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俄美欧联手向伊朗发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4:18 山西晚报

  伊朗揭开位于纳坦兹核设施的封条,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后,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应。欧洲“三驾马车”德国、英国和法国外交部长12日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与此同时,此前一直充当调停人角色的俄罗斯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俄官员称,如果美国和欧盟准备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俄罗斯将不会阻挠反对。

  俄方转变立场

  俄罗斯此前一直在欧盟和伊朗之间斡旋,并且提出了在俄罗斯境内和伊朗共同提炼浓缩铀的建议,这样既能满足伊朗发展民用核能的愿望,也能打消美欧对伊朗核计划的疑虑。

  但是伊朗政府不仅没有接受俄方的建议,而且重新启动了和浓缩铀有关的核研究,这令莫斯科感到十分恼火。美联社记者吉尔·莫尔森说,俄政府批评伊朗的语气“日渐强硬”。

  据《华盛顿邮报》1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日前在和美国国务卿赖斯进行电话交谈时承诺,如果美欧决定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提出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议案,俄罗斯将不再反对。

  美欧决意发难

  德国和法国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以及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准备12日在柏林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欧盟如何应对日益升级的伊朗核问题。

  在被成为欧洲“三驾马车”的德法英三国中,英国的态度最为强硬。英国首相布莱尔11日向议会发表讲话时说,伊朗揭开核封条的举动“引起了全世界的警觉”。

  此外,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12日说,俄罗斯、美国、欧盟和中国四方打算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谈,讨论伊朗核问题。

  启用尚需时日

  对于美欧国家的警告和俄罗斯态度的转变,伊朗却依然不为所动。

  伊朗总统内贾德11日表示,他不会被西方国家的“大惊小怪”所吓倒。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则在12日强调,获得核能是“伊朗整个国家的愿望”。

  但是,由于这些核设施长期封存,很多设备都需要重新调试甚至修理,伊朗方面真正能够启用这些核设施“还需要很长时间”。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