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星尘”号追慧星后归地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8:1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太空探索新闻:装有彗星尘埃样本的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于北京时间15日18时20分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顺利降落。这是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首次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

  星际尘埃你来寻找

  是不是对每天平淡无奇的生活感到乏味了?渴望一些新鲜感?

  那么,何不帮助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奥秘?作为奖励,你的名字可能会因此而出现在有关学术论文上。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正在寻找“眼力出众、耐心过人”的志愿者,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在自家电脑上帮助从无数照片中寻找星际尘埃的踪迹。

  大海捞针

  科学家说,采集到的彗星尘埃颗粒估计将数以千计,其直径在1微米左右,相对于星际尘埃来说,可以称得上“庞然大物”,因此要发现彗星尘埃颗粒比较容易。而星际尘埃则非常稀少,可能只有45个左右,加之体积极其微小,搜寻起来将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这些(星际尘埃与气凝胶的)撞击痕迹必须用视野只有一粒盐那么大的高倍显微镜才能发现,”“星尘”号项目研究人员说,“这项工作基本上就相当于在一个橄榄球场寻找45只蚂蚁,每次搜索5厘米乘5厘米大小的地面。”

  根据显微镜镜头视野大小,气凝胶可以被分成160多万块。如果仅靠参加这个项目的科学家们自己从中寻找出星际尘埃颗粒,可能需要20多年时间。

  而这正是体现“人多力量大”的好机会。

  全民动员

  志愿者现在可以登陆一个专门网站(http://stardustathome.ssl.berke?鄄ley.edu),报名参加“家中星尘”计划。

  在通过有关测验后,从今年3月起,你可以在该网站注册并下载一个“虚拟显微镜”软件。这个软件将与网站服务器相连,让你能够在自家电脑上浏览约翰逊航天中心星际尘埃实验室一台自动显微镜所拍摄的气凝胶照片。你可以用“虚拟显微镜”任意缩放图像,寻找焦点。而你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星际尘埃留下的蛛丝马迹。

  想出这个“全民动员”的主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是受了另外一个“外星人搜索”计划的启发。那个计划要求志愿者在自己电脑上安装特制软件,以便这些私人电脑在空闲时可以被用来处理从太空中接受到的大量无线电信号,判断其中是否有来自“外星人”的问候。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教育中心的布赖恩·门德斯说,与“外星人搜索”计划不同,“家中星尘”计划的参与者将更加主动,他们将组成“一个神经网,一起用大脑来发现这些微粒。”

  研究人员估计,用这种方法,原本需要20年的工作可能在7个月内就能完成。

  根据“家中星尘”计划,每张气凝胶图片将有4名志愿者检视,如果其中有两人发现星际尘埃颗粒碰撞痕迹,这张图片将被发送给另外100名志愿者鉴定。如果这些人中有至少20人也发现了碰撞痕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将亲自对此进行验证。如果最终找到颗粒,它将被用特制仪器从气凝胶中取出,以便科学家研究。

  作为回报,如果是你帮助发现了星际尘埃,“家中星尘”计划的科学家们将在发表论文宣布这一发现时,把你列为论文的共同作者。赵卓昀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首获彗星样本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工作人员介绍说,返回舱着陆后不到1小时,派往前方搜索的3架直升机就借助雷达系统的帮助确定返回舱具体地点。

  返回舱将被运往附近的美军基地的无尘室进行初步处理。不久后,返回舱中的珍贵彗星尘埃样本将被送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研究。

  “星尘”号飞船1999年2月发射升空。2004年1月,该飞船近距离飞过“维尔特二号”彗星时,飞船上的尘埃采集器成功捕获到彗星尘埃样本。

  美联社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成功采集并收回彗星样本,也是1976年以来第一次成功实施机械获取外太空物质。

  对于“星尘”成功回家,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一片欢呼。

  “这(感觉)就像父母亲出席自己成绩优秀孩子的毕业典礼,”曾经参与“星尘”号设计研究工作的工程师肯·阿特金斯激动地说,“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导航及工程团队。”

  最快返回速度

  NASA工作人员介绍说,返回舱当天进入大气层的速度达到每小时46444公里,穿过整个大气层也仅仅用了大约13分钟。这一速度使“星尘”号返回舱超过美国“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1969年创造的最快速度,成为进入大气层时最快的人造宇宙飞行器。

  通过在宇宙中7年的漫长旅程,这个重约46公斤的尘埃物质捕捉器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数字:总路程为46.3亿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折返5000次。

  当然,最让研究人员高兴的应该是彗星样本。美联社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返回舱此次可能带回大量星际尘埃和彗星样本。其中一些尘埃样本已经在太空中存在46亿年,甚至更长,可能比太阳还“年长”。因此,研究这些物质对于人类了解太阳系诞生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研究任务艰巨

  不过,取回尘埃只是“星尘”项目成功的第一步。

  科学家介绍说,下一步的工作是在固定彗星尘埃的气凝胶材料中找到这些比毛发直径小得多的尘埃,然后将它们切割成更小的颗粒,借助高倍显微镜分析太阳系形成时宇宙物质的化学成分。

  然而,仅仅寻找彗星尘埃就需要科学家们数年时间,而从开始寻找到最终完成分析工作,科学家们预计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法新社甚至援引科学家的比喻说,这就像“在一个足球场寻找45只蚂蚁,每次搜索5平方厘米大小的地面”。徐超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1999年2月发射的美国“星尘”号探测器于2004年1月飞抵怀尔德2彗星,探测器上伸出的一个网球拍形状的设备采集了彗星尘埃及气体样本。这些样本可为宇宙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线索。这是1998年2月5日,科技人员在察看“星尘”号返回舱成功完成测试试验。

  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