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在WTO谈判中理性地低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9:39 金羊网-新快报

  世贸组织(WTO)会议的多哈回合谈判总算避免了在香港崩盘,贸易部长们不至于拂袖而去。

  中国官方的低调表现引起各媒体的猜测。英国《金融时报》12月19日报道称,实际上,对东道主而言,维持外交上的体面便完成任务了———这场看来要在2006年底走向失败的多边贸易谈判对中国并非利益攸关。

  焦点议题非中国核心利益所在

  这轮“发展回合”所聚焦的农业补贴削减并非中国核心利益所在。中国已经将农产品关税从加入前的54%降到目前的15%,而现在世界平均水平是62%。

  “入世”4年多以来,中国花卉、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已经通过出口障碍的削减获得了好处,而在粮、棉、油、糖、奶、肉等土地密集型产品方面,农业补贴国实际上正在补贴中国加工工业和消费者;农业劳动人口过剩和耕地/牧场稀缺的资源禀赋意味着中国可以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进一步获益,只要那些本来就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过剩农业人口能持续转移到非农业部门。

  发展中国家利益并不一致

  对中国这个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WTO模范生来说,“入世”不过是让经济改革议程走得更快一些。在2001年后的5~7年内,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履行“入世”时大范围、大规模的自由化承诺,主要获益于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减让和竞争性行业的准入。中国工业品关税由加入前的42%降到目前的9%。除国防等敏感领域外,已经没有几个行业外资和外国产品不曾涉足。

  结果是,中国的自由化走在了所有其它新兴市场的前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和最大新兴市场。如果说“入世”承诺仍有未兑现之处,往往只是原国有部门的利益掣肘:境外企业在华面临准入和管制障碍,并不会比境内民营企业更严重。

  中国官方的低调可能会引来媒体质疑:为何中国不利用东道主机会成为发展中国家代言人?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自工业品贸易自由化基本实现之后,WTO就陷在政治敏感的农业和服务贸易领域争吵与清谈中不能自拔。其中的“发展中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农产品出口国与东亚的贸易自由化议程少有衔接,而其他新兴市场则担忧,如何能在中国的压倒性优势下实现工业化与出口繁荣。

  多边谈判未使中国受益

  中国“入世”以来获益于经济自由化和双边/区域贸易协定,而非马拉松式的多边谈判。中国面临的贸易壁垒也非多哈回合所能解决:还记得欧美在纺织品贸易上花样百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吗?这与他们这一轮谈判中在削减农业补贴上的挤牙膏态度同出一辙。“入世”以来,此起彼伏的保护主义浪潮中,中国是最大受害者之一,WTO多边机制在此方面的无能很难激励中国官方积极参与到这一回合中去。

  在中国“入世”前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看来,对WTO的不关心表明,中国公众对多边贸易谈判的效能感到失望。而同期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展则可谓闷声发财。至少在服务贸易全面开放与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多边谈判首要主题之前(届时中国才会感受到WTO的实质性压力),低调是理性的。

  (新快报综合报道)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