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本搅局,东亚峰会提前蒙上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10:28 光明网

  

日本搅局,东亚峰会提前蒙上阴影

  (联合早报漫画:王锦松)

  早在今年5月,定居于日本东京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劳伦斯·托布就大胆预测说,在未来10-15年内,东亚将形成一个类似于欧盟的政治经济联盟———一个“儒家联盟”。到
2020年左右,这个东亚联盟将超过欧盟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集团,而其核心将是中国。

  这一切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当然更像是在开玩笑。但是,我们也不应忘记联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记。如今,地区经济越来越息息相关,地区各国有必要整合经济以增加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实力,建造一个坚强的共同体。

  其实,这种类似于“东亚共同体”的概念,早在1990年就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只是一直推而未动,主要的阻力来自于美国,声称受到了“歧视”和“排挤”。

  一晃15年过去了。如今,这种构想终于初具规模———就是首届“东亚峰会”即将于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召开。据说,马哈蒂尔颇感欣慰,但是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受邀参加却颇有微言。他说,“他们(澳大利亚、新西兰)是欧洲人,不是亚洲人”。

  “直到此刻,人们才发现东亚世界内部激涌着的自主意志,已经不可阻挡”。韩国学者白永瑞甚至认为,现在开始出现建立统一的“东亚史”的呼声,它希望超越单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国别史的历史叙述方式,而将东亚作为一个内部相关的历史单位来看待。

  据悉,首届东亚峰会确定为“10+6”格局,有16个国家的领导人与会,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据统计,参加本届峰会的16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达3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远超欧元区,在市场规模、资金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合作空间。

  然而,一切事物的发展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曲折向前。东亚峰会也不例外,就在离大会召开还有数日之际,人们发现它正在承受一种“争吵”,更准确地说是大国之间或明或暗地正在展开一场“博弈”。

  峰会未开已蒙阴影

  在目前情况下,日本方面希望一切照常,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但那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核心大国,对于东亚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性犹如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德轴心”。然而,不幸的是,两国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却处于“政治的寒冬”。

  12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鉴于目前的气氛和条件,第七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将推迟至“适当时候”举行。韩国外交部也表示,三方峰会不在今年的会议日程中。这意味着今年中日韩三方峰会被取消已成为定局。

  对此,小泉指责中韩的目的是要削弱日本的影响力,并呼吁不应该把他参拜靖国神社当作外交牌,借参拜问题大做文章。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姚文礼认为,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是造成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推迟的最主要原因,“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地区本来就已经比较落后,这势必会继续影响日本与邻国的关系以及东亚地区的合作”。

  日本《东京新闻》12月1日也发表题为《中国对日中首脑会晤说“不”》的文章指出,11月中旬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上,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出席,但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其他20位领导人的镜头,而没有让小泉露面。与此类似,该报还认为,“相信日本在东亚峰会上的领导力也将被大大削弱。”

  事实上,温家宝总理1日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指出,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困难的时期,造成这一局面的责任不在中方。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日前也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日本方面希望一切照常,像什么也没发生过,是自欺欺人的,是不可能的。”

  无可否认,中日关系已经恶化到了非要进行修补的程度。人们很难想像中日关系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中韩与日本的领导人在首届东亚峰会上就“擦肩而过”、“相见而不相会”,人们很难相信这会是一次圆满的会议,这也为本届峰会提前蒙上了阴影。

  主导权之争是关键

  要经16个国家元首共同签署的《吉隆坡宣言》草案的起草工作目前陷入僵局

  对于中国方面要求推迟中日韩首脑会晤的决定,日本政府的解读是:中国在与日本争夺在东亚一体化过程中的主导权。日本有媒体分析认为,“中国此番言行本身就可能是主导权之争中运用的一项战术”,对于日本来说,若与同样占据东亚地区核心的中韩之间无法开展首脑间的交流,“必定会让东盟各国质疑日本是否具备担当地区领头羊的能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对本报记者指出,“这只能说是日本在争夺主导权,而中国一直支持东盟扮演核心角色”。张同时指出,“在东亚一体化过程中对主导权展开竞争的只可能是日本、中国和东盟,别的成员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决心”。

  事实上,在围绕如何构建旨在未来实现地区一体化的东亚共同体,中国的态度是支持两个主导:第一是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第二是坚持以“10+3”框架主导东亚合作。而为了削弱中国的影响力,日本则力推将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拉进来,“双方之间迄今为止一直上演着拉锯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吴怀中博士也认为,东盟深知自己实力与中日相比悬殊,要在今后的“东亚峰会”中掌握主导权绝非易事,因此对扩大“东亚峰会”成员一事总体来说也持肯定态度。首届东盟峰会将参加国扩展到16个国家,这表明最后日本的意见得到了考虑。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预定在东亚峰会上由16国首脑联名签署的《吉隆坡宣言》草案的起草工作目前陷入僵局。据会议相关人员透露,问题的分歧在于,日本在草案中提到“构筑未来的东亚共同体”,并要求将16国组成的共同体写入草案。而中国则表示,“共同体要以东盟+3(日中韩)为核心”,要求草案中避免提及共同体。

  对此,张琏瑰教授认为,“如果中日不能就此达成协议,那么首届东亚峰会就将无果而终”。

  不过,新加坡著名学者冯增虹则认为,“事实上,日本无法主导东亚一体化进程”。他还就此开出了“药方”:“学习骑上巨龙与大象,同时,掌握山姆大叔”。其中,巨龙是中国、大象是印度,至于山姆大叔,自然是美国,显然“这剂药方,日本不在里头”。

  美国担心被排挤

  布什政府担心,中国会利用这一峰会把美国从这个地区排除出去

  引人注目的是,这次峰会美国并没有获准参加,有媒体称这可谓是一次地道的“东亚人”的盛会。

  日前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该刊国际版编辑法瑞·扎卡里亚的一篇文章,对即将举行的东亚峰会发出了感叹。在他看来,这届峰会不单是东亚国家的聚会,而是亚太地区所有主要国家的大团聚,因为它甚至还包容了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但也有一个例外———美国。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王义桅副教授对本报指出,“这似乎并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局面。美国在东亚的存在是历史形成的,它总是担心被排除在东亚之外”。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马哈蒂尔所设想的东亚经济集团就只包括东盟以及日本、中国和韩国,将美国排除在外。美国当时就表示难以接受,它引起了美国丧失东亚主导地位的危机感。让布什政府最为担心的是:中国会利用这一峰会,让美国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形同虚设,然后把美国从这个地区排除出去。

  早在去年12月,东亚峰会刚刚敲定的时候,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负责人米歇尔·雷斯就在东京发表演讲,对东亚峰会表示“忧虑”。雷斯指出,“美国在东亚拥有权益”,亚洲目前正在推进“构筑一个试图将美国排除在外进行对话的机构,以及新的合作(框架)”,东亚峰会“便是这样的构想之一”,其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媒体也分外关注即将举行的东亚峰会,《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称,长期以来,没有美国参加的组织会倾向于反对美国,例如“中国主控”的上海合作组织,由中俄和四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该组织要求美军撤出中亚,害得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急忙跑到吉尔吉斯斯坦去,试图保住美国对中亚基地的使用权。

  对此,张琏瑰教授指出,“美国没有获邀参加,理由很简单,美国不是东亚国家。”同时,东盟对希望加入峰会的国家提出的条件中规定,“与会国必须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而美国一直拒绝签署该条约。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访问时也指出,东亚峰会“不是亚洲人对抗白人。谁都知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跟美国关系密切,人们不必担心东亚峰会会成为反对美国的集团”。他同时指出,参与峰会的国家认为本地区的经济将不断取得增长,而中、印的崛起将给本区域带来繁荣。

  一体化任重道远

  本届东亚峰会可能只会就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战略理念进行讨论,不大可能取得什么具体的成果

  关于首届东亚峰会,一般评论都认为具有开拓意义,有人甚至还预测,这次峰会将为最终形成一个永久性的东亚共同体铺平道路———将形成亚洲版的欧洲联盟。

  对此,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表示:“这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涵盖了半个世界,而且是迄今为止发展速度最快的半个世界。两个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飞速复兴,我们在今后数十年内如何改变地区结构将是十分重要的。”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区都在加紧区域一体化建设,以增强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亚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内合作的内在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另一方面,东亚国家长期受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影响,相似颇多,往来密切,地缘上有天然的亲切,多数国家遇到的问题有很多相近之处,经济互补性很强。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合作,亚洲才能缩小发展鸿沟;只有合作,亚洲才能兼容并蓄,共进共荣;只有合作,亚洲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和振兴。”

  然而,东亚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各异,在政治理念上也有较大分歧,彼此之间的利益纷争与猜忌心理难以尽快化解,这都严重影响了亚洲一体化进程。目前,围绕如何定义未来的东亚共同体,各国也存在深刻分歧,致使最后的共同宣言还没有达成协议。

  对此,张琏瑰教授对本报指出,“本届东亚峰会可能只会就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战略理念进行讨论,而不大可能取得什么具体的成果。从这个方面来讲,东亚一体化任重道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