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叙黎特殊关系被迫解体 地区格局正面临重新洗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10:34 桂龙新闻网

  2005年,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事件为导火索,原本相对平静的叙利亚与黎巴嫩关系经历了一场“地震”。黎巴嫩国内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叙利亚受到西方国家打压,叙黎特殊关系被迫解体,地区格局面临深刻变革。

  与巴以冲突和伊拉克局势相比,叙黎地区可谓中东地区一个相对“平静地带”。然而,今年2月,为黎巴嫩重建做出重大贡献的前总理哈里里突然遭到猛烈爆炸袭击,惨死贝鲁
特街头。黎国内局势由此骤变。黎巴嫩反对派借机发难,指责叙利亚是幕后罪魁,组织了数万人上街游行示威,要求叙利亚撤军。“我们大家到这儿来是向故去的哈里里总理表达敬意,我们要争取黎巴嫩的自由和独立。”

  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乘机加大对叙利亚的施压力度,要求叙利亚军队迅速从黎巴嫩完全撤离。一时间,叙利亚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叙利亚军队是1975年黎巴嫩爆发内战后进驻黎巴嫩的。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烈要求叙利亚从黎撤军,美国还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于去年9月通过第1559号决议,“要求叙利亚全面撤军”。哈里里遇害事件更是让叙利亚在撤军问题上失去了回旋余地。为缓解来自黎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叙利亚于今年4月迅速从黎巴嫩撤出了全部军队和情报人员,结束了在黎巴嫩29年的军事存在。5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纽约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告叙利亚完成了撤军行动。安南说,“我今天已经向安理会提交了联合国核查叙利亚撤军的专家组的报告。这份报告非常简洁明了:叙利亚已经将包括军事装备和情报部门在内的所有武装力量从黎巴嫩撤出。”

  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利亚的“清算”和施压步伐并未就此停止,进而在哈里里遇害案国际调查问题上大做文章。10月,负责调查哈里里遇害案的国际调查委员会提交初步报告,宣称有证据表明黎叙两国一些高级安全官员与哈里里遇害案有牵连。随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力促安理会通过第1636号决议,要求叙利亚“无条件”配合调查工作,否则将对叙利亚采取“进一步行动”。

  第1636号决议的通过再次在叙黎地区掀起波澜。不仅叙利亚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强烈抗议西方国家对叙利亚的不公平立场,黎巴嫩一些政治力量也纷纷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威胁进行谴责。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表示,“如果遭到制裁,受害的首先是叙利亚,第二个国家就是黎巴嫩。如果我们能够走出现在的危机,为什么还要自己损害自己呢?”

  就连哈里里的儿子萨阿德·哈里里也不愿为此损害叙黎关系。萨阿德说,“黎巴嫩和叙利亚是好朋友,两国人民向来就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认为应当让这种关系继续下去。在我看来,对于我父亲遇害案的调查进行得很顺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谁是幕后主使者。”

  分析人士认为,在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以后,美国仍然利用哈里里遇害案对叙利亚穷追不舍,其目的就是逼迫叙利亚软化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一贯坚持的不妥协立场,改善美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友”以色列的生存环境,使以色列处于更加有利的谈判地位;同时美国也试图通过此举为自己推行中东民主战略扫清障碍,实现其在中东的既定目标。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理论教授赛义夫·丁指出,“叙黎危机是一个受美国操纵的被政治化的事件,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美国的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一再向叙利亚施压表明,在伊拉克得手并成功迫使利比亚放弃敌视美国的政策后,美国正腾出手来一个个“收拾”类似叙利亚这样“不听话”的国家。在美国打压下,以叙利亚为代表的中东地区持强硬立场的力量正在被削弱,特别是叙黎特殊关系的解体使中东和平进程谈判各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向有利于以色列的一方倾斜,地区格局正在重新定位。目前有关哈里里案的调查工作还没有结束,各方围绕这一问题的较量将会更加激烈。一旦美叙冲突升级,甚至失控,将会给本已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来源:国际在线选稿:见习编辑王香菊作者:石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