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有毒航母”被迫返回法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2:45 光明网

  近期,法国退役“克莱蒙梭”号常规动力航母的归宿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由于船体内存有大量致癌物质—石棉,该“有毒航母”从几年前被几经转手,到目前无法顺利抵达买家手中,身陷备受堵截的“四面楚歌”境地。日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出访印度之前,下令收回这个“烫手山芋”。

  买家难接“烫手山芋”

  “克莱蒙梭”号航母于1955年开始建造,1961年服役。“克莱蒙梭”号航母在1997年退役后,法国政府考虑环保等因素并按惯例决定将其送往别国拆卸。但出乎意料的是,“克莱蒙梭”航母的命运却一波三折,并几经转手,至今又被迫回归法国。2003年,一家西班牙公司同法国签定购买航母合同,并答应将其拖至买方港口进行拆卸。法方不久发现,该家西班牙公司将航母私下卖给了土耳其,从中转手牟利。法方立即取消了合同后,一家德国公司又成为新买主。由于上述两家公司就转交拆卸权产生分歧,导致“克莱蒙梭”号航母长期滞留在意大利西西里海岸。2005年,法国军方再次找到了买主,以4亿卢比的价格与印度公司达成协议,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阿朗拆船厂将接待该航母。去年12月22日法国国防部宣布,“克莱蒙梭”号退役航母即将启航并经2个多月的行程抵达印度。

  决定一出,立即遭到环保组织的坚决抵制。环保人士不断反对“克莱蒙梭”号出航,表示航母尚存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石棉,将严重危害拆卸工人身体健康。法国“绿色和平”等4个环保组织立即向巴黎行政法院提出诉讼,阻止“克莱蒙梭”号起航,并认为此举违反了1989年3月出台并于1992年5月生效的禁止越境转移危险废品的《巴塞尔公约》,该公约规定,尽量减少危险废物产生并尽可能在产生地以无害环境和有效方法处置。公约还强调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肆无忌惮地输入和处置危险废物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的利益,必须加以严格地限制。1995年9月第三次缔约国会议上,缔约国已经达到92个。

  对此,法国官方表示,航母虽已退役,但仍属军舰,不受1989年出台的《巴塞尔公约》的约束;此外,“克莱蒙梭”号退役后,法国已进行了消毒处理,目前航母仅存少量石棉。巴黎行政法院去年12月30日作出判决,“克莱蒙梭”号航母理论上可以赴印度拆卸。

  就在该航母在去年底启程后不久,印度最高法院上月6日以有毒物质含量信息不明为由,拒绝其进入印度水域,认为法国没有遵循《巴塞尔公约》,并要求法方提供检测数据的证明文件;埃及随后也于12日作出同样表述,禁止该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但在接到法国的证明文件后,埃及15日决定允许航母通过,认为其通过苏伊士运河不会对埃及的环境造成危害。鉴于上述阻力,法国军方曾表示,航母已经接受无害化处理,舰上仅存约45吨非易碎石棉,印方拆船人员完全可在法国工程师指导下安全操作。但法方说法遭到本国公司的质疑,负责拆毁航母石棉的一家法国公司透露,航母目前仍存有500吨到1000吨的有毒石棉。

  总统出访航母返航

  “克莱蒙梭”号航母系法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其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执行多起任务。据报道,“克莱蒙梭”航母使用常规动力,排水量最高则达32780吨,舰长265米,宽31.72米,高为51.2米,吃水8.6米,发电总量达1.4万千瓦,可供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且自服役以来,该舰已进行3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航母上的舰载机、战术核武器、防空武器、弹射和通信设备等均得到技术升级和改造。

  与往日威风出征的情形相反,“克莱蒙梭”号航母目前被看作危害人类健康的“毒源”不受欢迎。在抗击法国输出“有毒航母”的活动中,包括法国“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世界各环保组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纷纷采取行动,拦截该舰驶向印度。印度媒体一致声讨法国向印度倾倒有毒垃圾,法国媒体也作出回应,批评政府的损人行为。法国世界报曾报道,“克莱蒙梭”号航母曾令法国深感骄傲,其目前命运令人同情,但也使法国蒙羞,并指出该航母“为了抵达印度而进行的这次海上航行给法国海军和政府的声誉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环保组织的压力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印度最高法院本月13日谨慎宣布将成立专家委员会,对航母所剩致癌物数量进行评估,并暂时禁止其入境,以待评估结果。但与法方事与愿违的是,法国最高法院15日也做出明确判决,“克莱蒙梭”号航母不准驶入印度洋海域。

  凑巧的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拟在法国高院的决定后不久访问印度,“有毒航母”自然成为其心中的阴影,如何处理“克莱蒙梭”号事件势必影响到此次外交行程。于是,希拉克总统在法国最高法院判决的当日作出决定,责令航母立即返航。总统府表示,“总统已经决定暂时让这艘航空母舰停泊在法国海域,一切要等到船上石棉的含量测定出来以后才做决定。”

  买卖背后重利益轻环保

  法国建造“克莱蒙梭”号航母时曾使用大量有毒物质—石棉,目前该航母上究竟尚存多少吨石棉有待进一步调查。在民众极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氛围下,在本国拆卸航母肯定不是法国政府的明智选择,而且由于高昂人工费用的因素,这种操作也不符合经济学逻辑。

  但对于印度阿朗拆船厂而言,这份合同却意义非同。阿朗位于印度孟买西北200公里的偏远海岸,曾经是印度众多普通贫穷村庄之一。该拆船厂于1983年由印度国有的古吉拉特海事局建立,由于劳动力价格低廉,相关环保法律不健全,拆船工业成为该地的一项重要财源之一。随着世界各地各式废旧船舶的到来,拆船生意日益见火,但同时每日处在有毒物质环境下工人的职业病也逐渐见多。据报道,阿朗拆船厂每4个工人之中就有1人患上癌症。

  近来,钢铁涨价导致诸如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加入此行的竞争,该拆船厂的生意每况愈下。阿朗拆船厂大约每年能拆解300万吨船只,而2005年仅履行了100万吨的船舶拆毁合同。据法新社此前报道,印度古吉拉特邦海事局对“克莱蒙梭”号航母的到来深表欢迎,并称“航母的到来将为船厂带来生机”。

  针对此类无视环保的举动,绿色和平组织在其网站上郑重声明,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承揽销毁发达国家废旧舰船的谋利行为,给工人健康和当地环境带来无比的损害。同时该组织呼吁法国严格遵守禁止越境转移危险废品的《巴塞尔公约》。

  

“有毒航母”被迫返回法国

  环保人士在法国驻印度大使馆门前示威,抗议“有毒航母”驶往印度

  

“有毒航母”被迫返回法国

  全盛时期的“克莱蒙梭”号航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