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彻夜谈判达成妥协俄乌“斗气”暂画句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09:23 石家庄日报

  经过彻夜谈判,两国达成妥协,乌克兰将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购气

  经彻夜谈判,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4日达成妥协,以一份复杂的协议,为两国间天然气价格纠纷暂时画上句号。

  均表满意

  俄乌两家石油巨头的谈判当地时间4日凌晨结束。上午10时,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和乌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阿列克谢·伊夫琴科在莫斯科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就天然气价格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了俄向乌出口天然气合同。

  伊夫琴科赞扬协议不仅满足乌克兰的需求,还保证了俄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他强调说:“我们已全面进入市场合作关系。”

  欧盟随后发表声明,对双方作出“迅速而积极”的反应表示满意。

  协议复杂

  与双方老板高调互赞不同,最终出台的协议相当繁复,明显暴露双方讨价还价和折中妥协的痕迹。

  简单说来,这份为期5年的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将天然气出售给一家名为“俄乌能源”的中间商,这一公司为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属的天然气工业银行与奥地利中央投资银行的合资企业,乌石油天然气公司也拥有部分股份。

  接下来,“俄乌能源”作为乌克兰进口天然气的唯一供应商,将来自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与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将天然气出售给乌石油天然气公司。

  与此同时,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高其使用乌克兰境内输气管道向欧洲输气的“通过费”,由目前的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高至1.6美元。

  乌克兰得失

  从已公开的协议内容看,双方应该说通过谈判各有收获。

  就乌克兰方面说,虽然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从目前的每千立方米50美元上涨为95美元,但总比“断气”前俄方开出的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要低得多。

  乌克兰媒体报道说,如果按230美元的价格买气,乌克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5%,通货膨胀率将达到27%到30%的水平。

  即便如此,乌克兰的支柱产业——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俄罗斯有赚

  就俄罗斯来说,单谈经济方面,这一协议有赚无赔,毕竟将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涨了差不多1倍,“过路费”只涨了47%。

  根据协议,乌克兰只能向整合了俄罗斯与中亚天然气资源的“俄乌能源”以现确定的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优惠价格买气,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掌控了“俄乌能源”50%以上的股份。

  如今,不论来自俄罗斯,还是中亚,出口乌克兰和欧洲的天然气先经“俄乌能源”这道阀门中转,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于掌控了更大的主动权。黄恒(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链接

  乌天然气表中国造

  日前,记者连线乌克兰华人总会,了解“缺气”对在乌克兰生活的华人的影响。

  乌克兰奥德萨“长城饭店”的冯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罐装天然气价格已经上涨,天然气涨价对在乌克兰从事餐饮行业的华商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损失,但大部分华商主要在乌克兰从事商品贸易,影响不大。”

  据介绍,为节约能源,乌已于去年开始强制安装天然气表和电表。

  乌克兰市场上大部分天然气表和煤气表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商家看中了这个商机,我使馆商务处联系了浙江和厦门数个厂家在乌克兰生产天然气表。其中,浙江商人的厂家已在当地开始建厂房。

  资料

  俄乌“斗气”记

  自去年5月起,乌俄开始就2006年的供气价格问题进行谈判,但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6年1月1日凌晨,乌克兰方面拒绝了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的有关2006年天然气供应和运输的最新建议。

  2006年1月1日10点25分,位于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的小城苏贾的俄天然气的控制站正式接到莫斯科方面的电话,停止了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

  2006年1月1日,乌克兰手机用户在互相恭贺新年的同时,针对俄乌天然气危机局势,特别是俄气减少对乌天然气供应后,开始一场手机短信呼吁抵制俄罗斯商品的行动。据悉,乌克兰手机用户之间传播最广的一条短信内容是:记住天然气的事,不要购买俄货!

  2006年1月3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说,该公司准备就天然气问题同乌克兰方面进行谈判,但不会再对乌方作出让步。

  俄罗斯3日起开始全面恢复对欧洲各国的天然气供应。法新社4日报道称,法国、德国、等国家纷纷宣布,俄罗斯对本国的天然气供应已经恢复正常水平。

  欧洲多国考虑

  减少对俄依赖

  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天然气价格上的争端让同样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不少欧洲国家产生危机感,虽然它们不是这次争端的主要方,但乌克兰目前面临的困境不得不让它们考虑更改能源政策。

  意大利重提核能

  意大利所用能源大约85%需要进口,其中约30%来自俄罗斯,意大利3日得到的俄罗斯天然气量比正常情况少19%,而此前一天少了近四分之一,能源短缺让意大利人不得不另辟蹊径。

  意大利人在1987年就以全民公决的方式拒绝开发核能,但意大利政府官员近日又重提旧话。

  中欧要统一能源政策

  斯洛伐克、捷克、奥地利和匈牙利等5个中欧国家4日晚些时候将讨论能源来源多样化问题。捷克《今日青年阵线报》一篇社论说,“俄罗斯会把能源视为施压手段,这提醒我们,对一个供应者依靠越少就越好”。

  波兰考虑新线路

  波兰2004年天然气使用量为136亿立方米,其中42%从俄罗斯进口。受到这次天然气大战震撼,波兰总理卡齐米日·马尔钦凯维奇说:“天然气供应多样化对波兰来说无疑是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波兰国家安全委员会2日晚呼吁,应立即作出决定建立海上天然气进口输送线路,同时要求波兰加紧自己开采能源。

  乌克兰电暖器走俏

  乌克兰政府在同俄罗斯讨价还价的同时,也考虑实行能源多样化政策,但老百姓却很担心。

  严冬中,面对俄罗斯的“攻势”,乌克兰人心情复杂。

  “他们认为用切断供应的方式就能支配我们。”正在买电暖器的瓦连京·瓦西里耶夫说。另一位消费者奥廖娜·科斯坚科说:“感谢俄罗斯,我现在花钱在电暖器上,这次莫斯科人不会赢。”

  在基辅的销售场,一个电暖器大约卖21美元,销路非常好。卖电暖器的商贩说:“我很后悔为什么我的电暖器不多点,人们现在都买疯了。”马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