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分析:“黄禹锡事件”余波未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17:01 新华网

  新华网洛杉矶12月17日电新闻分析:“黄禹锡事件”余波未平

  新华社记者陈勇

  曾被誉为“克隆大王”、“克隆先锋”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这两天再次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成就,而是由于丑闻。

  据《科学》杂志编委会的介绍,对黄禹锡科研成果的争议早已存在,但其公开化始于本月初。黄禹锡部分合作者指责他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编造成果、把同一干细胞照片的复件充作不同干细胞的照片寄给杂志。日前,黄禹锡坚称自己的成果依旧有效,同时却以“技术失误”、实验成果“保管不善”而要求美国《科学》杂志撤除其论文,从而使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真相到底如何?可能还要等韩国首尔大学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调查结束后才能判断。但黄禹锡已从备受世界科学界瞩目的“明星”地位迅速跌落,而他的其他成果,包括从克隆人类胚胎中首次提取干细胞和培育世界第一条克隆狗,如今也受到其他研究人员的怀疑。

  学术不当行为并非少见,就在号称科学最发达的美国也连年激增,但“黄禹锡事件”给科学界造成的震撼可能最大。《科学》杂志的编委称,它可能是这份科学界声誉最高刊物创刊125年以来所遭遇的“独一无二之事”。

  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黄禹锡事件”涉及了新兴的干细胞研究领域。干细胞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为传统方法难以治愈的各种疾病患者造福,被许多专家看作富有潜力的生物技术产业。随着黄禹锡报告为多名病人克隆胚胎干细胞系成功,这一目标看起来已不难达到,但如今众多问号的出现,也可能直接影响世界各国政府与公众对干细胞研究的态度。“黄禹锡事件”被披露后,韩国上下一片压抑,连高技术产业相关的股票都大幅度跌落。

  此外,它也暴露了科学研究中的成果评审与发表、合作与批评、名誉与地位等诸多深层次问题。

  比如,黄禹锡研究小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在《科学》和《自然》这样高等级的刊物上发表轰动性成果,期间是否得到充分的评审?《科学》杂志解释说,杂志挑选的匿名审稿人都没有发现黄禹锡提交的论文有什么问题,而他们审稿的前提是“论文中数据都是真实的”。但为什么黄禹锡的论文比正常情况下更快地通过评审?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吉尔哈特则含蓄地指出,越重大的科研成果要求越扎实的证据,也许黄禹锡的突破性成果在发表之前需要得到更广泛的评审,也许仅靠杂志所挑选的几位审稿人是不够的。

  又比如,此前已有研究人员批评黄禹锡等人违背了利益相关必须回避的原则,使用本实验室女性工作人员的卵子。为什么这些批评很快就被压制下去,而没有置疑到其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上?为什么指责黄禹锡的美匹兹堡大学科学家夏腾等人,直到上个月还和黄禹锡“亲如兄弟”,没有作出多少实质性贡献却一直以论文的“共同高级作者”身份露面,直等到置疑之声渐响才急忙和黄禹锡的论文“划清界限”呢?

  美西北大学的伦理学家索罗斯说,“黄禹锡事件”给他们带来了“集体挫折感”。实际上,科学家也是人,自然就有正常的功利心。随着科研成果而来的名望和地位,本来是对科学家才能和努力的报酬。但这种报酬是以付出心血、服从科学规律为前提的,还必须接受无数苛刻的检验,越“轰动”的成果可能招来越挑剔的审查,也意味着科学家必须承担更重的责任。这也许才是“黄禹锡事件”给科学工作者带来的最大震撼。(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