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本外务省否认利用在华遗孤从事间谍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00:54 中青在线
日本外务省否认利用在华遗孤从事间谍活动

日本研制的世界上最小的间谍相机,仅有硬币大小(海峡都市报 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日本外务省否认利用在华遗孤从事间谍活动

日本立体、多层的侦察体系建设方向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  Egraphic 制图 图片来源 海峡都市报


  本报特约记者 柳慧 2月2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因窃取中国机密落网,被判7年监禁的日本间谍原博文出狱3年后,对媒体爆出日本外务省诱骗他偷窃中国机密,败露后将其抛弃,以及刑满回国后无人理睬的惊人内幕。

  22日上午,记者致电东京采访了日本外务省对外事务新闻官千叶明,他向本报证实,7年里,外务省和原博文都有联系。

  《青年参考》:2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了关于原博文的事。中国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我想请您谈谈外务省对此事的看法。

  千叶明:你说的原博文就是那个在中国被捕后回国的日本人?我知道这件事。

  《青年参考》:日本外务省对此事怎么看?

  千叶明:这是他自己的事。外务省不会对私人的事发表看法。如果他这么愿意公开自己的隐私,政府或官方不会对他的隐私作出评价。日本政府对个人隐私问题一律什么都不说。

  《青年参考》:外务省不否认也不承认,是吗?

  千叶明:是,因为此事涉及国家情报。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对情报方面的事一般不对媒体发表看法。外务省也是,我们什么都不说。因为不管有或者没有,没有必要证明是否属实。

  “日本媒体喜欢炒作”

  《青年参考》:你对日本外务省使用民间间谍一事有何评论?

  千叶明:这种事是情报方面的问题,外务省一律不予答复。关于原博文这件事,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是假的。但是如果外务省出面否认或者肯定就会对以后类似的事件造成影响。如果以后真有这样的事,是真的,外务省再出面说No Comments(无可奉告)就不好了。

  《青年参考》:《产经新闻》在文章一开始就说,如果原博文的话属实,外务省不是情报机构,却从事间谍活动,超出了正常外交活动的范围。

  千叶明:这是《产经新闻》的说法,外务省没有必要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双方对权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外务省和日本媒体的立场不一样,立足点不一样。对不同的事当然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媒体和中国媒体不一样。(大肆渲染、炒作)是日本媒体本行,他们就是吃这口饭的。中日媒体的任务不同。汉语怎么说的来着,希望中国媒体不要小题大做,不要把自己降低到日本媒体一样的水平。

  《青年参考》:外务省将怎么处理原博文?

  千叶明:处理?

  《青年参考》:就是说一名间谍人员公开了情报工作内幕,日本外务省将会如何应对?

  千叶明:外务省不会把原博文怎么样。因为他自己既然这么愿意说,我们也没办法。况且这种事天天都有,日本外务省的态度就是不理他。

  对了,我要告诉你关于那个人,什么名字来着?对,原博文的事。我们日本政府一贯坚持保护日本侨民的政策。他被捕后外务省作了我们需要做的,能做的都做了。我们让使馆人员去和他见面。考虑他提出的种种请求,并作出回答。安排他与国内亲人联系,传递书信。

  《青年参考》:但根据《产经新闻》的报道,原博文指责外务省在他被捕后,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管?

  千叶明:没有,外务省做了所有保护日本侨民所应该做的,安排使馆人员与他见面。我们该做的都做了。

  《青年参考》:那就是说外务省在原博文坐牢期间曾与他保持联系。那在他坐牢的7年期间,外务省都做了些什么呢?

  千叶明:我们做了所有应该做的,至于具体做了什么,这就不便告诉你了。

  日本民间间谍痛斥外务省过河拆桥

  “日本遗孤”偷情报

  身份败露被判7年

  2月21日,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不久前,一名自称是“日本间谍”的男子主动与该报社取得了联系,坦言“要揭露外务省如何对日本民间间谍背信弃义”的惊人黑幕。

  《产经新闻》非常重视,立即派出重要的记者与该男子进行接洽。这名男子提供了诸多的物证,让《产经新闻》完全相信他所说的一切。

  据该男子向记者披露,日本外务省曾恳求他到中国搜集秘密情报,并承诺说,“如事情败露,日本政府将全力营救”。然而,当这名日本间谍被捕后,日本外务省立马翻脸,对他不闻不问。

  这名日本间谍叫原博文,现年40岁,1996年因窃取中国机密在中国服刑7年,2003年刑满释放后回国,从此隐姓埋名。据原博文自己介绍,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日本遗孤”,1991年原博文随母亲家的亲属一起回日本东京,回国后原博文经营了一家公司,从事报纸发行工作。

  《产经新闻》从中国公开渠道调出原博文的审判书,完全证实了原博文的陈述。根据判决书记载,原博文1996年6月被中国方面逮捕,1997年8月以“窃取国家机密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与他一同窃取情报的其他成员分别被判处5年到7年徒刑。根据判决书,原博文利用到中国出差的机会,把一些内部发行的秘密刊物偷给日本外务省。

  打着“爱国”旗号

  外务省情报官拉他下水

  据原博文披露,他因公务经常到中国出差,再加上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很快成为日本外务省眼中“最理想的民间间谍”。

  1994年,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的官员忽然主动和他联系攀交情。刚开始两人只是相互交换看法,像朋友一样讨论。不久,外务省的官员就“恳求”原博文,利用到中国出差的机会,帮助外务省搜集中国情报。

  眼见官员“言辞恳切”,原博文答应了。据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爱国网”《国家安全·防范之策》介绍,自原博文再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天起,他就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使命。为了完成特殊任务,他在北京到处奔波,网罗关系、搜集情报。1995年4月,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李某某。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拢和考察后,他觉得此人已经成熟,可以利用了,便指使李某某为其搜集未公开的资料,并向李某某做了两条保证:一是不能公开的资料不在原博文办的《日中经济新闻》上刊登;二是如果出了问题决不出卖李某某。

  于是,自1995年9月起,李某某便开始为原博文提供资料,原博文每月给李2000~3000元人民币作为酬劳,其他额外费用,原博文也都给报销。1995年底,原博文还专门给李2.7万元人民币,让其设法订阅1996年度某通讯社内部材料。为了便于李某某的活动,原博文还委托李某某在北京筹建“日本独资博闻(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注册),并任公司首席代表。

  后来,李某某按照原博文的授意,通过在日本留学时相识的郭某,结识了某通讯信息中心营销部经理关某。李某某谎称刚从日本回来,开办“博闻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研究机构的下属公司,想订阅某通讯社的资料。并表示对一些“重要材料”可以花钱买。李还许诺将来可以分给关某一些技术股,并宴请了关某全家。关某在金钱的利诱下,很快就为李办理了订阅1996年度的《经济决策信息》(机密级)、《国内内部信息》、《海外内部信息》(秘密级)等4种内部刊物的手续。此外,李还在某社科院订阅了机密级刊物《台湾研究》。

  1996年6月,李找关某要求提供《国际参考》和《内部参考》等资料。关某觉得不好办,就给引见了某通讯社录像中心的李某。李某某从李某处借走了6盘《内部参考》录像带,并交给原博文,原博文观看后要求李某某为其复制。

  李某某搜集到的中国内部资料,对无密级的,一般是通过邮政快递或传真方式给原博文,或在原博文来京时交其带走;对标有密级的材料,则先复印,并用传真机输入软盘,然后再由原博文带出境。李某某前后交给原博文约50张软盘,为此,他获得了大量金钱。

  当然,原博文也获得了大量的回报。据原博文交待,他总共递交了数十次情报。外务省作为感谢,每次都给他10万日元到20万日元的奖金。

  因次数过多,原博文担心自己已经被怀疑,因此曾多次向外务省表示,不愿再当间谍。然而外务省官员用各种方法劝诱原博文。

  外务省官员首先激发原博文的“爱国热情”。此外,外务省官员向原博文保证:如果事情败露被逮捕,日本政府一定会“尽全力”通过外交手段解救。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原博文答应继续为外务省窃取资料。

  败露落网惨遭抛弃

  “组织”断绝一切联络

  原博文败露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1996年6月29日上午,北京市有关方面在北京海关的密切配合下,在机场对即将乘飞机返回日本的原博文的物品进行检查时,当场查获秘密级文字材料2份、机密级录像带2盘、存储机密材料的软盘14张,以及大量中国内部资料。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将原博文拘留审查。随后,另两名涉案人李西林、王守荣也被抓获,在其藏身处起获了秘密级文件、材料117份、机密级录像带6盘,以及大量我内部材料。

  日本政府不但没有像原先承诺的一样解救他,反而与他断绝联络,对他不闻不问。原博文说,他在中国服刑期间,只有日本驻北京大使馆的一个朋友曾经来看望他,日本政府对他不闻不问,“轻易抛弃了他”。

  更让原博文寒心的还在后面。2003年原博文刑满释放后,返回日本。他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外务省曾经负责与他接头的官员。这位官员只告诉他,事情已经结束了,到此为止吧。外务省官员淡淡地告诉他,如果他生活困难,可以试着向国家申请“生活保障金”。

  原博文气愤万分,他对《产经新闻》说,自己为了国家坐了7年牢,外务省却连个道歉的话也不说。现在原博文住在东京,又干回自己报纸发行的老本行,偶尔为日本公司提供中国商业方面的咨询。

  原博文在沉寂了3年后才公布了曾经在中国做间谍的历史。他说,本打算就此沉默,然而最近日本媒体大肆报道外交官自杀的事,他感觉日本外务省应该负主要责任。原博文说:“我被捕后成了大麻烦,日本外务省就趁机抛弃我。外务省一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一有事就推卸责任。我觉得有责任揭发外务省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日本《产经新闻》评论称,如果原博文的话属实,外务省用“国家利益”说服他窃取情报,就应该保护“间谍”的人身安全。本报主笔 邱永峥

  千叶明谈中日关系

  《青年参考》:上周您在华盛顿出席了“日中关系”研讨会。

  千叶明:是,是。

  《青年参考》:有位美国官员对一个问题很忧虑,他说,中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比台海冲突的可能性更大,当时您回答,中日政府“任何错误的处理方式都会导致非故意的结果”。这里“非故意的结果”是什么意思?

  千叶明:我也看到了那篇报道,我也觉得很奇怪。我当时说的是“难以预测”,英文“unexpected”,不知怎么会报道成非故意。我借此澄清一下。

  《青年参考》:原来如此。您接着说,对中日政府改善两国关系持“乐观的态度”,这里乐观的态度具体指什么呢?

  千叶明:就是说日中两国领导人和团体能够非常聪明,不要做出“笨”的举动。

  《青年参考》:这里的“笨”是什么意思呢?

  千叶明:即日中两国政府不要做不利于两国利益的事。(来源: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 柳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