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与布什中期选举之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08:16 东方早报 | |||||||||
早报亚太事务记者 俞懿晗责任编辑 林佳芳 2005年,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总共见了5次面:苏格兰鹰谷、莫斯科、纽约、釜山、北京。对于两个大国领袖而言,如此见面频率已经可以用“热乎”来形容。 “沸点”的距离
在总统的带领下,白宫内外更是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布什访华前后,从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到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从财政部长斯诺到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美国政府的政、经、军三方面人马几乎倾巢出动。如果再算上联邦州一级的“访华团”、参加交流会议的各类智库学者,以及两次重要的中美战略对话,那么过去一年的中美关系恐怕已经离“沸点”不远了。 乐观来看,2006年的中美关系已经奠定了厚实基础;谨慎地讲,起点越高,挑战也就越大。中美两国还能迎来更火热的一年吗?双方首脑还会在今年有更多机会聚首吗?交流磨合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矛盾吗? 由于美国国会在秋季举行中期选举的“捣乱”,2006年的中美关系平添了许多悬念和不确定因素。不过我们仍可以粗略地揣测出两大阶段:上半年,稳中有进;下半年,波动浮现。 上半年的首要大事无疑是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首次正式访问。由于飓风“卡特里娜”对美国南部造成的大规模破坏,胡主席原定去年9月访问美国的计划被迫推迟。至于胡主席明年的访问究竟会安排在什么时间,有观察家推测说,“早些时候”可能会在今年4月。 相信经过了2005年8月、12月的两度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次访问必定会水到渠成。在前两次的战略对话中,中方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美方代表佐立克均显示出了务实态度。由此可见,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下一次会面可能会就安全、能源、经贸等合作问题继续深化讨论、交流意见。 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认为,胡主席的访问对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有分析家认为,这一访问可能会令中美战略层面上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下半年的难关 然而2006年美国的国会中期选举,却仿佛为白宫的对华政策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由于布什目前民意支持率低迷不振,媒体普遍预测他“后院起火”的可能性较大,选举前的出路也越来越窄。一旦他无法使自己的国内改革法案获得通过,布什有可能在两党一致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目前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柔性外交”政策,采取保守派国会成员的强硬对华态度。 “中美关系的紧张期可能会在秋季中期选举前出现。”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裴敏欣分析道,“如果胡锦涛能在访美期间就中美贸易问题上和美国政府(包括国会)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中美的经贸关系可能处于‘有惊无险’状态。” 美国前负责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则表示,中国问题必将成为中期选举关注的焦点,在此情况下,“中国有理由帮助布什渡过难关”。 可以肯定的是,中、美双方仍将在六方会谈、反恐、抗击禽流感等事务中保持合作,美方也会继续探求中国在伊朗核问题方面的支持。从美国不断增长的对华贸易逆差来看,中美的双边贸易摩擦则将继续来势汹涌,重点可能从纺织品转向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