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贫困人口持续增长 3700万穷人挣扎谋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01:52 东方早报

  努力工作终会带来好报,是吗?为什么如今那么多同时做两三份工作的人过不上舒坦日子?据昨天的英国《卫报》报道,10个美国人中至少有一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富国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标榜机会均等、奋斗致富的“美国梦”受到了更多的质疑。

  贫困人口5年来持续增长

  不可否认美国有着辽阔的疆土、富裕的郊区、巨大的购物中心和整天忙碌匆匆的中产阶级,但是,美国还有一大群只能得到少量救济、挣扎谋生的穷人。这个数字现在是惊人的3700万!这占了美国总人口的12.7%,而且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比例最高的。

  从肯塔基山到底特律街,从路易斯安那的南方腹地到俄克拉荷马的心脏地带,到处都有穷人的身影。从2001年开始,贫困人口的数量就一直在增长。

  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又有540万人沦落到贫困线以下。这不仅仅是指那些失业者和贫民。事实上,这中间的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甚至还有两份工作。生活在肯塔基州的阿莫斯·拉姆普金斯(AmosLumpkins)就有自己的工作,孩子们也都在上学,但社会经济除去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后,已经无力为工人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了。

  那些父母都有工作的家庭似乎也不见得有多么幸运。除了要应付突发的灾难外,他们还面临着医疗费用和工厂倒闭的巨大威胁。一小时5.15美元的最低工资从1997年以来就一直没有涨过,而且,为了适应通货膨胀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使得工资水平降到了自1956年来的最低点。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面对不断增加的贫穷率,布什政府的联邦预算却将大笔的资金用在了

伊拉克战争上,而且福利项目的大笔资金也被抽调了出来。

   政治家看不到穷人

  去年发生在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似乎将美国带进了更深重的贫困之中,使得贫困问题终于走进政府议事日程。但如今,人们的视线已经转移开来。新罕布什尔大学社会学教授辛西娅·邓肯(CynthiaDuncan)这样说:“我原本希望卡特里娜能够为我们这些穷人带来一些改变,但是它没有。”

  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经济的一种变脸。塔尔萨(俄克拉荷马州东北部城市)已经被失业所毁坏,现在已经严重“营养不良”。像美国世界电信公司、威廉姆斯能源公司和西果公司这样的大牌公司也已经倒闭或是搬迁,使这个城市失去了24000个就业机会。如今,只有沃尔玛公司代表着新的就业市场:微薄的工资待遇和盈利。

  美国人向来认为每个人的机会生来就是均等的,穷人应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这和现代美国社会出现的强大的反政府潮流是相冲突的。辛西娅说,尽管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而且危机正在迫近,但是政治家们没有显露任何迹象来大力弥补这个正在日益扩大的裂痕。

  社会体系的失败?

  高工资的工作只提供给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完成了中等学业的人都面临着黯淡的前景。在得克萨斯,有三分之一公立中学的学生已经放弃学业,进入脆弱易碎的打工世界,每一天都在悲剧的死亡线上徘徊。4580万美国人连健康保险都没有的时候,却有20%最上层人士占据了国民收入的一大半。而20%最下层人们只占有3.4%。一句话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尽管慈善总是和巴基斯坦的

地震或者是非洲的饥荒联系在一起,但在东肯塔基还是开展了一个广泛的救济计划。它有了一个新奇的计划,通过培训祖父母辈来教育小孩,降低他们惊人的文盲率,从而击败贫困。

  在美国这个颂扬个性与公平机会的国家,贫困中的人常会因为他们所处的境地而遭受责难。但事实却证明他们不应该受到这种“礼遇”。当一个人干两份活却仍然养不活家人的时候,我们能说他们懒惰或自私吗!这似乎是这个社会体系的失败,而不是那些穷人。

  附件

  美国贫富数字

  ★美国现有37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自从小布什执政以来这个数字增加了500万。

  ★美国有269个亿万富翁,该数字为全世界最高。

  ★约25%的美国黑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拉美裔比例为22%,但白人比例只有86%。

  ★近4600万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

  ★仅仅在洛杉矶,就有82000人无家可归。

  ★2004年美国最贫困的社区是松岭印第安人保护区。失业率超过80%,69%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男性的平均寿命只有57岁。在整个西半球这个数字只比海地稍高。

  ★美国最富有的社区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达菲庄园区(RanchoSantaFe),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平均

房价在170万美元以上。(早报专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