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明星说客认罪牵出华盛顿钱权交易黑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1:05 新京报

  黑色浅顶帽、深灰色风衣、表情冷漠,像是好莱坞电影中的黑帮大佬……美国最负盛名的政治说客杰克·阿布拉莫夫3日在华盛顿地方法院外的亮相让很多美国人印象深刻,因为他的供词可能揭开美国政坛25年来最大的游说丑闻。就在这一天,阿布拉莫夫承认贿赂议员、欺诈和逃税3项罪名,同意与司法机构合作,并开出接受他贿赂的所有议员的名单。

  

美国明星说客认罪牵出华盛顿钱权交易黑幕
一身黑帮大佬打扮的阿布拉莫夫3日在法院认罪。

  

美国明星说客认罪牵出华盛顿钱权交易黑幕
阿布拉莫夫与共和党众院前大佬迪莱深陷钱权丑闻。

  1名政客后有60名说客

  阿布拉莫夫案引发美国舆论对华盛顿“游说王国”的声讨。在这个王国中,说客多达3.5万人,而此间选举出来的政治人物只及1/60.

  何谓说客?根据美国说客联盟给出的定义:说客的工作是为客户提供当前法案或将要在国会进行投票表决的法案的信息,并为了客户利益而寻求法案条款的修改。据独立监督组织的统计,当前华盛顿的说客人数约有3.5万人(其中注册的有1.4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和通过选举而产生的政治人物的比例是60:1.阿布拉莫夫丑闻再度引发舆论对华盛顿庞大“K街”

  王国的声讨。所谓“K街”是白宫北边一条由西向东的道路,许多游说公司的总部都聚集在此,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希望影响立法的利益团体代言。

  前共和党众院领导人汤姆·迪莱是与阿布拉莫夫关系最密切的政客之一。2001年,迪莱提出了“K街计划”,主要目的是向大公司与行业公会施压,要求它们雇用更多与共和党有关系的说客,大规模排挤民主党说客。而阿布拉莫夫正是该计划的中心人物,不过迪莱去年9月遭非法洗钱指控下台,而今阿布拉莫夫的认罪则使其更加难以翻身。

  依据美国游说监督法案,说客一次只能向国会议员提供50美元以下的礼物,宴请、娱乐活动的门票等都包括在内,且每年总额度不得超过100美元。美国企业或工会被禁止直接资助议员候选人和总统候选人的竞选,但可以通过由说客掌握的所谓“政治行动委员会”和个体资助集团,大笔提供数额不受限制的“软捐款”。而为了能够和国会议员“搭上话”,说客会保证自己的客户通过“政治行动委员会”为议员的连任提供慷慨的捐助。这是国会山公开、合法的规则。

  近年来,说客的直接开销猛增———从1998年的1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1亿美元,每年平均花在每位议员身上的费用则达到了500万美元。由于涉及的金额巨大,腐败不可避免地出现,脆弱的法律底线很轻易被侵犯。而阿布拉莫夫就是跨过了这条线的人。

  阿布拉莫夫认罪后,紧随而来的是一场“捐款风暴”,多位资深共和党议员以及布什总统纷纷将黑钱捐给慈善组织。对此美国女政治评论家阿利雅安·胡芬顿指出,虽然这样的捐款在表面上似乎合情合法,但是背后也有特殊考虑。由于是免税的慈善捐助,因此没有数量限制,也不需上报,同时还能给这些政治人物一个做善事的好名声。

  此外,还有一些慈善组织与竞选阵营有密切联系。

  阿布拉莫夫和迪莱就是通过一个名叫“美国家庭网络”的组织获取资金。该组织自称非盈利的草根组织。在其存在的5年中,它募集到了250万美元,但同时为捐助人身份保密。据《纽约时报》披露,捐助方多为同阿布拉莫夫关系密切的企业,而募集的资金则用于购买抨击民主党的广告。此外,阿布拉莫夫自己名下的“首都体育基金”也收到了上千万美元的捐献,但是真正用于体育的则不到1/100,剩余的大部分都用来为议员提供昂贵的海外旅费,或运转到某议员名下的所谓非盈利组织。

  走过“旋转门”身份互换

  说客摇身变政客,政客退休做说客。从这个门一进一出,政治资本被滥用几成必然。现在的白宫里,12位工作人员都有说客“前科”。

  在华盛顿,竞选体制决定所有政治人物都离不开政治献金。在2004年的大选中,布什和克里阵营各花费5亿美元;而参议院每位议员为成功保住席位将要花费2000万美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款项都来自捐献。因此,政治人物需要钱,而这只有大企业才能提供。

  最直观的案例是,美国医药企业在华盛顿雇用了6000名说客,在2003年至2004年间国会竞选期间资助了3亿多美元,其中60%给了共和党阵营。在这一时期,国会通过了医疗保障法案。布什政府称,这一项目在未来10年会耗资4000亿美元,而外界估算则是这一天文数字的两倍。批评人士认为,这是政府对医药行业的重大让步,医药公司在这项法案中可以受益1390亿美元。由于医疗保障法案禁止政府与医药企业就药价进行协商,这就意味着医疗保障开销上不封顶。值得注意的是,各大药厂对投票支持医疗保障法案的议员提供的竞选连任资助是给反对者的三倍。

  华盛顿的说客们除了掌握800多个政治行动委员会外,他们还直接进入政客的竞选阵营。调查显示,68名政治人物的竞选财务秘书都是说客,同时那些退休的议员也会变身说客角色。

  这一高效运转的体系被称为“旋转门”———一方面说客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另一方面许多政客选择游说作为退休后的理想去处。比如,美国总统布什最信赖的顾问之一、白宫办公室主任安迪·卡德就曾经是汽车行业中的一名说客。而目前白宫有12名工作人员曾经是说客。反过来,从1998年至今,至少2200名前政府雇员成为了说客,包括273名白宫工作人员、250名议员或部长级官员。而国会4成退休议员在为游说公司工作,平均年薪50万美元。

  政客和说客的角色随意变化,必然引发滥用政治资本的担忧,而国会山试图控制“旋转门”的立法努力早已开始:1995年,共和党众议员迪克·齐默为限制议员从事游说行业,提出了“旋转门”法案,其中包括将议员离职后的缓冲期从一年延长到两年,限制身为前议员的说客在国会的活动范围等。然而,这项法案最终没有通过,但齐默自己却通过了“旋转门”———离开国会5年后,2001年齐默受聘于一家游说公司,为税收等问题游说。

  两年前,前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雷泽兹斯基曾说过:“华盛顿是全世界最腐败的首都……在我们创造的文化中,违法和不道德没有明显区别。”美国有线新闻网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也显示,50%的美国人认为,大多数国会议员都存在腐败行为。

  为了避免阿布拉莫夫丑闻再度重演,美国两党议员表示,将加快规范游说的立法努力。比如,在民意调查中国内最受欢迎的政客、资深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在过去5年中一直积极推动对当前游说制度的改革。他也希望延长缓冲时间,对说客的活动进行更透明的监督,如要求说客和议员的会议进行注册,公开讨论内容等。此外,一些州已经加强了控制措施———在加州,说客不允许向游说的政客捐款;在佛罗里达州等另外几个州,说客被禁止向官员提供任何礼物。

  宪法定下钱权游戏规则

  美国竞选体制决定所有政治人物都离不开政治献金,而献金也被看作是言论自由的体现。阿布拉莫夫案只会揭丑,尚不能扭转政治气候。

  阿布拉莫夫丑闻是否会成为扭转华盛顿政治气候的关键?纽约大学布伦南司法中心主任麦克尔·瓦德曼认为,这取决于新的立法规范是否足够大胆。一方面,麦凯恩参议员等人提出的加强监管非常必要;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国会竞选的财政系统,比如使竞选财务公开。这不仅仅是净化政治空气,也是在立法中体现选民的声音。

  但《华盛顿邮报》指出,即使这些管理措施得以全部推行,却并不意味着华盛顿钱权游戏的终结。改革不会起到根本性作用,因为贿赂官员和欺诈客户已经违法,改革的重点必将落在让游说更加透明化上。而这样一来,整个立法程序都可能要受到影响,因而远远超出了游说改革问题。就像国会每通过一项影响到某个集团或产业利益的法案,该集团会采取一切方式让法案倾向于自身利益。

  对此,斯坦福大学研究美国国会的政治学教授约翰·费雷乔表示赞同。他说,目前法律的管理不力和漏洞显而易见。比如说,尽管现有的法律规定,议员必须在离职1年后才能游说,但是这并没有禁止他们帮助别人进行游说。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说客总会不断调整以适应管理制度上的改变,总会找到施加影响的方法。

  费雷乔教授说,由于一些牵涉重大经济利益的决定是在国会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做出的,政客、说客和他们代表的利益集团形成一个小圈子。这给说客对法案施加影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些议员在法案中直接提出给某个行业或领域拨发一定数额,这被称作“做标记”,钱权交易由此更赤裸裸地显现出来。

  费雷乔指出,究其根本,政治献金深深植根于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之中,政治捐献也是一种政治言论自由的表现。这在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中就规定了。而如果政府对捐献方提出限制,如禁止财团企业捐献,那么又会违背另一条宪法基本准则———集会自由。因此,美国政府在限制政治献金和尊重自由价值上,很难两者兼得。

  《金融时报》评论说,“如果这位曾经的制片人(阿布拉莫夫)留在好莱坞,恐怕连他自己也无法写出像亲身经历这样精彩的情节———从印度安部落的赌场拿到上千万美金,通过种种伎俩贿赂多个国会政要,同时自己从中赚取丰厚回扣;他的手段肆无忌惮,从豪华海外游到盛大体育赛事包间,阿布拉莫夫不仅仅为宴请官员埋单,还一掷千金买下整个餐馆……一夜之间,说客阿布拉莫夫成为美国政治腐败的代名词。”

  美国政治观察家称,阿布拉莫夫案是冰山一角,撕开了整个国会山的政治内幕。这一系统背后有两大动力———说客和金钱。独立监督组织“公共公民”主任弗兰克·克里门特说:“确实,阿布拉莫夫是个骗子,但是只有在利益集团为议员资助丰厚礼物的土壤中,骗子才能生存。”

  撰文/本报记者谢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