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印崛起改变亚洲秩序 美国调整外交构筑新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0:09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日本报纸载文分析亚洲形势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政策。认为中印崛起改变亚洲秩序,国际政治的重心正在从欧洲转向亚洲,这促使美国调整外交,构筑新的亚洲战略。

  日本《每日新闻》9日发表题为《2006年的思考:后美国单极时代》的社论。社论说,一年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曾发表过一份《2020年报告》,报告大胆预测“亚洲世纪”即将
来临,中国和印度的政治、经济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崛起。而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但没成为他们发展的绊脚石,反而成为了他们增强国力的战略要素。

  美在亚洲的“单极支配”结构逐渐瓦解

  社论说,2005年度,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法国,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五位。印度的发展也同样不可小觑。发生了变化的并不仅仅是人口的战略意义,地区间的“融合和一体化”也在一步步地推进。

    冷战时代,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分别按照各自不同的轨道行进和发展。而去年年底举行的东亚首脑会议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取代了美国的位置,印度也从南亚“远道而来”,这让东亚首脑会议16个与会国的总人口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将近一半。继新兴经济大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之后,被称作“NEXT11”的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巴基斯坦等11个极富发展前景的国家大部分也都出自亚洲。在这个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相差略显悬殊的地区内,各个国家正在硬着头皮地融合和接近。

    由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几个国家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让亚洲的政治和外交形势更加地复杂多变。现在,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又相继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其中。此外,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也都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在中国和印度崛起这个契机之下,整个亚洲的秩序结构已经开始动摇。二战后美国是亚洲秩序的“顶梁柱”。

    冷战后,美国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甚至可以用“单极支配”来形容。但美国在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暴露出来的单边主义,则多多少少地损害了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可信度,同时这也使亚洲对美国更加地“敬而远之”。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美国“单极支配”的结构已经逐渐瓦解。在政治和外交领域,谋求“多极化”的中国和俄罗斯也正在通过处处削弱美国影响力的手段,以逐步达成其构筑世界新秩序的目的。

  国际政治重心正在从欧洲转向亚洲

  日本《读卖新闻》9日发表文章说,美国布什政权的外交目前不得不进行实质性的改变。布什政权虽然把通过扩大民主等方式“改变世界的外交”(赖斯国务卿语)作为目标,但是,国际政治现状和地缘政治学上的未来展望也强烈地显示出美国外交因世界而改变的一面。可以说,地缘政治学上的重大变化是国际政治的重心正在从欧洲转向亚洲。国际政治学家福山断言:“美欧等大西洋同盟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文章认为,美欧关系的裂痕因伊拉克战争而暴露出来。据认为,在经济和军事领域中国和印度等国会迅速崛起,今后第三世界的人口将飞速增加,欧洲人口将减少。上述预测必然会对欧洲在美国外交中所占地位的下降产生影响。据美国有关部门预计,在2050年以前,拉美裔和亚洲裔人口将增加三倍,白人在整个美国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将从目前的约70%下降至50%左右。这种趋势将成为促使美国改变外交战略的土壤。

    不过,反恐战争和中东问题依然作为巨大的挑战而沉重地压在美国头上,对于承受如此重压的美国来说,构筑针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战略并非易事。世人经常使用“遏制与接触的两手对策”来形容美国的对华外交。一方面,有人对中国的崛起持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保守派中对中国也存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不妨认为,目前美国将转向同日本和印度等中国周边国家强化关系。

    布什总统继去年秋天访问东南亚国家之后,预定于今年春天访问印度等南亚国家。美国国务卿赖斯等重要人物也从去年到今年,精力充沛地巡访了亚洲国家。以伊拉克战争为象征的、以新保守派为主导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外交不会被取消,也存在先发制人的攻击论重新抬头的可能。但是,摸索如何应对亚洲迅速发展对策的美国给人以这样的印象:美国外交所面临的是不得不同伊拉克战争时期的“傲慢”和“单边主义”保持距离的状况。(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