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环球》杂志:聚焦东亚峰会台前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09:19 新华网

  2005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落幕。不仅东亚地区的首脑们首次在马聚会,甚至连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不在东亚地区的国家也通过各种渠道挤进了这个论坛。有一种说法称,东亚峰会将不再是“东亚的峰会”,而变成了“有关东亚的峰会”。

  一旦太多域外国家加入,会使东亚峰会名不副实,东亚共同体建设也势必背离初衷

  表面上的地理范围之争,实质上是东亚未来格局和主导权之争,折射出大国关系在东亚峰会问题上的新一轮互动与较量。

  

《环球》杂志:聚焦东亚峰会台前幕后

  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文/王木可

  东亚合作一派蓬勃景象。尤其2005年底东盟系列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更成为东亚地区的盛会。而首届东亚峰会历史性的召开,锋芒可以说是盖过了东盟峰会的本身。

  东盟当定“驾驶员”

  首届东亚峰会的成果——《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明确地表示,东亚峰会将定期举行,由东盟主席国主办并担任主席,与东盟年度首脑会议同期举行。这不啻粉碎了一度纷纷扬扬的东亚峰会“一次性”的悲观论调。

  中国一开始就表明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强调中国与东盟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消除部分东盟国家对“中国威胁论”的疑虑。而日本一直极力提倡的“东亚共同体”概念未见提及,不失为其一大挫折。

  宣言还表明将确保东亚峰会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包容、透明及外向型的论坛。虽是论坛,参加国家却必须与东盟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关系或战略考虑,并符合东盟定下的三个标准。

  想当初,东亚峰会如何定位给东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担心在未来东亚合作中失去“驾驶员”的地位。现大局已定,形势对东盟来说极为有利。

  可以说,东盟不仅如愿以偿地赢得了东亚合作主导权,又比较妥善地处理了东亚峰会与其他地区合作机制的关系,一方面做到东亚峰会和10+3双轨推进,并行不悖,另一方面做到与亚太经合论坛各有各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各司其职,谁都不能架空谁。

  “背道而驰”的小泉

  东盟年度首脑峰会曾为其三个重要的对话伙伴国——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晤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1999年起,三国领导人只是聚在一起进行非正式早餐。到2001年,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就不满足于早餐形式了,建议去掉非正式的帽子。此时,三国合作算是借着东风,渐入佳境。

  可好景不长,如今三国关系中的两组关系冷淡,合作热度大大减退,此次三方会晤也被延期。在本年度峰会开始之前,中日韩关系即陷入低潮之中。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之举,又一次激怒了中韩。有一个小插曲颇耐人寻味:中方根本就没有派日语译员到吉隆坡。

  2005年11月,中日韩三国首脑在参加釜山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除了韩国总统卢武铉出于地主之谊,见了小泉一面外,中、韩未与日本进行正式的领导人会晤。

  东亚峰会上,中、韩两国互动感更强,两国领导人的会见比预定时间延长了25分钟。韩国主流媒体称,两国领导人闭门会议时共同谴责小泉频频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应正确认识历史问题。

  小泉在峰会期间一直很低调,却仍是个话题人物。有几个例子,一是他与马来西亚首相巴达维握手之后,竟然掉头走回了来时路。小泉“反其道而行之”,令在场人不知所措。幸好巴达维眼疾手快把小泉叫住,两人才一同步入会场,不然小泉就走错路了。

  还有一个意外也正好让小泉碰上了,东亚峰会各国领导人顺序发言,日本是倒数第二个。没想到,小泉刚说几句,同传设备出现了机械故障。巴达维作为主席只能宣布增加一个茶歇时间。大家白白等了20分钟。

  十六国展览看合作

  东亚峰会在吉隆坡会议中心举行的同时,也举办了东亚峰会商业展览会。在里面转一圈,就会对16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一目了然,因为各国参展的摊位就是展示本国国力和优势领域的最好舞台。

  有的国家展出了高科技,而有些国家展出手工艺品和普通农产品,对比之鲜明,不禁让人对东亚峰会参加国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了一层更深的认识。

  也许是主办方的有意安排,中国、韩国、日本和印度这四个急速发展的亚洲国家的展位排在一个区域。中国的展位展示了航天工业、汽车和机械,其中神舟飞船的模型特别引人注目;印度则是展出别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和设计理念。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和韩国的展位相对而设,打起了“擂台赛”,而展品也极为类似。日本展出了丰田混合动力轿车和电器产品,韩国则拿出了最尖端的蓝牙通讯产品和电器。韩日两国似乎要在应用科技领域一决高下。

  也许是刻意安排,正当温家宝总理与卢武铉总统举行双边会晤时,小泉首相前来参观展览会,特别到中国和韩国的参展摊位看了看,还对中国制造的烟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不是小泉又一次利用机会,向他的中韩邻居作善意之举,不得而知。

  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新东盟国家以及泰国、文莱和印尼则侧重于传统手工艺品和家庭产品。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除了高科技产品外,还把招商引资作为重头戏来唱。

  从一个展览会便可以看出,与会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组成类似欧盟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封闭型区域经济集团,只能以开放、灵活、讲求实效的形式推进合作,在各成员国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东亚合作,谁主沉浮?

  对于东亚共同体的形成模式,一般有两种蓝本:

  其一,以中日韩三国的雄厚实力为中心易于形成强有力的东北亚合作圈,然后与一体化的东盟对接成的“哑铃型”结构;其二,是以东盟一体化为圆心、东盟10+3为主体、东亚峰会为外围的“同心圆”结构。

  目前来看,东亚合作进程更接近于第二种模式。《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已为东亚合作奠定基础,是否能顺着这一同心圆铺展开来,却是见仁见智。

  美国仍是东盟主要对话和贸易伙伴。美一直高度关注其在东亚的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这是影响东亚合作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访华时公开把东亚合作与台海问题、朝核问题并列为美国在东亚的三大关切。美国虽无缘首届东亚峰会,但其坚定盟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入实际上表明美国的影响力早已进入圈内。

  东亚峰会已被定位为论坛,但澳、新、印三国定将不甘坐而论道。三位新成员显然是有备而来,希望借助东亚峰会开展与东亚的互动与合作,以东亚峰会取代东盟10+3来推进东亚共同体,以保障自身受益于东亚发展进程。日本则明显表露出刻意淡化东盟10+3合作在区域一体化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还有一些准会员,也不甘寂寞,比如俄罗斯表现出了对东亚峰会的浓厚兴趣。普京总统携六架飞机,兴师动众亲赴吉隆坡即为一明证。诸多媒体称其为“东亚峰会观察员”。

  不过,普京此次与会的身份比较怪,巴达维作为会议主席在东亚峰会公开会议和闭门会议之间的茶歇时间里,邀请普京总统“作为朋友”与其他与会国领导人见见面,喝喝茶,再说两句话。俄罗斯也不甘于只到了门口打个招呼。虽然目前就俄正式加入峰会尚未最后定论,但也处呼之欲出之势。此外,巴基斯坦也跃跃欲试。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来源:《环球》杂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