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间谍痛斥政府过河拆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4:02 山西晚报

  21日,日本《产经新闻》惊爆独家新闻:因窃取中国机密落网且关了7年监禁的日本间谍原博文打破沉默,痛斥日本外务省诱骗他偷窃中国机密、败露后将其抛弃,以及刑满回国后无人理睬的惊人内幕。这对于日本外务省和其他情报机构来说不亚于一记闷棍。

  

日间谍痛斥政府过河拆桥(图)

  

日间谍痛斥政府过河拆桥(图)

  日本研制的世界上最小的间谍相机,仅有硬币大小。

  日本计划五年内派遣百名“情报官”

  在中国有不少像原博文这样的民间间谍。他们熟悉中国文化、精通汉语,有些人甚至就在中国出生。他们平时伪装成学者、记者或者游客参观实习,渗透到各处,然后把在中国获得的情报传给日本政府。

  英国情报专家理查德·迪肯在比较了美、俄、日及以色列的间谍和情报活动后,曾感慨地说:“日本在间谍上堪称一绝,它对情报的概念比任何别的国家都更广泛,更有想象力。日本人获取情报的欲望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都更强烈。”

  近年来日本政府并不满足于民间间谍的业余水平,积极组建一支专业化的间谍队伍。据报道,日本外务省在日本各驻外使馆中新设“情报担当官”,计划5年内派遣100名“情报官”,以此强化日本在海外军事情报的搜集能力。这些“日本版007”在国内接受严格的专门训练和进修,然后才被外派。

  记者紧急追访

  日外务省拒评“隐私”

  22日上午,记者就日本间谍原博文指责政府无情一事采访了日本外务省对外事务新闻官千叶明先生,请他就此事件进行说明:

  记者:千叶明先生,您好!我是中国记者。2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了关于原博文的事。我想就此事采访您,了解外务省对此事的看法。

  千叶明:这是他自己的事。外务省不会对私人的事发表看法。如果他这么愿意公开自己的隐私,政府或官方不会对他的隐私进行评价。

  记者:外务省不否认也不承认,是吗?

  千叶明:是,因为此事涉及到国家情报。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各国对情报方面的事一般不对媒体发表看法。

  记者:你对日本外务省使用民间间谍一事有何评论?

  千叶明:这是情报方面的问题,外务省一律不予答复。关于原博文这件事,我明确地告诉你是假的。但是如果外务省出面否认或者肯定就会对以后类似的事件造成影响。如果以后真有这样的事,外务省再出面说明。

  记者:《产经新闻》在文章一开始就说,如果原博文的话属实,外务省不是情报机构,却从事间谍活动,超出了正常外交活动的范围。

  千叶明:这是《产经新闻》的说法,外务省没有必要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双方对权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记者:外务省将怎么处理原博文?

  千叶明:外务省不会把原博文怎么样。况且这种事天天都有,日本外务省的态度就是不理他。对原博文的事,我们日本政府一贯坚持保护日本侨民的政策。他被捕后外务省做了我们需要做的:我们让使馆人员去和他见面。考虑他提出的种种请求,并做出回答。安排他与国内亲人联系,传递书信。

  记者:但根据《产经新闻》的报道,原博文指责外务省在他被捕后不闻不问。那么,在他坐牢的7年期间,外务省都做了些什么呢?

  千叶明:不会不闻不问。我们该做的都做了。

  A“日本遗孤”偷情报身份败露被判刑

  据《产经新闻》报道,不久前,一名自称是“日本间谍”的男子主动与报社取得了联系,坦言“要揭露外务省如何对日本民间间谍背信弃义”的惊人黑幕。《产经新闻》非常重视,立即派出记者接洽了该男子。这名男子提供了诸多物证,让《产经新闻》完全相信他所说的一切。

  该男子向记者披露,日本外务省曾恳求他到中国搜集秘密情报,并承诺说,“如果事情败露,日本政府将全力营救”。然而,当这名日本间谍被捕后,日本外务省立马翻脸,对他不闻不问。

  这名日本间谍叫原博文,现年41岁,1996年因窃取中国机密在中国服刑7年,2003年刑满释放后回国,从此隐姓埋名。据原博文自己介绍,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日本遗孤”,1991年回到日本东京。回国后原博文经营了一家公司,从事报纸发行工作。

  《产经新闻》从中国公开渠道调出原博文的审判书,完全证实了原博文的陈述。根据判决书记载,原博文1996年6月被中国方面逮捕,1997年8月以“窃取国家机密罪”被判刑,与他一同窃取情报的其他成员分别被判处5年到7年徒刑。

  B打着“爱国”旗号外务省拉他下水

  据原博文披露,他因公务经常到中国出差,再加上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很快成为日本外务省眼中“最理想的民间间谍”。

  1994年,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的官员忽然主动和他联系。外务省的官员“恳求”原博文,利用到中国出差的机会,帮助外务省搜集中国情报。

  见官员“言辞恳切”,原博文答应了。为了完成特殊任务,他在北京到处奔波,网罗关系、搜集情报。1995年4月,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李某某。经过一段时间拉拢后,他觉得此人已经成熟,便指使李某某为其搜集未公开的资料,并向李某某做了两条保证:一是不能公开的资料不在原博文办的《日中经济新闻》上刊登;二是如果出了问题绝对不出卖李某某。于是,自1995年9月起,李某某便开始为原博文提供资料,原博文每月给李某某2000—3000元人民币,其他费用,原博文也都给报销。1995年年底,原博文还给李某某2.7万元人民币,让其设法订阅1996年度某通讯社内部材料。为了便于李某某的活动,原博文还委托李某某在北京筹建“日本独资博闻(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注册),并任公司首席代表。

  后来,李某某通过在日本留学时相识的郭某,结识了某通讯信息中心营销部经理关某。李某某谎称刚从日本回来,要开办公司,想订阅某通讯社的资料。李还许诺将来可以分给关某一些技术股。

  关某在金钱的利诱下,很快就为李某某办理了订阅1996年度的《经济决策信息》(机密级)、《国内内部信息》、《海外内部信息》(秘密级)等4种内部刊物的手续,还向李提供了《中外轻工信息》、《中外家用电器信息》等18种内部资料。

  1996年6月,李某某找关某要求提供《国际参考》和《内部参考》等资料。关某觉得不好办,就给引见了某通讯社录像中心的李某。李某某从李某处借走了6盘《内部参考》录像带,并交给原博文,原博文观看后要求李某某为其复制。李某某前后交给原博文约50张软盘,为此,他获得了大量的金钱。当然,原博文也获得了大量的回报。据原博文交代,他总共递交了数十次情报。外务省作为感谢,每次都给他10万日元到20万日元的奖金。

  原博文担心自己被怀疑,因此曾多次向外务省表示,不愿再当间谍。然而外务省官员使出了各种方法劝诱原博文。外务省官员首先激发原博文的“爱国热情”,告诉他搜集情报是一项“爱国的光荣义务”。此外,外务省官员向原博文保证:如果事情败露被逮捕,日本政府一定会“尽全力”通过外交手段解救。

  C“组织”与之断联络遭遇抛弃很气愤

  原博文败露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1996年6月29日上午,北京市有关方面在北京海关的密切配合下,在机场对即将乘飞机返回日本的原博文的物品进行检查时,当场查获秘密级文字材料两份、机密级录像带两盘、存储机密材料的软盘14张,以及大量我内部资料。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将原博文拘留审查。随后,另两名涉案人李某某、王某某也被抓获。

  日本政府不但没有像原先承诺的那样解救他,反而与他断绝联络,对他不闻不问。原博文说,他在中国服刑期间,只有日本驻北京大使馆的一个朋友曾经去看望过他,日本政府对他不闻不问,“轻易抛弃了他”。

  更让原博文心凉的还在后面。2003年原博文刑满释放后,返回日本。他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外务省曾经负责与他接头的官员。这位官员只是告诉他,事情就要结束了,到此为止吧。外务省官员淡淡地告诉他,如果他生活困难,可以试着向国家申请“生活保障金”。

  原博文气愤万分,他对《产经新闻》说,自己为了国家坐了7年牢,外务省却连个道歉的话也不说。现在原博文住在东京,又干上报纸发行的老本行,偶尔为日本公司提供中国商业方面的咨询。

  D外务省态度暧昧媒体批评其越权

  原博文在沉寂了3年后才公布了曾经在中国当间谍的历史。他说,本打算就此沉默,然而最近日本媒体大肆报道外交官自杀的事,他感觉日本外务省应该负主要责任。原博文说:“我被捕后成了大麻烦,日本外务省就趁机抛弃了我。外务省一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一有事就推卸责任。我觉得有责任揭发外务省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

  对于原博文的指责,日本外务省态度暧昧,不承认也不否认。据共同通信社2月21日报道,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21日上午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原博文的指责回答说:“单凭某个人的一面之词,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外务省没有必要做出答复。何况这种涉及到机密情报的问题,总是你说一套,他说一套,谁也说不清。”

  日本外务省应《产经新闻》的请求作出了书面答复。外务省回答说:“这是某个人的说法,我们无法回答。因为涉及到秘密情报,外务省在答复时不得不慎重。”

  《产经新闻》评论说,如果原博文的话属实,外交部确实利用民间人士搜集机密情报,这就证明外务省超越职权,进行非法外交活动。日本原公安调查厅调查科官员说,外务省不是情报机关,无权搜集机密情报。而且没有受过间谍训练的外交官搜集的情报也没有什么价值。如果原博文的话属实,外务省用“国家利益”说服他窃取情报,外务省就应该保护“间谍”的人身安全。

  新闻背景

  原博文,1965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其母系日本侵华战争后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妇女。1991年,原博文随父亲去日本定居并加入日本国籍,案发时为日本株式会社《日中经济新闻》社社长。1995年以来,原博文以合资办公司的名义,在北京、杭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咨询公司,以此为掩护,大量搜集、刺探我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报。

  据《青年参考》(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