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地震外交:大写中国责任--访地震局局长陈建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8:27 新华网

  中国国际救援队为什么能享受殊荣?在断壁残垣中他们怎样吃苦?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他们如何战斗?以灾后紧急救援为代表的“地震外交”又有何等重大意义?2006年1月23日,半月谈记者把所有的这些疑问,推到了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的面前。

  每次出发前我都会讲:你们代表中国

  记者:近年来,中国国际救援队频频出现在国外重灾区,这支队伍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陈建民:队伍是在温家宝总理亲自关怀下成立的。2001年4月2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为救援队授旗。国家如此重视,是因为救援队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每次出发前我都会对队员们讲,你们是在执行国家任务,是代表国家去的,你们代表中国。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国际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的情况。

  陈建民: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6.9级地震,造成约2300人死亡。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忙了5天,搜索出1名幸存者,清理了70多具遇难者尸体,医治了170多名伤病员。此后,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参加了伊朗巴姆地震、印度洋地震海啸和巴基斯坦地震的灾后救援工作。迄今,救援队共派出228人次,动用60多吨装备物资,救出4名幸存者,医治了1.5万名伤病员,搜寻清理了数百具遇难者尸体。此外,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记者: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如何组成的?

  陈建民: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搜救队员,配备了先进搜救设备和搜索犬,二是医疗队员,三是地震专家。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组成是模块式的,根据灾区不同的特点和灾情需求进行组合。比如巴基斯坦刚发生地震时,主要需要搜索和抢救生命,我们派往灾区的第一批40多人,绝大多数是搜救人员,带着搜救设备和搜索犬,还有少部分地震专家和医务人员。派第二批时,搜救工作已经结束,主要是救助灾区受伤和生病的人,就以医护人员为主,所带的设备以医疗设备为主。记者: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装备水平如何?

  陈建民:我国政府对这支队伍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购置装备上一开始就瞄准国际领先水平,购置了先进的救援器材。在医疗救治方面,已从简单的医治扩展为具有野外流动医院的功能,在帐篷里就可以做全麻醉手术,也可以接生小孩。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已建立,中国有能力参与国际救援

  记者:国际地震救援行动是由联合国主导,请谈谈其他国家的救援队的情况?

  陈建民:国外开展地震救援较早,欧洲和美洲部分国家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据初步统计,全球已有约50个国家建立了国际性的灾害救援队57支。

  记者:那么,国际救援具体有哪些程序?

  陈建民:先是受灾国政府发出救援请求,有关国际救援队根据灾情和受灾国提供的救援需求信息,判断本救援队能力是否符合灾区需求,派遣相应功能和规模的队伍赶赴救援现场。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现场中心的协调下,各国救援队伍接受分派的任务并实施现场救援行动。记者:救援是在与死神赛跑,距离遥远,救助速度如何保证?

  陈建民: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国已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应急反应机制。一旦发生地震,我们会迅速与受灾国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取得联系。如果受灾国政府同意我们前往救援,我们会马上做两件事:一是集结队伍,根据灾情定出队伍规模,拿出名单。队员们来自不同的部门,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和训练,每个人都有护照,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同时,我们平时储备的各种物资设备也很快被调运到机场。二是办理出队手续。我们与民航、公安、海关、外交、商务等部门建立了协调机制,各项事情可以同时调度或办理。有很多时候是总理一批示,救援队员就已登上飞机,速度非常快。例如巴基斯坦地震救援,从人员集结到飞机在巴基斯坦落地,用了不到24个小时。用实际行动树立中国负责任国家形象

  记者:回良玉副总理说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用行动“进一步树立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的良好形象”,您怎么看?

  陈建民:过去,我国对灾害的援助主要是资金和物资,而从近年的实践看,救援行动能够将人的因素融入到援助手段之中,可以更加鲜明地表现我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立场,树立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的良好形象。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第一次救援行动,为加强两国传统友谊起了很大作用。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底访问阿尔及利亚时,两国领导人都提到了那次救援行动。在印尼海啸灾区,印尼副总理卡拉看望了中国国际救援队,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看望本国救援队时,也专门来中国国际救援队看望中国队员,提出中新两国救援队要进一步加强现场的合作。中国的行动还得到了国际组织官员的高度赞赏。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简·埃格兰曾专门发贺电,称赞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事务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他几个月前访华时再次对我表示,一个国力不断增强的负责任的中国,必将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舞台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地震外交已成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您在地震部门工作20多年了,在您看来,地震外交能起到什么作用?

  陈建民:地震外交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的整体外交工作,在国家整体外交工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中止了与我国的高层互访,我国的外交工作受到了影响。当年10月,山西大同发生6.1级地震,不久后美国旧金山地区发生7级强震,两次地震都造成了破坏和损失。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国家地震局以自己的名义向美国地调局和基金会发去了慰问电,并表示愿派专家组赴现场协助工作。美方迅速反应,美驻华使馆科技参赞亲自来地震局表示感谢,并代表美国政府邀请中国专家组到旧金山地震现场工作,实现了政治风波之后我国第一个副部长级访美代表团的破冰之旅。“患难见真情”,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很容易建立起真挚的感情和深厚的友谊。南亚大地震,中国在巴基斯坦的行动也很好说明了地震外交的特殊作用。中国救援队到达重灾区巴拉考特时,当地军队还没有赶到。巴基斯坦人见到我们的队员,都叫我们中国兄弟。很小的小孩都不停地喊:CHINA(中国),CHINA。穆沙拉夫总统去灾区视察时,中国救援队流动医院是他视察的惟一的国际救援单位。他握着医疗队员的手,用汉语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他表示,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将会永远记住兄弟的中国人民。这次视察,绝不能视为一次简单的访问,而是中巴两国间的重要外交事件。记者:这些年来,地震外交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陈建民: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们就开始与国外进行地震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作为地震外交为国家外交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首先,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与中国地震局有正式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35个,有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近60个。

  其次,层次在不断扩展。不仅有民间合作,还有政府间合作,地震科技合作有时还成为国家领导人国事活动的重要议题。仅在去年,中国地震局就参加了7次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外事活动,我代表中国政府与外国相关部门代表在国家主席或总理的主持下签了很多合作协议。这表明,地震外交已成为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合作领域不断深化。除了紧急救援,地震外交还包括人员交流、技术合作以及灾后台网建设等。这些年来,我们为阿尔及利亚、印尼、巴基斯坦、缅甸、秘鲁、智利、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援建了地震监测台网。为印尼援建的台网包括1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一个数据中心和通过卫星实时传输数据的通信网络,以加强印尼的海啸预警能力。为了使对方能够熟练操作,我们还将邀请印尼专家和官员来华接受培训。从合作方向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引进国外技术和培训我们的人员,是单向的,现在变成相互交流,甚至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培训人员。这是与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分不开的。(本刊记者 赵利根 周盛平)

  “和谐世界”新理念引领下的中国外交

  [年终报道]吴建民盘点中国外交

  2005年:中国睦邻外交谱新篇

  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