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韩国科学家黄禹锡沉浮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15:02 世界知识

  雷毅

  1月15日,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在首尔大学举行记者招待会,对其论文数据造假一事再次向民众道歉。此前,韩国首 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公布了“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科研组除成功培育出全球首只克隆狗外,其余科 研成果均系造假。这位曾被誉为“克隆之父”的明星瞬间陨落。

  “民族英雄”的神话

  现年53岁的黄禹锡,出生在韩国南部农村的一个贫穷家庭。五岁时父亲中风去世,家中六个孩子的生活全靠母亲维 持。黄禹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汉城大学。然而,他没有报考大学的医学院,而是上了兽医学院。后来,黄禹锡非常幸运地 得到去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的机会,并在29岁那年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又回到了兽医学院。

  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为黄禹锡提供了充分展示才能的天地,从此他踏上了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之路。他的勤奋工作在 上世纪90年代有了回报,1995年,他研制出超级乳牛;1999年,培育出全球首头克隆牛。2004年2月,黄禹锡 的科研组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各国科学 界赞扬,黄禹锡也因此在韩国迅速走红。2005年5月,他再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成功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 胎干细胞。韩国为之沸腾。2005年8月4日,黄禹锡的科研组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 只克隆狗。

  黄禹锡创造了奇迹,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从此,韩国媒体为黄禹锡研究成果开辟专栏报道,举国上下对黄禹 锡寄予厚望,将其视为韩国诺贝尔奖第一候选人。韩国科学技术部也高度评价黄禹锡的研究成果,并于2005年6月24日 将黄禹锡评为“最高科学家”。

  随之而来的是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各种荣誉。韩国政府为黄禹锡提供了大约40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去年10月, 韩国还专门为他的克隆研究建立了一个国家研究中心,卢武铉总统为其举行启动仪式。韩国政府有关人员透露,韩国政府还曾 经试图为他争取诺贝尔奖。大韩航空公司为他提供十年的免费机票。在韩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科学家享受过如此优厚的待遇。

  卵子风波

  然而仅仅两年间,“克隆之父”黄禹锡经历了从“民族英雄”到“造假者”的大起大落。

  事件的起因源于黄禹锡科研组发表在2004年2月《科学》杂志上的论文,题为《从克隆胚胎中提取人类胚胎干细 胞的证据》。论文一经刊出,立即引起轰动。同年5月,英国《自然》杂志披露,黄禹锡科研组两名科学家的名字出现在卵子 捐献者名录上,并对此提出道德质疑。一年多来,黄禹锡对各方质疑和指责不予理会。直到2005年5月,《科学》杂志又 发表黄禹锡的论文后,争论再度浮出水面。

  卵子风波使黄禹锡的科研伦理争议戏剧性地升级。迫于各方压力,黄禹锡不得不承认,他领导的科研组在研究人类胚 胎干细胞时接受了两名下属女研究员捐献的卵子。他说:“当时,某研究员有意捐献卵子,但考虑到她年轻未婚,没有同意。 而后她又两次表示愿意捐献卵子,但都没有答应。”另一名女研究员的情况也较为类似。黄禹锡曾解释说:“在韩国米兹梅迪 (Mizmedi)医院向科研组提供很多卵子时,我曾怀疑过其中一部分是不是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但医院理事长卢圣一 说,所有卵子都没有问题,只管专心搞科研就行,所以我没有进一步确认。”而卢圣一12月承认,该院曾向提供卵子的女性 支付了每人150万韩元(约一万元人民币)的补偿金。

  论文造假

  事实上,2005年10月后,黄禹锡遇到的麻烦就接连不断,先是“卵子风波”导致他公开道歉并辞去一切职务, 接着,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电视台(MBC)在其节目中质疑他的研究成果有造假之嫌。

  早在2005年5月,《科学》杂志发表了黄禹锡的论文后,MBC的新闻调查类节目《PD手册》以一系列DNA 检测结果为依据,质疑黄禹锡的研究成果,称其中一些培育出来的胚胎干细胞与患者基因不吻合。MBC说,记者是通过两名 在美国工作的韩国科研人员了解到黄禹锡的研究成果有造假嫌疑的。然而,致命的一击来自研究小组内部。黄禹锡的项目合作 伙伴、米兹梅迪医院理事长卢圣一披露说,黄禹锡科研组培育出的11个胚胎干细胞系中有九个是伪造的,其余两个的真实性 也无法确定。然而,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黄禹锡否认了造假指控,他说:“确实成功培育出了与患者基因完全相同的胚胎 干细胞系,掌握了这方面的核心技术,但疏于管理导致后来出现了很多失误。”他同时表示:“作为相关研究的总负责人,我 真心向国民道歉。”对于胚胎干细胞系的下落,黄禹锡说:“今年初,干细胞实验室所在学校的临时建筑物发生了严重污染事 故,致使六个胚胎干细胞系无法存活。当时我们向政府部门作了申报。”

  然而,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此后公布的报告却证实:黄禹锡科研组200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存在 造假行为。首尔大学研究处处长卢贞惠指出,一切均非单纯失误,而是刻意捏造实验数据,“是违反科学研究基础的严重行为 ”。

  在首尔大学公布了上述调查结果后,韩国科技部和政界都表示接受这一结论。黄禹锡本人已要求撤回2005年刊登 在《科学》上的论文,并宣布辞去首尔大学的教授职务。韩国科技部也宣布,停止向黄禹锡提供研究经费。尽管如此,黄禹锡 事件给韩国政府和国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短时期可能难以消除。路透社称,如果黄禹锡最终被确定有造假行为,那将是近年 来国际科学界最大的丑闻之一;韩通社也认为,“那将使‘韩国’这一商标在国际社会遭受打击,韩国的国家信誉度也将打折 扣”。还有韩国媒体说,黄禹锡事件是对韩国全民的“毁灭性打击”。

  “高速文化”加速造假研究

  黄禹锡为什么要造假?这是一个让人十分困惑的问题。一名黄禹锡科研组成员在接受MBC电视台采访时说,黄禹锡 完全被迅速发表研究成果的想法冲昏了头脑。不过,造假事件揭示的问题却远非如此简单。胚胎干细胞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领 域的热门课题,由于它能够给研究者带来巨大的荣誉和利益,所以这一领域就像一个竞技场,黄禹锡则是在其中迷失方向的人 。

  黄禹锡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也是全社会制造的。韩国政府对生命科学的支持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论证。政府对生命科 学过分热衷,助长了研究中的浮躁风气。面对黄禹锡能够在一年半的时间,实现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的研究,政府表现出的不是 理性的审视,而是头脑发热的盲从,这已经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也助长了这种造假行为。黄禹锡自培育出超级乳牛、克隆牛、克隆狗以后,韩国各界就视他为“ 最高科学家”、“民族英雄”等,这种浮躁的社会气氛,对黄禹锡无疑是一种捧杀。韩国国内有人指出,这种“急功近利”的 文化与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急于取得国际认可的浮躁心态有关。

  这一事件还暴露出韩国的科研管理漏洞百出。根据韩国科技部提供的资料,黄禹锡科研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后,政府组建了“黄禹锡科研组支援与监督小组”。然而,该小组至今只开过一次会,这表明政府的监督有名无实。此外,按 照新通过的《生命伦理法》,首尔大学应该于2005年1月成立一个伦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包括黄禹锡研究在内的生命研究 ,而最新消息显示,这个委员会的人选是黄禹锡亲自选定的。在这样的监督环境下,黄禹锡的造假和违反科研伦理原则的行为 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黄禹锡事件就像一面镜子,它再一次告诫人们,任何违反科学原则的行为,无论它获得了怎样的赞誉和荣耀,最终都 将化为泡影;无论何时,科学工作者都应该保持求真务实和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