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米洛舍维奇海牙不归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10:42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接连失误

  说起来,使米洛舍维奇变成一个富有感召力的政界人物还是从科索沃问题开始的。

  1987年,他被派到科索沃去处理占人口少数的塞族人的抗议,他们抗议在科索沃占
主体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虐待。

  米洛舍维奇利用塞族人对阿族统治者的不满,鼓吹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赢得了塞尔维亚民众的信任,终于在1990年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

  1989年,当科索沃阿族人因不满受歧视的现状而游行闹事时,在政治上平步青云的米洛舍维奇没有设法妥善安抚焦躁不安的阿族人。

  2年后,当阿族人再次闹事时,身为塞尔维亚总统的米洛舍维奇干脆把坦克开进了这个充满对抗情绪的省份,并取消了科索沃的高度自治权。

  虽然他的民族主义豪情暂时赢得了塞族人的敬仰和欢呼,虽然阿族人的不满和仇恨暂时被弹压下去,但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却为数年后的阿族人再度揭竿而起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科索沃危机尚未完全平息,前南斯拉夫联邦各共和国的独立风潮渐入高潮。

  1991年夏,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打出了独立的旗号。这时的米洛舍维奇也被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冲昏了头,喊出了“让所有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国度”的口号,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这使得前南斯拉夫的分裂迅速由生米变成了熟饭,也促使波黑和马其顿起而仿效,宣布独立门户,结果导致波黑内战的爆发。

  在长达3年半的波黑内战中,米洛舍维奇为了本民族的利益,给波黑塞族武装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武器装备。米洛舍维奇在2001年4月被捕后自己也公开承认,在波黑内战期间曾对波黑塞族提供了大量援助。西方正是揪着这点不放,认为米洛舍维奇应该对二战后最惨烈的民族冲突负责,因此必须受到惩罚。

  科索沃危机

  从1998年2月开始,科索沃民族矛盾激化,局势急剧恶化。塞尔维亚保安部队与科索沃解放军展开的战斗导致数十万科索沃阿族人流离失所。

  1999年1月,西方国家领导人和俄罗斯要求米洛舍维奇与科索沃阿族人于1999年2月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和谈。

  会谈中南联盟表示,不能接受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条款,谈判最终破裂。

  北约国家曾威胁说,如果米洛舍维奇拒绝合作,将轰炸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错误地估计了北约的意愿,并认为俄罗斯会出来支持他,他没有出席会谈。

  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为借口对南联盟动武。

  在这场军事对抗中,米洛舍维奇与西方结下了很深的梁子,被西方视为“眼中钉”,一日不除一日不快。

  更糟糕的是,由于没顶住西方的狂轰滥炸,米洛舍维奇在遭到78天的军事打击后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塞族警察和保安部队撤离科索沃省,北约领导的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联合国也在当地设立了过渡行政机构。

  一些南斯拉夫人认为,这实在是有伤自尊心,“要么一开始就接受西方的条件,要么就抗争到底,打了半截就投降,我们在战争中所承受的一切苦难都成了无谓的牺牲了”。

  走向海牙

  米洛舍维奇原以为同西方的对抗可以增加他在百姓中的威望,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在后来的竞选中,受到西方大量资助的南斯拉夫反对党打出“选掉米洛舍维奇,解除制裁”的口号,终于将这位南斯拉夫强人逼下了历史舞台。

  2000年,米洛舍维奇在总统大选中败给塞尔维亚民主党领导人科什图尼察,他开始不肯放弃权力,但最终被迫辞职。

  2001年1月29日,他被软禁在家中。同年4月1日,在美国为南联盟设定的捕米最后期限到来前,凌晨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入狱。

  2001年6月28日,他被引渡到海牙前南战犯国际法庭,首开一个国家领导人接受国际审判的先例。

  据报道,当时的塞尔维亚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西方承诺,只要将米洛舍维奇移交给国际战犯法庭,就会在“援南重建捐助会议”上向南联盟提供13亿美元经济援助。

  而正是在28日稍早时,南联盟宪法法院冻结了把米洛舍维奇送交国际法庭审判的政令,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研究这项政令是否违宪。

  塞尔维亚政府于是决定孤注一掷:绕过宪法法院,把米洛舍维奇秘密移交海牙国际战犯法庭。总理金吉奇的“引渡”根据是:“根据塞尔维亚宪法有关条款,当联盟政府不能正常履行职能时,塞政府有权临时作出属于联盟政府职权范围的决定。”

  从那时起,米洛舍维奇就一直在海牙接受审判。但他的健康状况随后每况愈下,导致对他的审判一拖再拖。

  直到2004年8月31日,米洛舍维奇首次正式在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此前,他一直认为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设立这一法庭的决议有失公允,法庭不具备国际合法性,因此无权对他进行审判。

  65岁的米洛舍维奇尽管风光一时,荣耀半生,骨子里却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在政坛上的崛起是民族悲剧的开始;在失去权力之后,他波澜起伏的一生又以悲剧而告终。(本报综合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