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选择的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09:11 解放日报

  2006年伊始,正在低谷中徘徊的中日关系,再次掀起阵阵波澜。

  东史郎走了,走得坦然磊落,身后追思如潮。尽管这位老人的风雨一生中,有过一段不光彩的侵华历史,但在年过古稀后,他做出了一个选择,挺身而出揭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并与阻挠自己正义行动的日本右翼势力作顽强斗争。这是个勇敢的选择,也是个有力的选择。东史郎用真诚的忏悔洗刷了自己的灵魂,以不懈的努力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做出不
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逝去,使热爱和平、向往友好的中日人民自发深切悼念,无论是在他的家乡京都,还是在他亲赴谢罪过的南京,“日本的良知”成为人们对东史郎最后的人生评点,人们呼唤,有更多的东史郎涌现。

  然而,总有一些人的选择,与东史郎的选择相反,与中日友好的目标相悖,令人遗憾、警醒。对东史郎逝世一事,除日本《每日新闻》发布了一条不到200字的讣告外,日本主要媒体几乎集体选择沉默,本来是一个值得引发人们思考中日关系应该如何走向友好的富有意义的话题,在这一刻却遭到了无视。与此同时,部分日本媒体竟别有用心重提旧事,利用一名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外交官一年半前自杀的事件大做文章,意欲诋毁中国的声誉,充满了挑衅的意味。媒体的声音不是空穴来风,它代表了日本部分不愿意看到中日关系走向友好的势力。对于日本媒体的恶意炒作,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等人不仅没有予以及时制止和澄清事实,还“顺水推舟”、不负责任地表示,“希望中国在处理日本外交官自杀问题上拿出诚意”。联想到早些时候,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面表示要努力与中韩两国改善关系,一面为自己参拜靖国神社作荒唐“辩解”,前后矛盾的言论让人不禁要问,以小泉为首的一部分日本人,今后在中日关系上准备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走下去?这个选择背后的支撑,有没有着眼于中日关系大局的清醒和良知?是不是像东史郎的人生那样经得起时间和舆论的考验呢?

  日本《朝日新闻》5日发表社论批驳小泉关于参拜靖国神社的“辩解”。社论说,大多数日本舆论都认为小泉不应参拜靖国神社,很多日本国民对小泉的参拜行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愿这篇社论不仅能让小泉,也能让那些言行偏离于中日关系友好发展轨迹的日本人士,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选择真是对的吗?

  孙佳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