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印度打造世界上最长隔离墙阻止跨国走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8:5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说起隔离墙,人们多半会立刻想起以巴隔离墙,其实它不过是隔离墙的典型代表而已,修筑在印度和孟加拉、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隔离墙,也因其政治及社会意义蜿蜒在当地人心里。它们或是“水泥身”、或为“铁网阵”,却都是一方为了阻隔另一方而人为划下的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然而铁网森森,不仅给沿线老百姓带来不便,也不可能彻底划清界线。难怪有人会问,虽为隔离墙,又岂能一隔永逸?

  不管是以巴隔离墙还是印孟、美墨之间的隔离墙,都表现为一方为了阻隔另一方而人为地画地围城、划清界限,目的也大多是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走私、非法移民、恐怖分子袭击等边境问题。高耸的隔离墙,沉重而冷漠,辅以高科技巡逻设备,的确好似天罗地网,连只鸟也不会放过。然而,它的实际效果却远不如修建者预期,而且还给沿线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有分析人士指出,修建隔离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而且还会让墙内外双方的隔阂犹如高墙,越来越厚,最终延伸到内心深处,日后想拆除都难。

  印度 打造世上最长“铁网阵”

  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当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以巴隔离墙上时,印度早已悄悄沿着印度-孟加拉国边境,花大价钱修建一道世界上最长的隔离墙。有部分印度边界地区村民担心,村落若被“铁网阵”隔开,生活会因失去印度的保护而受威胁。

  已动工6年明年完工

  印度与孟加拉两国之间有着南亚最长的边境线,长约4000公里。但由于两国在历史上都曾遭受英国等国家的殖民统治,因此在边境划分上有不少地段没有定论。同时,两国边境地带河网纵横,河流改道引起国界改变也时常造成争端。宗教上的不同也是促使印度政府加快修建隔离墙的原因之一。印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而邻国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印度方面担心,来自孟加拉国的伊斯兰武装分子会越过边界潜入印度,从事破坏活动。所以,当外界的目光还锁定在以色列兴建的隔离墙上时,印度的铁网隔离墙早已悄悄动工,目的是为了拦截从孟加拉潜入的伊斯兰武装分子,阻止跨国境走私及人口拐卖等。

  印度的隔离墙近4米高,长约4090公里,由满布尖刺的双层铁丝网组成。这道耗资6亿英镑的隔离墙穿过印度东部的丛林、河流和村庄,跨越5个邦,还有军队和探照灯把守,完成后印孟两国便会被“铁网阵”完全分隔,整项工程预计明年初落成。届时印度将把驻守印孟边界的军队从4.5万人增加到5.3万人。

  偷渡人数直线下降

  印度边界保安队伍人员表示,孟加拉人常以接受治疗作借口入境,但入境时并未提供旅游证件,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就算他们能提供旅游证件,入境后便一去不返,入境人数总比出境的多。”有官员认为现有的“铁网阵”有助打击孟加拉人非法入境,偷渡人数已由10年前的每年6.5万人,降至今年的1万人。驻守印孟边界的印度将军施瓦吉·辛格表示:“‘铁网阵’兴建后,偷渡人数就下来了。”他还说:“武装化是一个新动向。以前人们偷越边界是为了找工作,现在我们接到报告说,一些恐怖分子也开始潜入。”据悉,过去6年印度当局已经兴建超过2100公里的“铁网阵”,铁齿尖牙的隔离墙无疑为印度套上了一件坚硬的盔甲。

  印度10万村民失保护

  然而安全是安全了,铁牙森森的高墙却给被圈在外面的10万印度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印度及孟加拉在30年前达成协议,同意两国不可在“零战线”(Zero Line)地区作任何防卫工作。即将建成的“铁网阵”将该区隔离在外,意味该区内的10万名村民将不受印度保护。到时,这些村庄,包括房屋、学校、寺庙等都将成为“无人区”。有部分边界地区村民担心,生活会因此而受威胁,他们的农田、房屋都可能面临被洗劫的危险。

  现年30岁的萨非卡·比斯瓦斯就是当地一个普通农民,“铁网阵”布下之后,他每天前往自家菜地的行程就变成了繁琐的通关活动。萨非卡的菜地位于印度和孟加拉两国之间的“无人区”,好巧不巧就被挡在了墙那边。萨非卡想通过“铁网阵”,就必须向墙下荷枪实弹的卫兵出示身份证,再接受一番详细盘查才能通过。在萨非卡他们村里,像他这样被“隔离出国”的还约有2000人。“我们将会被隔离出印度,”萨非卡抱怨,“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如果又没有卫兵放我们进去,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将会被彻底遗弃。”萨非卡的同村拉伯利雅·巴克里说:“即使是现在,也常有孟加拉人夜里跨过边界来偷我们的烹调器具和母牛。”

  印度政府表示曾就此事向孟加拉政府交涉,要求在“零战线”区修建铁网,以便将当地居民纳入“铁网阵”范围。迄今为止孟加拉政府仍然表示拒绝,不过孟加拉驻德里的一位高级官员就表示,两国之间的谈判仍在继续。他说:“我们乐意与邻国谈判,但协议不可能一厢情愿地达成。”

  美国 高科技隔离墙防偷渡

  和印度面临的问题一样,来自边境的偷渡、走私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美国政府。由于担心来自墨西哥的大量非法移民,以及恐怖分子借机渗入美国,美国早在1994年就开始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2005年1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再次表示,计划在美墨边境修建更多的隔离墙,另外还将派出“无人驾驶侦察机”协助边防人员进行巡逻,以加强边境的安全。

  为隔离出尽法宝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共和党人邓肯·亨特是修建隔离墙的坚定支持者,并提出详细的建议,“从墨西哥湾到太平洋沿岸,我们需要这样的隔离墙,它可以是两条平行的金属高墙,也可以是贴有光带的铁丝网。”邓肯说。另有美国官员还举例表示支持,声称位于美国圣迭哥市和墨边境城市蒂华纳之间的隔离墙就有效地减低了非法入境的数量。

  尽管支持者言之凿凿,反对者却认为修墙不济事,只有达成合法移民协议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可以保证,隔离墙绝对不可能杜绝非法移民,他们还可以翻墙或挖地洞。”一位反对者如是说。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迈克·切特夫则表示,一条绵延国境线的隔离墙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在沙漠地区作用会完全“失灵”。他提出了一个更“巧妙”、更“具21世纪特色”的计划:采用城区建高科技围墙与沙漠区高密度巡视相结合的方法。

  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的边境线长达3100多公里,对于美国来说,这一绵长的边境线一直以来都麻烦不断,以前主要是非法移民、贩毒等问题,如今又增加了恐怖分子渗透问题。每年都有超过100万的“无证”移民试图通过水路或穿越沙漠混进美国找工,其中许多人都命丧途中。

  历史上,墨美两国边境线曾长期允许两国居民自由来往,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才逐渐加强了对美墨边境的管制,1995年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启动了一项严厉的“封锁”计划,准备封锁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之间的边界线,阻挡偷渡者。计划包括在边境线附近安装了大量红外摄像机和传感器;用X光机、警犬等对每一辆过境车辆进行彻底检查;直升机随时待命出发追捕偷渡者,不过该计划中最引争议的一点就是在两国边境线上竖起金属墙。目前美国政府已在南部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等州多个偷渡高发地区,筑起了长长的高达数米的金属围墙。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Nogales的金属墙始建于1994年,长约3200公里,高约4.5米,可谓是美国高科技防御体系的一大代表:探照灯、高科技跟踪器不算,另有红外线夜视镜、高清晰摄像机、地面传感器、直升机等24小时警戒,武装民兵和边境巡逻员更是时刻待命。如此天衣无缝的防御,难怪连当地人都称之为“铁幕”。

  致命诱惑偷渡仍猖獗

  “铁幕”工程作为美国移民归化局“看守计划”的一部分,开始于1994年,目的是封锁通过圣迭哥地区和亚利桑那州潜入美国的墨西哥非法移民。然而,美国政府花大力气打造的“铁幕”能否真正有效遏制非法移民?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自1994年以来非法边境移民的数量仅仅降低了1.2%,远没有达到美国政府希望的水平。这也难怪,对于大多数墨西哥农民和失业工人而言,一墙之隔的美国那边散发的诱惑实在难以抗拒:那边的日薪高达60美元,对于墨西哥5美元的日薪而言,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了。

  如今,美国已经竖起了长约3200公里的“铁幕墙”,这几乎武装到牙齿的铁桶阵,的确令不少偷渡者望而却步,转而将目光投向西南部荒芜人迹的沙漠地区。然而穿越沙漠的旅程更是危机四伏,许多偷渡者在途中溺死、渴死,甚至被汽车活活辗死。仅在1999年一年,亚利桑那边境巡逻队员就救助了近千名非法移民。然而即便如此,漫长的边境线、复杂的地形以及高额的收入对墨西哥偷渡者来说仍有着巨大吸引力,居高不下的偷渡人数让美国政府的努力显得苍白无力。

  据报道,目前在美国至少有800万墨籍无证劳工,这一数字每年还在以几十万的速度增加。据悉,每年约有34万墨西哥劳工进入美国,其中近一半都是非法移民。在这种背景下,恐怖分子从墨美边境进入美国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除此之外,墨美边境有组织偷渡的情况也非常普遍。也就是说,对于有着强大资金支持的“基地”组织成员,只要支付给蛇头足够的钱,就能顺利地偷渡到美国。

  墨西哥抗议修墙

  美国要加修隔离墙一事,引起了美墨两国领导层之间的新一轮“口水仗”。墨西哥政府宣布打算通过外交途径抗议美国不顾与墨签署的环境合作协定,公然允许在美加利福尼亚州与墨边境线上修建“隔离墙”。墨方指出,“修建‘隔离墙’不可接受,也不是出路”。总统发言人鲁本·阿吉拉尔声称,墨总统福克斯会继续向美国政府施压,争取美国尽快批准一项法案,允许更多移民在美墨边境以北地区(美国一侧)工作。2000年双双赢得总统选举后,福克斯与布什建立了不错的私交。但是,由于福克斯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布什也未能推动有利于墨西哥移民在美就业法案的出台,两人关系逐渐恶化。

  以巴 厚重高墙更添对峙

  和美墨隔离墙相比,以巴隔离墙因其更为浓厚的政治意味而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自从2003年4月“路线图”计划出台以后,国际社会各方都努力希望它能促使巴以争端在这个框架内逐步得到和平解决。但是外界的力量始终不能取代巴以自身,巴以之间的争端还是要通过双方的政治协商来解决。而以色列逐步采取的隔离墙计划和单边主义行动阻碍了这个进程,隔离墙问题成为巴以争端和平解决的一大障碍。

  里三层外三层犹如铁桶阵

  2002年6月11日,以色列开始修建计划总长为360公里的安全隔离墙,以便将以色列本土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隔离开来,预防自杀性袭击和加强安全巡逻。以巴隔离墙(以色列称为防卫墙)是以色列修建的一条用来阻止巴勒斯坦人员从约旦河西岸进入以色列的隔离设施。根据计划,以色列将沿1967年停火线(绿线)在约旦河西岸巴控地区与以交界地带修建隔离墙。建成后的隔离墙将由数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墙体、高压电网和电子监控系统等组成,并由以巡逻队和哨兵进行警戒。隔离墙建成后,约旦河西岸和以色列本土将被分割开来,形成一条无法跨越的地面障碍。整个工程将耗资近4亿美元。

  隔离墙一期工程北起以色列北部阿拉伯城镇乌姆-法赫姆附近的萨勒姆村,沿绿线向南延伸至中部城镇罗什-哈阿因附近的卡萨姆村,全长110公里,已于2003年底修建完毕,其余240多公里的工程将再耗费两年的时间。以军方人士表示,修建一期工程是为了重点防范杰宁、纳布卢斯、图勒凯尔姆和盖勒吉利耶等巴控地区的激进势力。据了解,以色列修的这个隔离墙可谓戒备森严,几米高的水泥墙不说,墙两侧也像铁桶阵一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最外面一层是带刺铁丝网,接着是一条4米宽5米深的壕沟,再来是12米宽的军事道路和4米宽土路,便于以色列士兵巡逻、追踪潜入者,然后才是8米高的水泥墙,墙上是3米高电网,装有警报器、监视摄像机、探照灯及其他安保设备。过了高墙,还没完呢,墙那边又再重复了一套土路、军事道路和铁丝网等。

  国际法庭判以修墙非法

  据以色列人权组织介绍,隔离墙将侵占约旦河西岸约16%的土地。巴方担心,一旦工程完工,隔离墙将成为巴以间“事实性”分界线,巴方将永久丧失自己的许多领土。巴勒斯坦方面认为,隔离墙的走势在不少地段进入了巴方领土,被巴勒斯坦人视为首都的东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区也被墙圈占。

  以色列的此举遭到了巴方的强烈反对。已故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曾谴责以色列在奉行犹太种族主义,赤裸裸地侵略巴控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谴责以色列强行修建隔离墙的行为。2004年7月,国际法院裁决以色列正在修建的隔离墙为非法,理由是该隔离墙深入西岸领土,目的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侵占土地上所修建的定居点。随后联大也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遵从裁决拆除隔离墙。

  面对国际社会压力,以色列政府仍表示要继续修建隔离墙。不过沙龙也表示,以将考虑对隔离墙的走向进行修改,以便减少对巴勒斯坦人生活的影响。以色列国防部官员还表示,以色列将投入1110万美元,修改约旦河西岸隔离墙已完成路段的建设,修建新的公路、地下通道、隧道,以方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巴人进出得要通行证

  隔离墙给巴勒斯坦民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隔离墙的建成将意味着它附近约100米范围内的巴勒斯坦人建筑、橄榄树和果园中的果树被铲除,这里的巴勒斯坦居民将被“分割包围”。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很多以种植橄榄树和经营果园为生,土地被“圈占”后,他们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据以人权组织统计,目前被第一期隔离墙分隔的巴居民已达6万多人,而隔离墙工程完工后,约有16万巴勒斯坦人生活在“大监狱里”。这些人有的失去了土地,有的需要绕很远的路去种地,他们往往需要持特别通行证通过沿隔离墙设置的为数不多的出口,往来于田地和住处之间。尽管以方对他们做出了一定金额的赔偿,但于事无补。

  隔离墙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其附近居民的生活,另有多达26万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因此改变,这个数字占巴人口总数的11%。隔离墙把他们与医院、学校等隔开,使他们很难探亲访友。据统计,大约有30个巴勒斯坦城镇与医院被隔开,22个村镇与学校被隔开,11个村镇和水电设施被隔开。

  分析人士指出,修建隔离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以色列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应考虑维护巴勒斯坦人的权利,否则,双方的仇恨将犹如一堵厚重的墙,会逐渐延伸到内心深处,日后想拆除都难。

  墙不能隔绝的,是心

  隔离的本意是要把原本一块的东西一分为二,从此你是你,我是我。但世界万物没有惟一性,当隔离墙意味着割裂矗立在边界上时,它本身又被其他人赋予了别的意义。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隔离墙,它就为涂鸦艺术家们提供了一块现成的“画布”,他们借此在上面表达自己的政治情感。而已经被推倒的柏林墙,更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涂鸦博物馆。也有的人,把隔离墙当作现成的T台或结婚照场景,让这堵死物霎时间变得有人情味了。

  画布

  以色列从2002年6月11日开始修建隔离墙,从那时起这堵墙就引起了国际社会各方的争议。但在另一方面,它却为涂鸦艺术家们提供了一块现成的画布。

  其中一些画作公然涉及政治,表达了对隔离墙存在的强烈不满,而有些壁画则试图美化或赋予这个丑陋的混凝土建筑物以人情味,表达一些诸如和平、繁荣、希望以及兄弟情谊等的观点。

  柏林墙,世界最大的涂鸦博物馆

  柏林墙上的涂鸦艺术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除了通常涂鸦艺术所具备的特色之外,柏林墙的涂鸦艺术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面积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它涂写在东西柏林边界上的一段长达二十多公里墙体上;二是表现内容很有特色,自由与民主、和平与生命成为艺术家表现的主要题材;三是参与者的成份多元,有国际著名的艺术家、美国涂鸦大师凯斯·哈宁,也有中学生、大学生和有市民。柏林墙上的艺术,贵在民众的参与,因此,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大众艺术的风景线。但柏林墙在1989年被拆除,只留下了一小段作为纪念。

  凤凰涅磐

  这幅作品是美国几位壁画家带领巴勒斯坦民众创作的。隔离墙就矗立在这些巴勒斯坦民众家门口几米开外的地方。他们在墙壁上画上鲜花绿草,一只凤凰从中振翅而飞,表达了他们追求和平和自由的愿望。

  背景板

  隔离墙下的模特秀

  2004年3月3日,一批漂亮的女模特在约旦河西岸的隔离墙下举行了一次特殊的时装表演,鼓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妇女团结起来,争取和平。这些模特是以色列一家时装店的总裁塞比尔·高尔德菲娜请来的。她说:“我们这样做是建议,或说是希望,隔离墙两侧的妇女们能团结起来,阻止这种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杀戮。”高尔德菲娜说她曾想让巴勒斯坦妇女加入她们的模特队伍,但最终没有成功。

  时装店老板希望模特们身上的橙色、蓝色和粉红色外衣与隔离墙的灰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这种彰显时尚、色彩和乐观的正常状态与隔离墙这种表现悲观阴暗的反常状态放在一起,给时装店的客户强烈的震撼,让他们清醒意识到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所面临的现实。

  美国密苏里州“奇人”戴维·史密斯曾把自己作为炮弹从大炮中发射出去,并因此创造了人从大炮中飞得最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05年8月27日,史密斯又创了一个新纪录,当“人体炮弹”穿越美国和墨西哥边界。史密斯当着600多名观众的面,被成功“打”到约50米的高度,然后轻松越过6米高的边界护栏,最终安全无恙地落入助手设在美国境内的保护网里面。史密斯小儿子说,尽管史密斯以“炮弹”方式进入美国不合法,但美国边防部门还是给他开了绿灯。

  美墨边境上的义务警员

  一个叫“民兵计划”的美国民间组织召集了一批志愿者,从2005年4月1日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一带进行巡逻,以防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参加“民兵计划”的志愿者大约有600名,来自全美各地,其中许多人都是退伍军人。这些人都装备了双筒望远镜和无线电。一旦发现企图从边境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志愿者将立即向联邦官员报告。志愿者的工作虽然做得出色,却未能得到美国边境巡逻队的肯定,反而招来许多抱怨。美国边境巡逻队的监督员说:“一些志愿者无意中触动了探测器,而每一次探测器警报响起我们都必须处理,这影响了我们的正常行动。”

  信息时报 编译 艾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