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分析:安南访欧显示联合国新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3日13:04 新华网

  新华网联合国2月2日电综述:安南访欧显示“联合国的新思维”

  记者 刘历彬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日结束欧洲之行回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在为期11天的访问中,安南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赴伦敦参加了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会议和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访问期间,安南还就伊朗核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安南的欧洲之行向外界表明了新时期下联合国希望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新思维”。

  安南1月26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以“联合国的新思维”为题发表演说,认为“随着成员国要求联合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多,联合国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日趋灵活的工具。”他进一步指出,在过去的5年中,联合国在全球参与了较以往更多的活动,而为开展这些活动,联合国“不仅必须调动各国政府,而且必须调动国际舞台上所有的新行动者”。安南还主张将这种新思维“扩大到国际和平与安全领域”。安南的讲话为他的欧洲之行奠定了基调,同时显示了联合国希望在未来扮演积极、灵活的国际社会协调者的意愿。

  1月30日,安南抵达英国伦敦出席在那里召开的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会议和援助阿富汗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安南先后会晤了阿富汗总统以及中国、英国、德国和伊朗等国的外长,就中东和平进程、阿富汗重建和伊朗核问题等与各方深入交换了看法,初步展示了在“新思维”下联合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

  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会议原本计划着重讨论以色列总理沙龙病重以后中东局势可能发生的变化。但是,就在会议举行前夕传来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立法委选举胜利的消息,这改变了预定的会议内容。长期以来,联合国虽然身为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之一,但中东和平进程的主导权实际上被美国所把持,联合国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此间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巴勒斯坦出现的新形势为联合国创造了有效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潜在空间。

  1月26日哈马斯赢得选举的消息传出以后,与美国、欧盟和以色列等方面的强硬立场不同,身在瑞士的安南只是发表了一份措辞谨慎的简短声明,而对选举结果只字不提。不过,在接受新闻界采访时安南明确表示,哈马斯如果希望加入巴民主进程就应自动解除武装。安南的讲话既可以被解读为给哈马斯主政设限,也为日后联合国扮演美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三方之间斡旋人的角色埋下了伏笔。

  在阿富汗问题上,安南借伦敦会议敦促国际社会加大对阿富汗的援助力度,同时进一步确立了联合国在阿富汗重建问题上的突出地位。

  自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推翻以来,联合国一直是阿富汗重建工作的坚定支持者,并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在阿富汗负责人道主义援助的主要是联合国的各代表机构,而由世界银行管理,亚洲发展银行、伊斯兰发展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作的阿富汗重建信托基金负责对阿富汗援助的大部分资金的使用。

  在联合国的积极推动下,国际社会先后召开了援助阿富汗重建东京会议、波恩会议和柏林会议等,为阿富汗的重建工作募得了大笔援助资金。在此次伦敦会议上,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4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再次承诺提供约105亿美元的援助用于阿富汗重建,并共同签署了旨在确保国际社会与阿富汗进行合作的《阿富汗协议》。

  联合国主导下的阿富汗重建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这与目前伊拉克重建工作步履维艰形成了对照。因此,分析人士指出,阿富汗模式很有可能在将来被移植到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上,而届时联合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针对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伊朗核问题,安南1月31日晚在伦敦发表演说时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开发核能的权利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承诺不研制或获取核武器,并接受联合国附属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他表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现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不能继续从一场危机徘徊到另一场危机,直到整个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被一连串的违约事件所埋葬。

  安南的讲话实际上是在力促各方避免将伊朗核问题危机化,主张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解决伊朗问题。考虑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处理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核心,国际社会在今后极有可能采取措施扩大这一机构的权限、强化这一机构的作用,支持其在全球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而联合国在其中的作用也必将得到加强。(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