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挟美制亚 变本加厉 2005,日本急步向右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8:03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李薇【话题】

  参拜靖国神社、强化日美同盟、公然干涉台海、谋求“入常”失败……回顾2005年,日本的种种外交动作异常刺眼,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内从上到下的“集体右转”。面对本国在亚洲的空前孤立境地,日本媒体用“失败”来形容今年的日本外交。

  否认历史 变本加厉

  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外相扬言“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别理会中韩”。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但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表现却令人愤慨不已。

  再次拜鬼

  10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悍然参拜靖国神社,这已经是小泉在首相任上的第五次参拜。

  3月,日本右翼分子编撰的《新历史教科书》通过政府审定,该书大肆美化侵略战争、极力煽动对中国的仇恨,宣称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

  对于日本政府的蛮横动作,亚洲其他国家纷纷严词指责,甚至爆发了大规模的民间抗议活动。但日本领导人对此“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小泉竟然还抛出“恨其罪不恨其人”来为自己狡辩。外相麻生太郎更是大放厥词,声称日本在亚洲发动的战争是出于“自卫”,并公开扬言“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别理会中韩”。

  政府态度嚣张,民间也动作频频,重建“大和”号战舰、拍摄“神风敢死队”电影,为军国主义招魂。

  加速修宪

  极力否认历史的同时,日本加速突破二战后体系,最刺眼的动作就是加快修宪进程。

  执政党自民党已经正式推出新宪法草案,删除现行和平宪法第九条中关于不保持作战力量、不拥有军队的条文,把“自卫队”改为“自卫军”,并赋予“自卫军”在海外执行军事任务和在国内维持治安的行动自由,相应地,“防卫厅”也升级为“防卫省”。

  该草案明年将交由国会讨论,预计通过只是早晚的事情。

  恶邻外交 以邻为壑

  新华社报道称,中日关系已经跌入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

  咄咄逼人

  历史症结未解,日本又在领土、领海、海洋专属经济区等问题上咄咄逼人,与周边国家矛盾重重。

  中国方面,尽管中国的东海油气田居于日方所谓东海“中间线”的中方一侧,但日本抛出所谓“吸管效应”论,“惊呼”中国“吸走了日方一侧的石油”,不但无理要求中方停止开采,而且在7月给予本国石油公司在中日争议海域的石油试采权。

  韩国方面,韩日独岛(日本称竹岛)争端激化;俄罗斯方面,北方四岛僵局未破;朝鲜方面,绑架问题悬而未决。

  空前孤立

  日本的所作所为,使其在亚洲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中日首脑连续4年没有互访。

  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与小泉举行会晤,明确要求日本把反省历史问题落实到行动上,“言行一致”。但就在接下来的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日期间,却表示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此举直接导致吴仪提前回国,原定与小泉的会晤未能举行。

  11月的釜山APEC峰会,中国外交部早早表态,中日领导人不会举行会晤。韩国总统卢武铉出于“地主之谊”,勉强见了小泉一面,但此后就宣布推迟原定年内进行的对日访问。

  12月东盟系列峰会,中国国务院总理也没有跟小泉会晤,中方甚至没有派日语译员到吉隆坡。按惯例每年举行的中日韩峰会,也因为参拜问题被推迟。

  挟美制亚 狐假虎威

  2005年,日美军事一体化步伐加快,日美安保体制更超越了双边安全保障的范围,公开向干涉中国内政的方向转变。

  在与邻国关系全面恶化的同时,日本进一步“全面追随美国”。用小泉的话说就是,“我始终如一的立场是,日美关系越紧密越亲近,与中国、韩国、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建立良好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战后,日本一直受到美国“保护”。布什政府执政以来,不断鼓励日本扩充军备,其目的就是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利用日本这颗“棋子”来应对“中国威胁”。另一方面,日本也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提升自己在亚洲的地位,震慑周边国家。

  2005年,日美军事一体化步伐加快,日美安保体制更超越了双边安全保障的范围,公开向干涉中国内政的方向转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今年2月美日发表共同声明,第一次将台海问题列入“共同战略目标”。6月,美日还就明显针对中国的“美日联合作战计划”进行磋商,确定了对未来台海“有事”时进行干涉的分工细节。

  日美10月签订的《美日同盟:为了未来的改革与调整》协议,可以看作是两国深化军事一体化的概括性文件。在这份14页的文件中,双方同意削减驻日美军数量,赋予日本更多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责任,并给美日联盟冠以“地区稳定之锚”的“美誉”。

  美国《华盛顿邮报》就此评论说,美日新协议的潜台词之一,就是制衡中国。

  在军事“蜜月”的大背景下,日本政府“很自然”地做出了再次延长自卫队驻伊拉克的期限的决定。

  与之相呼应的是,日本政府12月正式解除了从美国进口牛肉的禁令,为日美亲密关系“锦上添花”。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金熙德研究员指出,在道义上,日本在亚洲是没有地位的,它不信任邻国,转而向美国靠拢。“越靠近美国,在亚洲就越孤立;越孤立,就越靠近美国”,这就是日本陷入的怪圈。

  表面强硬 内心焦虑

  小泉“顺应”“渴求正常”的民意,通过强硬的外交行动来为自己加分。但表面的强硬掩盖不了内心的焦虑。

  迎合民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本在亚洲“为千夫所指”,但是小泉领导的自民党在今年的国内大选中大获全胜,得以继续执政。之后小泉改组内阁,更多鹰派人物占据要位。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小泉的所作所为,其实正好迎合了国民希望摆脱历史包袱,在亚洲重新崛起、成为“正常国家”的心态。眼下,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弥漫日本,民意右倾化趋势明显,年轻一代负罪感淡漠,渴望从二战带来的“压抑”中“解脱”出来。

  这种心态的一个例证是,右派超强硬人物、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目前支持率超过50%,是下任首相的最热门人选。

  小泉恰恰善于“顺应”这样的民意,制造种种外交危机,为自己树立强人形象。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入常”、在东亚峰会上施展金元外交谋求主导地位,都是其具体表现。

  内心失落

  从表面上看,小泉对日本的“茕茕孑立”似乎满不在乎,反而说什么“不能把靖国神社当作一张外交牌”。不过,表面的强硬掩饰不了内心的虚弱。金熙德说,日本之所以“满不在乎”,是因为自恃有美国在背后撑腰,加上在经济上处于强势地位,对亚洲国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但是,随着亚洲其他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政治上也越来越自信,日本的这种心理优势已经快保不住了。

  人们不难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日本的心虚: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东亚峰会上,小泉千方百计接近温家宝,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了一场“借笔”的拙劣表演;外相麻生是个极其强硬的右翼人物,曾公开发表美化日本侵略的言论,但他也不忘跟记者炫耀,自己用英文跟中国外长李肇星闲聊。

  金熙德指出,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的外交政策正处于一种优越感、自卑感与焦虑混杂的矛盾状态。

  他认为,日本这种外交政策虽然不可能马上改变,但不会持续很久。几年以后,当日本充分认清自己的位置之时,将重新调整外交政策。

  【观点】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的外交政策正处于一种优越感、自卑感与焦虑混杂的矛盾状态。

  ●“越靠近美国,在亚洲就越孤立;越孤立,就越靠近美国”,这就是日本陷入的怪圈。

  道义缺失 入常梦碎

  日本“入常”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道义性太差,得罪了亚洲国家,在世界各地得到的支持也有限。

  战败60年,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不思悔改,却始终梦想变成“正常”国家。为此,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成为2005年日本最大的外交任务。

  为了“入常”,日本可谓不遗余力,机关算尽:台前,大力宣扬日本在参加维和、缴纳联合国会费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在联合国摆“寿司宴”、搞“茶道”表演拉票;幕后,施展金元外交,拉拢非洲、拉美“大票仓”,并极力游说东盟国家。

  然而,日本“入常”遭遇空前阻力:全球40万华人签名反对;中国外交部严正表态:安理会不是董事会,不能按交纳会费的多少决定其组成。连安南都正告日本:别把会费和“入常”挂钩。

  入常失败,正是日本为否认历史而付出的惨痛代价。金熙德指出,今年是日本“入常”最有利的年份,但日本却失败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道义性太差,“得罪了亚洲国家,在世界各地得到的支持也有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