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盘点200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07:53 今日早报

  

  一年间,事件与人物,让世界不平静,令世事显复杂。追究其中原因,在于无论是事件、还是人物,有政治背景、存在社会因素、或许还连带经济成分,是多种类别复杂重合,不是单一类别简单表现。

  因此,盘点2005年事件和人物,并非归类复述,而需再判断和再认识,超越最初动态,归纳现有结论和走向,提供来年认知基础。

  新闻常新,只是认知基础和价值取向依旧,是为万变中之不变。

  世事复杂,文字原本无法达意。新闻简单,26个英文字母已经足用。

  —AlQaeda

  关键词:“基地”

  解读:组织不存在,意识形态化

  记得“基地”领导人乌萨马·本·拉丹2005年在媒体上露过多少次面?正确答案是零。然而,有趣之处在于,本·拉丹和“基地”依旧是媒体所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人们习惯所称“‘基地’组织”2005年以后或许可以简称“基地”,因为它已不成其为一个组织。

  这是一些反恐专家在4年反恐战争后达成的共识。

  —BirdFlu

  关键词:禽流感

  解读:冲出亚细亚,侵入欧罗巴

  2005年,在亚洲“盘踞”数年的禽流感病毒依旧猖獗。

  这一年,原本隔岸观火的欧洲大陆也未能逃脱。从土耳其到罗马尼亚,从俄罗斯到英国,从瑞典到希腊,欧洲东南西北一片警报。

  更大的隐忧是病毒变异。专家认为,禽流感病毒可能变异为能够人际传播的类型,且变异过程无需在人体内发生。人体禽流感一旦爆发,在现有医疗水平下,将成为一场世界性灾难。

  —CounterTerrorism

  关键词:反恐

  解读:伦敦恐怖袭击震惊世界

  2005年7月7日,“八国集团”首脑云集英国旅游胜地格伦伊格尔斯,准备召开年度峰会。上万军警云集,防范恐怖袭击。

  那天早晨,伦敦3列地铁和1辆公交车遭遇自杀袭击,50多人死亡、700多人受伤。一天前成功申办奥运会的伦敦人大喜大悲。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下属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球恐怖活动2002年少于前一年,此后3年持续上升。截至2005年10月中旬为止的前12个月内,全球“大规模恐怖活动”比前一年增加一倍。

  —DeepThroat

  关键词:“深喉”

  解读:揭露黑幕,勇气跨越时代

  2005年5月31日,美国前中央情报局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承认,他是“水门事件”中的“深喉”,是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拉下马的“罪魁”。

  费尔特隐瞒身份33年,一朝见光,轰动世界。“水门”是一个跨时代词汇,“深喉”同样如此。

  费尔特见光后,关于他当年充当“深喉”的动机说法不一,但这似乎已不重要,因为人们所希冀的品质,即揭露黑幕的勇气,已跨越时代,在一个活着的老人身上逼真呈现。

  —EUConstitution

  关键词:欧盟宪法

  解读:法国否决,引发连锁效应

  2005年5月29日晚10时,法国社会党总部大院内,一顶帐篷中同时迸发出欢呼声和哭泣声。

  电视台播出《欧洲联盟宪法条约》在法国全民公决中遭否决消息之际,一名黑人姑娘落泪、声音颤抖:“你相信吗?”

  无论她是否相信,荷兰3天后再现相同结局。一时间,媒体纷纷对欧盟宪法开出“死亡通知书”。汲取法荷教训,英国搁置批准这份文件。承载欧洲统一梦想的航船2005年“搁浅”。

  —FabricTrade

  关键词:纺织品

  解读:中欧中美协商求共赢

  北京时间2005年6月11日凌晨,上海西郊宾馆7号楼,中欧纺织品谈判室外,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在众多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前,把一件中国生产的灰色短袖翻领T恤衫送给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

  10个小时闭门磋商,为2005年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画上句号,而T恤衫正是欧盟最早对中国纺织品提出磋商并打算在磋商一旦失败即设定进口限制的产品。

  与此同时,纺织品贸易另一场对峙中,中国与美国陷入“持久战”。媒体评价说,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算得上是20多年来在中国社会反响最大的贸易争端。

  —GazaWithdrawal

  关键词:加沙撤离

  解读:巴以和平从此起步?

  2005年9月11日,夕阳西下,以色列国旗从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缓缓降落。

  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小心叠好“大卫星”旗帜,关闭从以色列控制区通往加沙地带的大门。

  当巴勒斯坦国旗上那红白黑绿成为主色调时,加沙人笑了。男人高呼“胜利”、朝天鸣枪,女人流下热泪,孩子点燃焰火。

  —Hariri

  关键词:哈里里

  解读:叙黎关系格局风云突变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坐驾触发预先埋设的地雷。

  哈里里身亡,掀起一连串政治风潮,最终导致叙利亚结束在黎巴嫩将近30年的军事存在。CNN记者再次回到贝鲁特街头时,拍摄到新竖立起的哈里里巨幅画像。

  叙黎关系格局2005年风云突变,浓缩于哈里里画像不足一年间戏剧性的“缩放”。

  —Iraq

  关键词:伊拉克

  解读:伊拉克政治重建进入轨道

  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南部城市祖拜尔,一家投票站外,一名伊拉克妇女竖起食指和中指,打出V字形,显现食指上紫色墨水。那一天,过渡国民议会选举;依地域推测,那名妇女是什叶派阿拉伯人。

  12月15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止一家投票站外,不止一名伊拉克妇女向国际媒体摄影记者打出相同手势,象征“胜利”;显现紫色,证明自己已经投下神圣一票。那一天,正式议会选举;依地域和着装,再难推测那些妇女是什叶派成员,还是逊尼派阿拉伯人。

  2005年,年初至岁末,伊拉克政治重建进入轨道。

  —Jail

  关键词:监狱

  解读:“黑狱”困守,怪异“轮回”

  2005年,虐囚不再是新闻,怪异现状才是新闻。

  一方面,参与虐囚的官兵不断由美国政府和军方送上法庭;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试图掩盖可能存在虐囚现象的“黑狱”,甚至游说国会,为中央情报局争取“虐囚执照”。

  这构成一个循环:为了“反恐”,一些当事人必须成为替罪羊,以换取民心;为了“反恐”,一些不人道作法必须继续下去,掩盖下去,以换取情报。

  —KoizumiJunichiro

  关键词:小泉纯一郎

  解读:内政得意,外交失意

  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而言,2005年是阳光灿烂与阴霾满天重叠的一年。

  内政,小泉尽显赌徒、“武”士、催眠师三副面孔,剿灭党内反对派,国会选举取得压倒性胜利,内阁改造、改革攻坚、挑选后任步步生花。

  外交,这套招数全面失效。由于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挑动与中国和韩国对立,日本外交迎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受此影响,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美梦破碎,频遭冷眼。

  —Landing

  关键词:着陆

  解读:载人航天以月球为目标

  2005年9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打算在2018年以前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

  11月2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详宣告:“10至15年时间内中国有能力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也有能力进行载人登月。”

  推动太平洋两岸这些宏大项目的因素,是2005年取得的成就:美国航天飞机机群停飞两年后由“发现”号首次复飞,中国神舟六号飞船再创辉煌。前者重拾信心,后者增强信心。

  对载人航天而言,发射不意味着成功,着陆才是成功。

  —MotherofCivilRights

  关键词:民权之母

  解读:纪念黑人民权运动之母

  2005年感恩节,以宗教传统的名义,美国普通家庭里的母亲们忙着准备火鸡大餐。

  这一年,以社会公正的名义,数以万计美国人感恩于同一位“母亲”,即名为罗莎·帕克斯的“民权之母”。

  半个世纪前,这位黑人女性孕育了一场改变历史的运动。当时,人们未必领悟她对每个社会个体的意义。50年后,一切了然,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感悟尤为深切:“没有她,我今天不可能坐在国务卿位子上。”

  —NuclearTalks

  关键词:核谈

  解读:“箱体震荡”VS“冲高整理”

  2005年,最令人关注的两场国际谈判都与核计划有关,一是伊朗,二是朝鲜。

  假设可以引入统计学,用曲线图表示这两场谈判历程,就会发现,它们走势各异却又有相似之处。套用炒股术语概括,伊朗核谈可谓“箱体震荡”,朝鲜核谈则是“冲高整理”。

  对伊朗国内各派而言,屈从于西方压力固然不可接受,贸然招致制裁或战争也不符合国家利益。所以,既保留强硬姿态赢得国内支持,又采取灵活外交手段维持谈判现状,是最可取的选择。

  在朝核问题上,日本《产经新闻》说得实在:“六方会谈”结构2005年发生变化,“从此前‘美韩日对中朝俄’变为‘美日对韩朝中俄’”。

  —OilPrice

  关键词:油价

  解读:需求刺激导致油价飞涨?

  2005年,石油价格“风起云涌”。

  油价从前一年每桶40多美元一路上升,数度刷新历史纪录,8月底上摸70美元,9月开始漫长回调。

  值得注意之处在于,伴随油价,同样上升的还有全球日均原油消耗量。这说明,油价上涨与供给无关,而是受需求刺激。

  —PlaneCrash

  关键词:坠机

  解读:罹难者过千,堪称“空难年”

  2005年12月6日,伊朗一架C-130型运输机坠毁,至少108人丧生。12月10日,尼日利亚一架麦道DC-9型客机坠毁,至少106人死亡。

  最后一个月内连续两起空难,使2005年空难罹难者超千人,堪称“空难年”。

  —Quake

  关键词:南亚地震

  解读:天灾面前上演人间温情

  2005年10月8日上午,南亚发生里氏7.6级地震,波及多个国家,致使超过8.7万人死亡。

  灾难过后,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机构和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出现在地震现场,为灾民提供搜索、救护、食品、供水、医疗乃至脱氧核糖核酸(DNA)身份鉴定服务。

  灾难还让同样遭遇的人们暂时放下彼此恩怨。敌对将近60年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抚慰。正如巴总统穆沙拉夫所言,南亚地震为印巴解决争端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Riot

  关键词:骚乱

  骚乱:骚乱暴露发达国家社会裂痕

  2005年,在两个世界经济强国国内,分别发生两场骚乱,起因不同,结果却有共同之处。

  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城市新奥尔良,飓风“卡特里娜”带来的天灾未止,灾民避难所“超级穹顶”体育场和州会议中心遭遇更为惨烈的“人祸”。抢劫、斗殴、强暴,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法国首都巴黎,警察追踪少年犯罪嫌疑人,少年触电身亡。消息传出,骚乱顿起。夜色下,烧车、砸店、对抗警察,5天后,10多座法国城镇呈燎原之势。

  文明、发达,并以此为荣的两个西方国家,骚乱面前同样措手不及。前者撕裂“两个美国”——依经济条件分化。后者暴露“两个法国”——分属外来移民和法国本地公民。骚乱不是没有先例,但“两个美国”或“两个法国”的内在鸿沟不被填平,它还会卷土重来。

  —SuicideBomber

  关键词:人弹

  解读:别让极端思想有可乘之机

  “人体炸弹”,并非新鲜词汇。但是,发生在2005年的一次“不成功”的人弹袭击,在世人脑海中形成震荡冲击,不亚于爆炸本身。

  媒体追溯比利时女人弹米丽埃尔·德戈克成长轨迹,更多发现她与常人相同之处——一个邻家女孩,多见于青春期的放纵与叛逆——后来却变得“比教徒更像教徒”。

  从任性走向宗教极端,心态令人费解。专家指出,现实生活受挫的女性,最易被恐怖团体相中。

  —Trail

  关键词:审判

  解读:审判萨达姆之戏何时能完?

  一句“你是谁?”开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与美国在另一战场的较量。

  2005年将近年末,第4次庭审以后,审萨进程加速,步入正轨;对自己命运心知肚明的老萨却未就范。

  美国希望借一场酣畅淋漓的审萨戏赚取全球目光和声誉。然而,好戏并不好演,萨达姆“一拖二闹”,似有意把庭审引向另一个方向——把法庭变为自己召唤支持者的舞台。

  —UNReform

  关键词:联合国改革

  解读:2005年改革时机未到

  “经过10多年讨论,我们现在有了惟一一次机会,决定安理会60年来首次重大结构改革。如果失败,我们可能在今后许多年不再会有另一次机会。”

  2005年,有多少人说过与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冈特·普洛伊格相似之语,为联合国改革开过多少会,难以计数。但如何改,至今尚无定论。联合国改革,2005年时机未到。

  —VDay

  关键词:胜利日

  解读:等待另一场胜利

  一座大屠杀纪念馆5月10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落成,纪念对象为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600万遇难犹太人。

  能在一国“心脏”处袒露历史污点,显示一种勇气。这只是全球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众多活动中的一个,却格外庄严。

  60年前,不同大陆上,德意日法西斯走尽末路,胜利归于人性。60年后,对历史做认真纪念、祭奠乃至记录,成为2005年贯穿始终的主题。

  —Withdraw

  关键词:撤军

  解读:撤军!民心所向

  2005年,更多美国人加入要求政府从伊拉克撤军的行列。“反战母亲”辛迪·希恩是一名伊战阵亡士兵的母亲。尽管她曾因儿子的死受到布什接见,但她还是超越政治“荣誉”的光环,发出心底的疑问:“这场看不到头的牺牲究竟是否有意义?”

  怀疑引发共鸣,自希恩8月开始在布什私人农场外安营扎寨后,全美前往希恩反战营地表示支持的民众数量已经达到6位数。

  —XIII

  关键词:飓风

  解读:13次飓风吹醒世界

  罗马数字XIII代表13。这是美国今年遭受飓风袭击的次数,史无前例。

  生态灾难不仅发生在美国。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会议12月9日发布报告,认定2005年是有纪录以来气候最糟糕的一年。在太平洋,日本、越南今年遭遇台风次数也创下新纪录。

  —YasukuniShrine

  关键词:靖国神社

  解读:“参拜”噎死日本外交

  在搜索引擎GOOGLE中文界面上输入“靖国神社”,出现9.67万个相关网页,足见国人对靖国神社的关注程度。讨论2005年中日关系与日本外交,这个词绕不开。

  参拜靖国神社并非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口中的“内政问题”、“信仰问题”或“邻国打出的外交牌”;它是一面镜子,照出日本政坛要人歪曲历史的嘴脸;它同样也是日本外交困境症结,因少数人的政治利益而损害国家形象。

  —Zarqawi

  关键词:扎卡维

  解读:“恐怖偶像”迅速膨胀

  与“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相比,阿布·穆萨卜·扎卡维2005年颇让美国人感慨“后生可谓”。

  尽管扎卡维的组织2004年刚刚宣布效忠乌萨马·本·拉丹,改名为“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但短短一年间,他所获得的名头、人员和资金支持以及破坏力似乎已超越本·拉丹。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