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专家试解黄禹锡: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让研究者疯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03:12 第一财经日报

  “他获得胚胎干细胞的几率太高了,高得让人感到惊讶。”中国一位研究胚胎干细胞的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这位专家所指的就是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造假事件,该事件不只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更是在全球基因克隆领域引发争论。从基因科学的角度而非道德角度如何看待此次事件?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前景如何?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这位北京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的
专家。

  研究速度是否过快?

  2004年3月,黄禹锡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刊文称,他们首先利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获得胚胎干细胞。在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过程中,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小组曾报告使用了来自16名女性捐赠的242个卵子,成功率19%~29%,获取了30个胚胎干细胞。

  “在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健康的卵供者,必须是育龄期的妇女,在培养一个卵供体的一个周期,能得到5~6个卵子已经是不错的事情了。”这位专家对记者表示。

  他接着说:“从卵子到干细胞系,从在动物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成功率只有5%~10%,但他曾说成功率达到19%~29%,这高得不可想像。”

  此外,韩国米兹梅迪医院理事长卢圣一承认,黄禹锡研究小组采集卵子时,向被采集妇女支付了每人150万韩元(约合1450美元)补偿金。这又引起另一番争议——有偿捐献卵子是否违反2005年1月1日生效的韩国生物伦理法。

  对科学光环的不合理追求

  “治疗性核移植主要是解决来源的问题,一个是解决细胞替代治疗,一个是移植物的短缺。这个技术能够提供细胞的来源,另外一个就是解决免疫排斥的问题。核移植是用的患者的细胞,用的患者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都是患者,这样就解决了这两大问题。”这位专家说。不难看出,胚胎干细胞的出现,对于治疗性核移植的意义有多大了。用这位专家的话说:“这两点吸引了很多人为之疯狂地研究。”

  从1999年12月,《科学》杂志公布的1999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中,干细胞研究与应用被列为榜首。人体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潜在巨大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及经济效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激起众多科学家极大的研究热情。

  2004年,黄禹锡研究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表明在这个领域已经前进了一步,由于各种不同程度因素的困扰,美国及欧美国家,一直没有突破道德这条线,所以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上一直还是空白,而中国目前还处在研究牛类的胚胎干细胞,他的这一成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多的是韩国成为了唯一一个国家拥有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技术。

  “黄禹锡在2004、2005年在《科学》和《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报告,他们在研究报告中称自己研制出具有治疗功能的干细胞。之所以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是因为关于治疗性核移植这个技术第一次从人的上面取得了成功,之前只是在动物模型上取得了成功。”这位专家说。

  “但是何时能用于临床,这个还很遥远,因为现在只是得到了胚胎干细胞,到分离出各种功能细胞,而且是健康的功能细胞,并用于临床且能治疗病人的病,这段时间需要多长,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位专家表示。(本报记者马晓华发自北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