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随笔:萨戈矿难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14:02 新华网

  新华网阿普舒尔(美国)1月5日电随笔:萨戈矿难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杨晴川

  随着美国萨戈煤矿矿难营救工作的结束,这个深山环抱之中的小矿区又恢复了往昔的宁静,但悲伤的气氛仍笼罩着煤矿所在的西弗吉尼亚州阿普舒尔县。12条生命已消失在80
多米深的矿井下,唯一的幸存者尚在休克状态下与死神搏斗。

  这一事件给处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煤炭摇篮”当中的西弗吉尼亚州带来的打击是可以想像的。毕竟,自1968年该州发生68人遇难的法明顿矿难后,死亡10人以上的矿难已绝迹多年。该州最近的一次矿难发生在两年前,仅1人死亡。

  就全美国而言,死亡10人以上的矿难已4年多没有发生过。上一次是2001年发生在亚拉巴马州布鲁克伍德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有13人死亡。而自2002年以来,美国每年矿难死亡总人数不超过30人,去年的22人为历史最低记录。因此,萨戈惨剧发生后举国震惊。美国白宫官员和劳工部长赵小兰均表示要对事件发起全面调查,以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劳工部下属的矿山安全和卫生署5日从各地抽调煤矿专家组成调查小组,前往萨戈煤矿进行调查。

  尽管事故原因仍在调查当中,但这一悲剧事前埋下的种种隐患经过美国媒体的穷追深挖已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包括该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倍的安全违规行为、近期事故率的猛增、曾经历时两年的闲置、利益驱动的“先产量后安全”等等。然而,透过悲剧本身,仍然可以看到美国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许多正面经验。

  1968年,西弗吉尼亚州法明顿矿难后,联邦政府制定了《矿业安全和卫生法》,后又于1977年修订,确立了安检经常化、事故责任追究制、安检“突袭制”和检查人员及矿业设备供应者连带责任制等基本原则。政府还建立了独立的矿业安全监察部门——矿山安全和卫生署作为该法律的具体执行者,该署下设70多个地方办公室,这些机构既与矿主没有利益关系,也和各州、县政府没有从属关系,各地监察人员每两年轮换对调。对于任何煤矿发生3人以上死亡事故,当地监察人员不得参与调查,而需由总署从外地调人进行调查。因此,此次萨戈矿难调查组成员都是从西弗吉尼亚州以外调来的。这种做法,充分保证了煤矿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在机制上防止监察人员与矿主、地方政府形成利益同盟。

  从调查结果看,此次被困井下的13名矿工在发生爆炸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主动远离毒气含量较高的爆炸现场,并拉起布帘阻挡一氧化碳气体。尽管他们的自救行动最终没有成功,但也显示了在安全自救方面训练有素。矿山安全和卫生署下设矿山安全和卫生学院,专门对监察人员、矿工和矿主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该学院定期举办安全讲习班,并在各州举办巡回性质的安全课程,矿工可以免费参加学习,经费从劳工部的培训费中支出。此外,矿山安全和卫生署在其网站上提供免费交互式培训课程,开放网上图书馆,将矿难调查报告、安全分析等资料和档案在网上公布。

  据报道,萨戈矿难中被困的工人都带有安全装备,除了头盔、矿灯和防护眼镜,还背有可使用7小时的防毒呼吸系统和布帘等自救设备。当发生事故时,这些设备无疑会增加矿工的生存机会。此外,美国煤矿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既提高工作效率,也压缩了下井人员数量,从而减少了容易遇险的人数。目前美国全国煤矿工人总数已下降到10万左右,但煤产量仍居世界前列,而矿工死亡率却最低,这正是得益于执法、培训和技术支持这三个重要环节的结合。

  就深层意义而言,萨戈矿难也折射了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有人做过调查,美国40%以上的煤矿违规行为都集中在西弗吉尼亚和肯塔基这两个州,因此这两州矿难概率较高。矿难多与这两个州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不无关系。西弗吉尼亚是美国内陆一个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州,采煤是它的经济支柱。这个美国第二大产煤州去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00亿美元,其中采煤业产值为35亿美元。当地人生活中少不了煤,每个人的亲朋好友中,都能找到在煤矿工作的人。

  西弗吉尼亚州以煤矿为荣,因此在该州议会大厦门前耸立的雕像,展示的不是豪杰伟人,而是一名手拿挖煤铲的普通矿工。前几年,由于经济低迷,该州不少煤矿关闭,平民生活困顿。如今由于全世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煤炭业又开始复苏。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许多旧矿被重新开采,安全问题则被置于次要位置。

  萨戈煤矿在2003至2004年就曾停产两年,旧矿重开,危险性大大增加。由此看来,健全监察机制是减少矿难的第一步,但煤矿安全问题却并不是单靠加强监管所能完全解决的。(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