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别让六方会谈患上“老年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13:02 新华网

  为避免,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定位,加强制度建设

  旨在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曾经获得与会六方乃至全世界关心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人们那么多热切的期许和乐观的评估。然而,它一路走来,步履蹒跚。2005年12月2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讲话,要求美国与朝鲜举行双边谈判,协商解决美国对朝鲜企业实施的金融制裁问题,称这是“使六方会谈取得进展的必要条件”。而此前美国方
面的基本方针是不同朝鲜进行双边会谈,一切协商在多边机制下进行。

  六方会谈又添死结

  这是六方会谈继续举行所遇到最新的一个重大障碍。这次争执的起因是,今年10月21日,美国财政部发表一项声明,宣布将8家朝鲜企业列入其黑名单并冻结其在美国辖区的所有资产,理由是它们涉嫌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前,美国还指责朝鲜涉嫌制造假币和有组织犯罪。朝鲜对美国这些举动十分愤怒,称这是对朝鲜的诽谤。据说,11月9日至11日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会议时,朝鲜代表金桂冠同美国代表希尔曾就金融制裁问题进行对话,双方曾对专门就此进行会谈达成协议。后来美国称对朝鲜8个公司进行金融制裁是“法律问题”,可以由美国财政部出面解释,无须会谈;朝鲜称它要求的是双边对话和会谈,不是美国单方面解释。争执由此而起,终于成为影响六方会谈的又一个重大因素。

  六方会谈命运多舛,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金融制裁问题是阻碍六方会谈取得进展的最新一个障碍,但它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自从六方会谈开始以来,每一步都是旧的争议尚未解决,新的争议又已产生。令人不安的是,所有这些争议随着六方会谈的推进而积累,个个都变成难以解开的死结。

  例如,2003年8月六方会谈开始之前,美朝间在朝核问题的争执主要是,朝鲜拥核是核扩散问题,还是朝鲜因受到威胁而采取的自卫措施;它的解决途径是美朝双边谈判还是有关方面多边会谈等。第二轮六方会谈开始后,美朝上述争执并未能决,但又增加了新争议,即对朝提供“安全保证”是由美国一家作出文字承诺,还是由多边共同签署一个文件?朝鲜是“冻结”核计划还是“放弃”核计划?在以后几轮会谈中,又有新争执被摆上桌面,如朝鲜“冻结”或“放弃”的是否包括“浓缩铀计划”?采取行动孰先孰后?朝鲜是否有权和平利用核能?第四轮六方会谈开始后,是否给朝鲜建设轻水核电站问题又成争执焦点。第五轮六方会谈开始前后,是先弃核后讨论轻水核电站问题还是先建轻水核电站后弃核,成为对峙的话由。而这次金融制裁问题,目前已成为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能否举行的关键。

  其实,上述问题虽然每个都是难以解开的死结,看似是阻碍六方会谈取得进展的障碍,但坦率地说,这都是技术性障碍,在相当程度上是人为设置的。真正的障碍,还在于对待六方会谈的诚意,即是否真地想通过六方会谈这种对话协商机制,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以维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如有此诚意,天大的障碍都能找到化解的办法,无此诚意,一粒砂子都会变作一座阻路的大山。

  让会谈恢复青春活力

  如果从2003年8月第一次六方会谈算起,六方会谈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二年半的时间。与朝鲜核问题产生以来的各种会谈相比,六方会谈已属长寿。例如,1993年6月开始的美朝双边会谈,到1994年10月,搞了一年半;1997年11月开始的四方会谈,到1999年8月无果而终,历时2年;三方会谈只在2003年4月进行一次,为时3天。

  因此,为避免六方会谈出现“老年病”,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定位,加强制度建设,使之恢复青春活力。

  第一,朝鲜核问题是一个地区安全问题,与所有与会六方核心利益皆有关系,这是六方会谈得以举行的法理依据。故所有与会六方都是会议主体,都有义务和责任推进会谈,使之尽快取得成功。

  第二,六方会谈的任务是寻找一个能使与会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割线。各方提出自己的主张是正当的,但会谈的真谛在于妥协。一味坚持己见拒绝妥协有悖会谈真义。各方要合作谋求共赢,至少各方要“小胜辄止,不求大胜”。任何一方的大胜都是对方的大败,其胜利是难以维持的。

  第三,六方会谈是有边界的,它的任务就是解决安全问题。把六方会谈的职能扩大化,谋求“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是理想主义的,其结果只能是把问题复杂化,迟滞核问题的解决。

  第四,六方会谈急需制度建设,否则难以避免“老年症”。当前首先要做的是,把不定期会谈变为定期会谈,并设定一个大致时间表,防止战术性拖延。其次是对业已提到的议题进行清理、分类,把与安全问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剔除,放到别的适当时间和适当场合去谈,六方会谈只谈与核有关的安全问题。抓住核心,“口不旁骛”,才能集中精力取得成功。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