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单身母亲问鼎权力巅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0:00 东南早报

  从独裁统治下的监狱,到原东德流亡之地,从智利国防部长,到首位女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人生道路大起大落;

  女性、离异、单身母亲、社会党人……巴切莱特称自己身上“集中了所有‘罪过’”,保守人士注定反对她竞选总统。

  然而,所有不利因素最终没能阻挡这名“铁娘子”问鼎权力巅峰。南美国家智利17日迎来史上首位女总统。

  智利迎来首位女总统

  一场政变改人生

  巴切莱特1951年9月出生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父亲是智利空军将领。少年时代,巴切莱特的生活幸福平顺,但一场政变颠覆一切。

  1973年,时任智利陆军总司令的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总统、智利社会党创始人萨尔瓦多·阿连德,开始长达17年的军人统治。巴切莱特之父因反对政变被捕,在秘密警察6个月的残酷折磨下逝于狱中。苦难篇章就此开始。1975年1月10日,巴切莱特正和从事考古学的母亲吃午饭,突然一伙蒙面人破门而入。母女二人被蒙住眼睛带至集中营。

  巴切莱特至今不愿多谈那段日子。被问到时,大多只轻描淡写地说,当时“身体遭到虐待”。“那些人对她说,如不合作,就杀死她和母亲,但她却从未屈服,还运用医学知识帮助我们,”曾经在集中营与巴切莱特同处一室的卢西雷西亚·布里托回忆说。她对巴切莱特的勇气大加赞赏。后来,母女俩靠熟人关系获释出国,先后在澳大利亚和原东德流亡5年。

  巴切莱特的情感生活也因此遭受打击。进入集中营后,当时的男友杰米·洛佩斯似乎“人间蒸发”,再也没有露面。

  军中红颜泯恩仇

  20世纪80年代,巴切莱特返回智利,从事外科和儿科治疗,同时联络其他流亡人士,秘密进行人权工作,由此奠定她在社会党中的领导地位。

  1990年智利军政府还政于民,巴切莱特在民选政府中先后担任卫生部、国防部顾问。2000年至2002年出任卫生部长,此后又成为智利第一名女国防部长。

  巴切莱特学习军事期间,曾是班里成绩最优异的学生。尽管如此,她原本以为自己的性别和家庭背景,将招致军中保守派反感。事实证明,她的个人魅力,赢得上至将军,下至士兵的衷心拥戴。

  出任国防部长期间,巴切莱特以女性特有的方式在男性占压倒优势的军界树立起威望。当将军们向她敬礼,她还以微笑和一个轻触脸颊的吻;军事演习中,她登上坦克变身普通一兵。智利空军曾送给巴切莱特一件印有她名字的飞行皮夹克,表示敬意。

  智利民众普遍认为,在消除1973年军事政变造成的军方和民选政府之间的不信任方面,巴切莱特功不可没。

  面对军队中的昔日仇家、今日手下,巴切莱特不仅无意充当“复仇天使”,而且对当时折磨她的人心生怜悯。

  “我和母亲与一名曾经拷打我们的人不期而遇,他哭了,不敢看我们的眼睛。那时我意识到,他也是一个人,一个充满负罪感的卑微者。”女性特有的悲悯令巴切莱特深得民心。

  变弊为利赢选举

  2004年9月底智利内阁改组,巴切莱特辞去国防部长职务,为冲击总统宝座做准备。竞选活动开锣后,巴切莱特的宣传海报遍布智利大街小巷。她那温柔镇定的笑脸、“我会在乎你”的口号吸引大批选民。

  虽然巴切莱特自嘲自己的性别、情感经历等为“罪过”,实际上在竞选活动中,她成功地将“弊端”变为加分因素。

  作为一名女性,她与家庭主妇、渔民等各类普通人亲切交流,甚至还弹起吉他。

  “我的治国方式不同以往,因为我是女人。”她承诺,一旦当选,内阁人员将男女各占一半。2005年智利刚刚将“工作性骚扰”定为非法,巴切莱特的承诺无疑鼓励了女性工作者。

  巴切莱特在原东德期间,与一名流亡人士结婚。回到智利后,两人分手。目前巴切莱特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来自另一名男友。

  “单身母亲”身份也不见得是弊端。护士莉莉·马昌特的话代表不少选民的心声:“我欣赏巴切莱特直觉灵敏、心思敏感和充满母性关怀这些女性特质。”

  虽然拉美国家之前已有3名女总统,但巴切莱特是第一个完全凭个人能力挑战总统宝座的女性。

  女总统也有烦恼。巴切莱特说,自己经常被问到那些“如果你是男性就不会有人问”的问题,比如“是否再婚”。她的回答是,“实际上,我还没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今后4年我将全身心投入工作。”

  不过,在接受当地一家报纸采访时,巴切莱特说“爱情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表示“再婚似乎不大可能”。

  顺应潮流向左转

  第一轮投票中,巴切莱特一枝独秀,把其他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然而,由于得票数目没有过半,执政的中左翼联盟代表巴切莱特与代表右翼民族革新党参选的亿万富翁塞巴斯蒂安·皮涅拉进入第二轮竞争。

  随着第一轮选举结束后各派政治势力分化组合,第二轮选举前的形势更为复杂和微妙,巴切莱特和皮涅拉可谓势均力敌。

  分析人士认为,巴切莱特最终以明显多数击败皮涅拉,与拉美国家目前集体“左转”这一背景有关。

  在巴西,左翼劳工党领袖卢拉·达席尔瓦当选总统;2003年5月阿根廷大选,中左翼领导人基什内尔当选总统;2004年10月31日,乌拉圭左翼联合党进步联盟—广泛阵线主席塔瓦雷·巴斯克斯胜出;社会矛盾突出的墨西哥将于2006年7月举行选举,左翼革命制度党候选人奥弗拉多尔民调支持率领先;秘鲁2006年4月选举,基督教社会党的洛德斯·弗洛雷斯有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第一名左翼女总统;政局动荡的厄瓜多尔,左翼总统卢西奥·古铁雷斯因民众抗议被解除职务,但仍有可能再次加入左翼行列……

  “集体左转”就像近30年前拉美国家集体右转一样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其中,对美国主张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不满是重要因素。

  1989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学者约翰·威廉姆斯综合欧盟学者意见,撰写《华盛顿共识》,提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10条政策主张。

  《华盛顿共识》基础上产生“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国首先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模式,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实行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金融贸易自由化、改革养老金制度、主要经济政策市场化。这场深刻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改革,令拉美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提高了拉美地区发展水平。在世界低等收入地区中,拉美人均国民收入最高。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国家的经济基础已相当雄厚。然而,美国所创造的“新自由主义模式”,以产品和服务私有化、低关税、削减政府预算以及无视民众和公共服务需求制定进出口政策为特征。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10多年中,拉美经济改革在强化市场作用的同时,极大削弱了政府作用,导致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难有作为,地区经济增长缓慢。贫穷和高失业率令拉美国家焦虑。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带来的贫困和贫富分化不断加剧。除此之外,官员腐败和领导不力等诸多原因综合作用,促使拉美国家的民众抛弃了右翼政党,而选择更能代表社会正义的左翼政党。(吴舟)□相关链接

  智利军事政变

  1970年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智利总统,推行广泛的改革计划,对铜矿等美资企业实行国有化、没收大庄园土地,同时推行大量福利措施。

  1973年9月11日陆军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发动政变,阿连德以身殉国。1974年6月皮诺切特正式就任总统,调整内外政策、吸收文人入阁。

  皮诺切特执政17年间,智利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但同时有数千名反对派人士被杀害或失踪,他因此成为智利国内最有争议的人物。

  根据皮诺切特下台后的智利文人政府报告,在皮氏从1973年至1990年长达17年的执政期间,至少3190人死于政治原因。他还被揭出在美国秘密银行账户中存有800万美元存款。

  1986年9月发生谋刺皮诺切特总统未遂事件。1990年3月11日艾尔文总统宣誓就职,智利结束军人统治,恢复代议制民主。

  1998年10月16日,皮诺切特在伦敦一家医院就医时被捕。2001年1月31日,圣地亚哥上诉法院正式向皮诺切特宣布软禁令(即软禁在布卡莱姆自己的住宅中),指控他犯有谋杀和绑架等罪行。

  皮诺切特患有糖尿病,曾三次中风。他以健康理由要求法庭取消软禁令,但遭拒绝。(新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