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上的美国心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1:45 新京报 | |||||||||
曾被参议院的质询弄得灰头土脸的博尔顿,终于开始找到了一点扬眉吐气的感觉。在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时,被布什总统利用国会休会期“保送”到联合国的博尔顿很欣慰地介绍情况说,一些纽约人如今会在大街上向他走过来说:“嗨,博尔顿大使,你干得真不错。”或者像“好好干”这类的话。这种场景让他感到很美妙。 而更令博尔顿感到有些自得的是,他的积极努力正在回报着布什总统对他的“知遇
在华盛顿看来,下任秘书长应该来自美国可以接受的国家,最好是“志同道合的国家”,可以有些能力,但不可以和美国唱反调,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能配合美国做事的能力和意识。而从这个角度看,博尔顿力推东欧人选也就不奇怪了。 不仅如此,选择东欧,还有着象征意义。就伊拉克战争而言,波兰等东欧国家的支持是布什政府念念不忘的,有个还情的问题;就美国全球战略而言,争取东欧是重要的一步,既可以在欧洲内部打下个楔子,又能多多少少“照顾”一下俄罗斯。 其实美国人也很明白,手握否决权的俄罗斯是不可能让东欧国家前领导人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但这样做,至少显示出对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关照”,同时也让人们明白美国的一贯原则,也即,谁支持过我,我就在需要的时候支持谁。而美国在卖人情之余,还间接地增强了俄罗斯和波兰等国的抵触情绪,可谓一石三鸟。 不过,博尔顿也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大嘴巴”。在力挺东欧的理由中,博尔顿很滑稽地提到,联合国成立至今,3名秘书长来自西欧、非洲有2位,此外还有1人来自拉丁美洲、1人来自亚洲,而东欧人从没担任过这个职位。如果真的存在“地区轮任原则”,那么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出自东欧才算公平。 但深究一下,博尔顿的话就无法自圆其说了。用他的逻辑,中欧(奥地利)和北欧(瑞典、挪威)出过,东欧还没有,就该东欧了,而偌大个亚洲迄今为止也只在东南亚出过1位秘书长,东亚、南亚、西亚、中亚是不是更有理由轮任呀?而好好一个欧洲,又何必要割裂成东欧和西欧,分得那么清楚呢?”闲话”之外,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人头脑中“新欧洲”和“旧欧洲”的分野来。 但说归说,真的进入实质性阶段后,大国之间的协调,亚洲国家内部的协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现在的一切,充其量也只是在相互试探,而已有的一系列表态已经表明,如果亚洲国家能够比较抱团的话,美国是很难完全无视“地区轮任原则”(安南也已明确表示接班人应该来自亚洲)和亚洲国家意愿的,更何况,泰国等国还是美国的重要合作对象,直接冒犯它们,对保持美国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似乎没有什么好处。 □张国庆(北京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