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诺贝尔奖得主精子库未造就天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3:44 重庆晨报

  

诺贝尔奖得主精子库未造就天才

  参与“天才工程”的“电子时 代之父”威廉·肖克利。据俄罗斯《真理报》8日报道,美国一名富翁90年代初曾启动天才工程,利用诺贝尔奖得主的精子制造“神童”,然而在200名“培养品”中,只有一人表现得智力过人。

  只为提高人类质量

  1980年,美国富翁罗伯特•克拉克•格雷厄姆启动了所谓的“天才工程”,试图让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成为精子捐献者,以提高人类的基因质量。这一工程所涉及的对象只是那些真正的天才。捐献过程完全是匿名的,人们很难获知具体是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了这项工程。可以确信,脊髓灰质炎疫苗发明者之一、乔纳斯•萨尔克就是其中一名无私奉献者。

  3名天才积极参与

  根据大卫•伯劳特兹书中记载,只有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了这项工程,但使用他们捐献的精子孕育的孩子多达200人。威廉•肖克利是唯一一个可以确信的捐精者的名字,因为发明晶体管,他获得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被称为“电子时代之父”。在生命的最后25年,这位天才科学家极力阻止穷人和黑人结合繁衍下一代,认为他们的后代将是不合格“产品”。最后,肖克利成为媒体的笑柄、三K党崇拜的偶像。

  天才精子库虽然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却没有像创始人所希望的那样受到人们的欢迎。1999年,也就是肖克利去世后的第二年,精子库最终关闭。

  “神童”不满被试验

  在200多名“培养者”中,只有多隆•布莱克一人算得上天才:智商测试的得分为180;2岁的时候就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5岁开始阅读《哈姆雷特》,但所有这些才能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帮助。2001年,一名记者这样描述布莱克,“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嬉皮士,外表显得极其懒散”。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学术专长,转而投身于唯心学说。多隆•布莱克对这名记者说:“我认为制造天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人们都觉得我会取得伟大的成就,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我的生命中,我没有做过可以称得上伟大的事情。”杨孝文编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