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

  在经过了数轮核竞赛后,印巴都掌握了核武器。这种毁灭性的武器告诫双方在处理任何分歧时都须谨慎行事。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孙士海分析称,双方都愿意保持相对平静,不敢贸然诉诸武力,更不敢轻易将冲突级别扩大。

  而无休止的嘴仗更会让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形象受损。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印度再也不甘心只当一个地区性大国或者人口大国,印度希望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印度必须全面超越印巴之争,并且从这场无休无止的消耗中摆脱出来。

  “实际上印度国内对巴基斯坦束缚其手脚的思想一直存在,但从来没有现在这般强烈。印度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通过对话解放自己,冲出南亚。”孙士海说。

  从2005年4月因为一场板球推动印巴峰会以后,印度缓和同巴基斯坦的关系,寻求后院安全,以腾出手来加快大国外交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印巴之间围绕领土争议、克什米尔边境安全互信、经贸通商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密集的双边会晤。

  南亚发生大地震,克什米尔地区成为重灾区。灾后,印度总理辛格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电话联系,商量如何协调救灾。随后,新德里2500万美元的援助或以帐篷物资或以现金的形式交给了巴基斯坦。因为救灾的推动,数十年来剑拔弩张的克什米尔控制线,甚至能够历史性的相互开放。尽管多年积累的分歧并非能够一朝得以解决,但印巴和平的曙光,从没像今年这样近在眼前。

  能源外交

  全球多点出击力图左右逢源

  印度实现经济、政治大国梦想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过程。

  2004年印度原油总需求量为1.17亿吨,其中70%为进口。据国际能源机构估算,如果印希望实现经济以7%-8%的速度增长,能源需求的增长需要保持在5%左右,按照目前的趋势,印度的石油需求将在15年内翻一番,达到2.5亿吨,成为美、中、日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为了保证能源产品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长期、稳定、充足供应,印度外交一直在多边出击。

  在9月2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伊朗核问题的投票中,一向同伊朗关系密切的印度选择了同美国站在一起,对谴责伊朗的议案投了赞成票。在投票结束之后,伊朗驻IAEA大使告诉印度代表团天然气协议已取消。随后,伊朗总统艾哈迈德·内贾德接受阿联酋《卡利杰时报》的采访时扬言报复投票反对伊朗的国家。根据今年6月达成的协议,伊朗将从2009年起每年向印度提供5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合同期为25年。如果该项目被叫停,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项目也可能取消。

  “印度很可能是迫于无奈,它不得不面对来自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压力。”孙士海表示,毕竟印度在很多方面都有求于美国,“在衡量了印美关系和印伊关系后,印度似乎选择了前者。另一方面,布什的确开出了很具有诱惑性的菜单。”

  在今年7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美国时,布什慷慨地表示将会要求美国国会修改法律,允许美印在核能领域发展合作关系。布什还许诺,如果国会通过他的提议,美国公司将会帮助印度建造两座核电站。这对印度是一个利好消息。印度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民用核技术。印度一直希望大力发展核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但是自行研发需要大规模投资,钱和技术问题都在困扰印度当局。除此之外,要想多快好省,只有向核发达国家购买现成的技术和反应堆。由于印度一直拒绝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核国家也无法向其转让核技术,印度的民用核能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印美一夜之间实现的核能合作解禁令世界惊异,但是印度通过此次核能解禁得到的不仅仅是能源利益。此次能源外交折射出来的印美政治关系,对于印度实现大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印度真的是亲美疏伊了吗?后来的事实证明印度并非是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做出了排它选择。

  “印度此举并不是背叛伊朗,我们和伊朗的关系很好。我们在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做出选择,这无可厚非。”斯瓦兰认为印度此举恰恰体现了印度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尽管因为这张赞成票有些惹恼石油伙伴伊朗,但印度此后展开积极的外交体现印伊友好关系。11月25日,印度外交国务部长拉奥·因德吉特·辛格表示,印度反对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到安理会,因为新德里方面不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公平之举。

  《印度时报》25日的消息说,印度方面称印度的巨大外交努力避免了伊朗核问题再次面临提交安理会的危险。据称印度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开会之前,同欧洲三国以及美国、中国、俄罗斯、南非、伊朗等国代表进行了密切接触协调立场。这是印度在伊朗问题9月投票中惹恼伊朗后再一次作出善意表示,暗示伊朗不要因为印度在9月的立场而影响伊印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印度一方面对谴责伊朗的投票中投赞成票,另一方面又加大外交力度站在伊朗一边。

  这种看似带有两面性的外交策略却使印度在实现能源、外交利益的过程中左右逢源。美国宣称美印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而同时伊朗最终也并未因为印度的“谴责票”对印度心存芥蒂,在伊朗核危机最为关键的时刻,伊朗核谈大使急赴印度求援,因为印度是伊朗“值得求助的朋友”。

  在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热点的同时,印度外交也展现了该国在解决此问题上的影响力,说名利双收也许并不为过。

  除了同美国和伊朗的能源外交外,印度实现能源战略的地域对象也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目前,印度已在俄罗斯、苏丹、越南、缅甸、利比亚等国获得油气开采或勘探项目的股份,总投资额达30亿美元。印度也同日本实现了全面能源合作。

  此外,印度还计划在2015年前,每年投资10亿美元用于中东、中亚、北非、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的油气项目。只要有油气的地方,就会有印度外交官和印度寻油队的身影。据悉,印度外交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配合能源部门获得油气开发权、建设油气管道。

  军购外交

  军购升级武库军演深化合作

  今年10月,印度政府同法国签署了一项价值35亿美元的军购合同,采购6艘“鲉鱼”级潜艇。这是印度军购史上合同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为了丰富自己的军火库,新德里不惜重金在全球采购武器,这正印证了印度军方的一句话:“印度要买到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武器。”

  “鲉鱼”级潜艇由法国和西班牙联合制造,能够在各种作战环境下执行包括反潜、反舰、情报侦察和特种作战任务。潜艇装备了一套目前最先进的“潜艇战术信息和指挥系统”,能够自动收集信息并发出指令。印度海军有了这批利器,活动范围将能得到很大扩展。而这仅是印度构建“蓝水海军”计划中的一小部分。从俄罗斯购买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将于2008年开始在印度海军服役。在空军购置方面,印度方面的一份50亿美元的战机军购合同也让国外军火商垂涎欲滴。为了得到这份126架战机的合同,“幻影”2000-5、瑞典“鹰狮”、美国F- 16和F-18以及俄罗斯的米格-29SMT都参加了竞标。印度希望通过这次招标,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武器系统,防止因为绑定一家武器供应商而受制于人。

  历史上,新德里的飞机库曾经停满了米格战机。但在20世纪90年代,印俄因为债务纠纷和外交取向不同,两国关系急剧降温。双方的军事合作也因此受到影响,原本通畅的零配件供应变得断断续续,印度空军的飞机良好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保持在55%-60%之间。即便此后两国关系改善,配件价格也在不知不觉中翻了两三倍。印度担心对俄罗斯武器的过分依赖可能导致印度在关键时刻被迫屈从俄罗斯的压力。随后,以色列、法国、美国等国的武器开始逐渐进入印度的视野。预警系统、战略轰炸机、潜艇都成了印度追逐的热门。

  在世界军购市场,印度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买家,它既能买到俄罗斯的先进飞机,又能毫不费力地从美国人手里购得顶级战车,并且还受到两国的追捧。这不单单因为印度出手大方,还与它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有关,卖武器给印度不仅能够挣钱,还能够获得其他许多政治利益。

  但印度的军购并不是简单的购买,根据印度制定的武器发展战略,武器引进应该遵循“引进技术-消化-仿制-国产”的原则,以便快速发展本国国防现代化。以敲定的“鲉鱼”合同为例,6艘潜艇都将在法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孟买的马扎冈船坞建造。在这35亿美元的合同中,法国还要向印度转让相应的潜艇技术,这让这份军购合同看起来更像一份合作生产协议,而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印度自行生产。印度政府前几年推出一项发展潜艇的庞大计划,即在30年内建造24艘潜艇。这6艘“鲉鱼”级潜艇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而50亿美元的战机合同也是如此,国防部在招标书中已经明确写清楚,至少有合同金额的30%在印度国内完成。由于这一战略的成功推行,目前印度武器的国产化率已经从原来的30%上升到70%,而且自身的军事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成为仿制到二次创新的一把好手。但不管如何,印度的军力早已超出了印度洋范围内称霸的实力。

  2005年下半年,印度先后同俄罗斯、美国进行了历史性规模的军事演习或反恐演习,同美俄这两大世界军事强国建立起良好的军购和军事互信关系,对于印度而言,不仅仅意味着国防现代化获得最便捷、最尖端的外援,更意味着印度的军事现代化获得世界关键大国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印度得以顺利实现大国梦想的重要条件。

  东向外交

  跻身亚太舞台谋求区域影响

  2005年11月,印度国防部宣布将会不遗余力地帮助越南进行军事改造,落实两国间的防务合作协议。根据计划,越南一批老化“米格”飞机将被送往印度飞机厂检修,另一批苏-27也有望在印度的帮助下进行升级。“印度得到的(丛林作战经验)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不对称的回报让自己的大国感觉越发良好。”斯瓦兰称,印越合作表明了“东向政策”的一个新高潮。

  “在印度洋地区,从东南亚一直到中亚西亚,印度也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这是尼赫鲁当年对东南亚的想法。但印度政府正式提出向东进则是在1991年。印度拉奥政府在制定的“外交政策”中指出东方是其转型的关键区域,“一直以来,印度主要面向西方……

  现在是转向注重东方,发展同东南亚、远东国家间的投资贸易关系、政治对话和文化联系的时候了。“而印度政府开始认真贯彻这一策略还是在最近的5年。从2000年以后,“印度政府对自己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东盟给了印度同其他地区大国相同的地位,它也成功地挤进了东亚峰会。”

  由于有着共同的大国理想,印度和日本为了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越走越近。2005年四国争常最热烈的时候,几乎在任何一个场合,两国领导人都要夸奖一下对方。一边是人口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国家,另一边是老牌经济强国,两者结伴而行看起来能够取长补短,互相扶持。当然,印度着实从日本那边获得了许多经济好处。而在军事领域,两国军界高层也交往密切。9月18日,日本自卫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对印度进行了长达5天的访问。一个月后,印度海军参谋长普拉卡什上将对日本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两国还每年都在印度洋举行各种联合军演,印度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拟定了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举行双边联合海上演习的计划。

  孙士海分析称,“南亚的市场十分有限,印度一直想为自己寻找一个大市场。当东盟经济迅速发展时,印度不希望自己被边缘化。““对印度来说,借助并融入强劲增长的亚太地区经济,不仅是其经济改革政策顺利进行和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避免本国被孤立或被边缘化的重要举措,印度要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就体现了这样的努力。”

  除了参与,印度还在不断地将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拉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

  11月10日,印度发起的“湄公河发展论坛———促进印度湄公河经济合作”会议在新德里开幕,印度储备银行副行长拉凯什·莫汉在会上说:“印度在大湄公河次区域2000亿美元的贸易中仅占1.3%.这是不可原谅的,我们应该尽早清醒。”而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所斯瓦兰则称。“我们在这些区域有大量的侨民,通过和这些国家的合作,我们可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同时这也符合东盟国家的利益,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有着广阔的市场,我们在要求进入他们市场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开放我们自己的市场。”

  有关中印关系,斯瓦兰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果我们对中国巨大的市场视而不见,那我们将后悔莫及。但这要经过一个痛苦的心理挣扎过程。但是两国领导人都看见了合作的广阔前景,这不仅在政治方面,也是在经济文化方面。”斯瓦兰表示,今年的高层交往大大推动了民间交往。“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和中国今后在军事领域的互信合作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强。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布拉杰什·米什拉曾经表示,在这片区域印度应该获得相应的尊重,“21世纪亚太地区可能会出现新的安全秩序,印度将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尊重。”

  □本报记者 范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