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沙龙中风病危专题 > 正文

沙龙病重冲击波:美国面对巴以和平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16:3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国际观察)沙龙病重冲击波(下)

  美国面对巴以和平的新问题

  驻华盛顿记者赵毅:沙龙病重消息传出后,布什政府迅速作出谨慎反应,表示相信实现以巴和平已成为以民众的愿望。然而,无论白宫还是国务院,对于媒体有关沙龙患病后巴
以局势何去何从的提问都避而不答。

  布什政府官员透露,他们私下里认为沙龙将可能从此离开以政坛,巴以和平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美国媒体则将沙龙在巴以恢复和谈的关键时刻突患重病称为“中东和平希望中的一个挫折”。

  以美国前国务卿伊格尔伯格为代表的一些中东问题专家称,“沙龙的缺失”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使巴以和平进程陷入停顿。然而前国务卿黑格却对这种悲观论调有所保留,强调美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还有一些分析家认为,对布什政府来说,现在为沙龙之后的以色列政坛担忧于事无补,当务之急应是考虑如何帮助巴领导人顺利完成定于本月25日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选举,避免这一重要选举被延误。

  解决巴以争端历来是美以关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总统布什在连任后提出的一个外交目标是,在2009年他卸任前实现巴勒斯坦建国和以巴两国和平相处。与此同时,以政府在巴以关系问题上必须依靠美国。此间分析人士认为,鉴于过去一年里布什和沙龙之间互为依赖的合作,如果沙龙不再当政,美方要想延续这种关系,将不得不花费一定的时间培养与未来的以色列领导人的合作。

  联合国: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作用仍受限

  驻联合国记者杨志望:联合国是中东问题四方斡旋机制的重要一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沙龙健康状况给予了高度关注,安南目前一直与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勒曼保持联系,密切关注沙龙病情发展。

  长期以来,以色列与联合国的关系一直紧张。以色列称联合国被伊斯兰国家“操纵”,“反以”倾向严重,难以公正解决以巴冲突问题。吉勒曼就经常在联大和安理会发言,批评联合国有关以巴冲突的立场。在以色列的抵制下,联合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中东问题四方外交斡旋机制的主导权掌握在美国手中。

  近年来,尤其是沙龙实施单边脱离计划后,以色列在联合国的形象有所改善,它与联合国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去年下半年,吉勒曼当选为第60届联大副主席,成为第一个担任此职的以色列外交官。当年9月,沙龙首次作为以色列总理出席了联大首脑会议。但是,在美国主导中东事务的背景下,这些积极的迹象并未给联合国在解决中东问题上带来更大的发言权。此间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美国依然在中东问题上保持原有的立场,无论是四方斡旋机制还是联合国,都难以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沙龙是否主政,对于联合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不大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欧盟:在巴以问题上面临复杂局面

     驻布鲁塞尔记者尚绪谦:欧盟与沙龙的关系经历了一番周折。沙龙上台之初,欧盟对沙龙是排斥的,视其为以巴和平的障碍。但随着沙龙本人政治立场向中间地带靠拢,欧盟的态度开始转变。沙龙去年实施从加沙地带单边撤离行动后,欧盟对他的评价有所变化。

  中东地区对于

能源短缺的欧盟来讲战略意义非同小可,所以欧盟作为中东问题四方之一,长期以来担任以巴调解人和巴方资助者的角色,既出钱又出力。近来,欧盟更是在中东问题上做出更多努力。去年12月中旬欧盟派警察帮助监控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拉法口岸就是一个亮点。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称之为欧盟“自成立以来在中东地区承担的最重要的安全任务”。沙龙病重将使以色列政局前景变得难以捉摸,以巴和平前景中出现若干新变数,欧盟继续发挥作用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

  俄将继续加大中东事务发言权

  驻莫斯科记者宋世益:沙龙病重无疑给以色列与俄罗斯的关系及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一些变数,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俄将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加大对中东事务中的发言权。

  俄与中东地区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双方有相互合作的需要。俄与中东国家的联系可追溯到上世纪中期,俄与该地区一些国家保持着多领域的合作关系,俄可有效利用这些杠杆来发挥作用。

  去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先后前往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访问,这是40多年来原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首次访问这些国家,表明了俄在推动解决中东有关问题上的决心。因此,不管将来谁在以色列当政,俄都将继续重视与阿拉伯世界、以色列发展关系,因为这符合俄多元化外交理念。俄将继续利用中东这个政治和外交舞台发挥独特的作用。(完)

  相关专题:沙龙中风病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