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遭遇慕尼黑阴谋 俄罗斯开始反击西方的“围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15:32 国际在线

  民主不是一袋土豆 反恐不能双重标准

  俄罗斯代表团竟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第42届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受到“围攻”。美、德、格鲁吉亚等国的政要口无遮拦,一些极其尖厉的指责直扑伊万诺夫(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和他们代表的国家。这种情形即使在近年来俄与西方关系问题频出的情况下也不多见。伊万诺夫当即做出反驳,用词亦毫不客气。国际安全政策大会具有论坛的性质
,恰恰是这种论坛,各方忌讳少,最容易“酒后吐真言”。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俄与西方的这番交锋,是双方关系“原汁原味”的反映。

  俄罗斯遭遇“慕尼黑阴谋”

  2月5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在会上突然向俄罗斯发难,他说:“克里姆林宫继续推行和我们的利益及价值观相矛盾的政策。伊朗拒绝和英、法、德三国进行谈判后,俄罗斯仍继续和伊朗进行军火交易……上周,克里姆林宫还利用自己的天然气来反对民主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俄罗斯支持白俄罗斯的独裁专政,继续进行残酷的车臣战争,夺去了20万人的生命。此外,俄罗斯还公开支持中亚的专制制度。克里姆林宫控制媒体、政府和议会。这一切都是在普京领导俄罗斯以后发生的。”接着,麦凯恩呼吁西方七国领导人抵制今年夏天将在圣彼得堡召开的八国峰会。

  伊万诺夫毫不客气地回应道:“这位参议员的观点只有少数人赞同,因为他经常发表类似讲话……我们并不想输出独裁,当然,输出民主也没有任何意义。民主并不是一袋土豆,想把它栽到什么地方,都能成活。”伊万诺夫还说,不是俄罗斯,而是麦凯恩还生活在冷战时代。

  俄罗斯媒体指出,当美国想要指出某个国家的“错误”时,麦凯恩先生经常扮演布什政府非正式传声筒的角色,因此,他针对俄罗斯的尖刻言辞很可能和白宫进行过协商。麦凯恩是共和党最重要的参议员之一,曾跟布什竞争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资格,现在被看作2008年可能的总统候选人之一。出席慕尼黑会议的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会上也发言附和麦凯恩。他说,美国曾力图理解普京的战略,“我们想,普京是想恢复俄罗斯国家地位。但是,俄罗斯恢复国家地位的进程超出了所赋予权利的范围”。

  刚上任不久的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也在会上批评俄罗斯在车臣的反恐行动,称欧洲需要一个“对世界开放、能够接受批评的俄罗斯”。伊万诺夫反驳说:“在伊拉克袭击盟国军人被视为恐怖主义,但在俄罗斯发生的类似袭击却被视为车臣人争取自由的斗争!”他说,目前国际社会根本就没有关于恐怖主义的统一概念。

  在会上毫不拐弯抹角地对俄罗斯发难的还有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他说,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被专治制度所控制,“分离主义的癌症”正在扩散。在这个时候,俄罗斯不但不帮助格鲁吉亚调解国内冲突,反而利用“能源武器”来处理外交问题。紧随他发言的是格鲁吉亚国防部长奥克鲁阿什维利。他一上台,就给了伊万诺夫一个“惊喜”:宣布格鲁吉亚决定退出独联体国防部长理事会。奥克鲁阿什维利列数了俄罗斯抵制格鲁吉亚农产品、提高天然气价格、支持格反政府武装等种种“罪行”,发誓要竭尽所能,让人们看清“俄罗斯对格政策的真实面目”。

  对于来自邻国的指责,伊万诺夫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最近一段时间,格鲁吉亚方面总是歇斯底里,进行挑衅,要求西方庇护。我不明白,为什么格鲁吉亚总是将自己所有的灾难都归罪于俄罗斯。下雪了,是俄罗斯的罪过?刮大风天冷了,这也是俄罗斯的错?在这里,我只能引用古典作家的一句话,作为给你们的忠告:‘挺住啦,外国会帮助你们!’”

  据俄媒体报道,大会组织者将伊万诺夫和萨卡什维利的座位安排得很近,中间只隔着北约秘书长。但在会议期间,他俩始终目不斜视,谁也没看谁一眼。会后,伊万诺夫对记者说:“虽然我和他(指萨卡什维利)在莫斯科见过面。但他却装作好像不认识我。想当初他刚当上总统时还说,俄罗斯是格鲁吉亚最好的朋友呢。”

  俄百姓对西方的态度变了

  俄罗斯越来越敢于跟西方叫板了,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记者2月7日在莫斯科采访了几位普通民众,发现俄罗斯人已经从独立初期对西方一边倒的梦中惊醒过来。年过五旬的公寓管理人员希洛娃女士认为,俄罗斯人对西方的好感不如那会儿多了,无论俄罗斯今天的国际地位如何,俄罗斯人心目中始终有一个难以割舍的“大国情怀”,人们总是怀念昔日的苏联盛世。因此,在同西方的交往中,俄罗斯应该努力恢复昔日的大国风范,防止美国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俄罗斯分析家丘多杰耶指出,俄与西方的冲突不可避免。普京总统第二任期的外交特别强调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并且把追求、力保大国地位与其外交政策紧密相联。而这一目标恰好和美国"削俄、弱俄"的战略目标发生了矛盾。他认为,俄罗斯与西方存在着深刻对立,这与欧洲的未来有关---俄罗斯不会接受仅以欧盟为基础的欧洲,而要求共同参与构筑欧洲大陆的未来。

  巴甫洛夫是俄塔社的一名记者,他说,苏联解体后,俄昔日超级大国的地位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西方对俄罗斯咄咄逼人的姿态实际上是在警告俄罗斯:"你已经不能再提出任何条件了。"而俄罗斯人对西方的态度也经历了几次变化:冷战时期,俄罗斯将西方世界视为敌人;苏联解体后,面对全新的民主思潮,俄罗斯在东西方间徘徊,犹豫不决;然而近年来,俄罗斯逐渐意识到西方的民主思想并不适合今天的俄罗斯,因此对西方采取的是"合作而不追随"的态度。他还告诉记者,他理解普京政府对待西方的方式,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的领导人就只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成果感兴趣,而并不看好西方的民主制度。 分析人士认为,国力的增强和民意的变化正是普京政府对西方日渐强硬的基础。俄《生意人报》注意到,在与西方的交往中,俄罗斯越来越自信了。今年1月,俄外长拉夫罗夫在说到俄即将担任八国集团轮值主席时就说,八国集团中没有一个国家曾怀疑,俄罗斯能领导这个富国俱乐部。

  十字路口的俄罗斯令美警觉

  同样,就在俄罗斯民意悄然变化之时,西方对俄罗斯的认知最近几年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1月21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刊文称:西方对普京的看法变了。和俄罗斯选民一样,西方领导人起初被普京迷住了。普京沉着冷静、讲究实际,而且他为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采取的举措令人印象深刻。一些西方外交官误把俄罗斯的一项战术决策(指"9·11"后普京开始支持美国的政策)当作战略决策。但现在,西方已不再对普京抱有幻想。

  近来,以国务卿赖斯为代表的一些美国高官,不时表现出对普京政府的"担忧"。其实他们的"担忧"说到底,就是发现俄罗斯正在向美国不希望的方向转变。分析人士指出,在叶利钦时代,美国认定俄罗斯正在按照西方希望的方向转型,是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由民主社会",但近两年来,随着俄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别斯兰事件后普京开始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俄2005年立法管理非政府组织,以及今年年初以来围绕天然气涨价与乌克兰、格鲁吉亚进行的一番不分输赢的"斗气战",与英国展开的有声有色的"间谍战",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还有同西方仍在进行的"颜色革命战",使得美国人发现俄罗斯离他们预期的轨道越来越远了。今年2月3日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明确写道,美国对俄罗斯的民主"逐渐被侵蚀"感到忧虑。更引人注目的是,《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还将俄罗斯、印度、中国一同列为"处在十字路口的对21世纪有重大影响力的转型大国",显示对俄罗斯发展方向的高度警觉。

  如今,在美国决策层眼中,俄罗斯的战略重要性有所下降,战略方向又出现了"问题",这就是美俄近年龃龉不断背后的心理原因。但是俄罗斯又毋庸置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国,在安理会、军事、能源等方面,美国都离不开俄罗斯的合作,美无法承担美俄关系全面恶化的代价。因此,目前这种美俄关系,实际上是美俄关系在经过"9·11"反恐合作蜜月期后"普通化"的趋势:一方面双方在各个领域继续合作;另一方面,美俄对彼此的"幻想"不再,明争暗斗日趋频繁。关于目前俄与西方的关系,《经济学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描述:"西方对普京态度是在公开场合做出适度的批评,同时再通过与他合影的机会来表示缓和。"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顾小清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刘知末)

  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