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家族流亡在外不甘心 欲索赔至少1亿欧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04:22 环球时报 | |||||||||
1997年,米洛舍维奇与家人在一起。右一为儿子马尔科,右二为夫人米里亚娜,右三为女儿玛丽娅。 巴尔干“不死鸟”米洛舍维奇11日在海牙一间囚室里终结了他的一生,此时,他的几个至亲之人却都流落异地,没能最后见上米洛舍维奇一面。 永不屈服的妻子 “是海牙法庭杀害了我的丈夫。”米洛舍维奇猝死的消息刚一传出,他的妻子米里亚
米里亚娜比米洛舍维奇小1岁,两人上中学时就一见钟情。据他们的同学回忆说:“两人形影不离,总是手牵手在一起。”米里亚娜出生于贝尔格莱德一个政界要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二战中曾和铁托并肩作战,母亲曾任贝尔格莱德市地下党书记,姨妈是铁托的私人秘书。米里亚娜正是凭借这种政治背景,将米洛舍维奇领进了政坛。虽然出身显赫,但米里亚娜的童年并不快乐。她的妈妈曾遭到纳粹逮捕,获释后回到组织,却被身为抵抗运动高级领导人的父亲,也就是米里亚娜的外公当作叛徒处决。这是她心头的创伤,她一直希望弄清妈妈是否背叛了党。 政治的残酷,也造就了米里亚娜坚忍的个性。1996年年底,反对党谴责政府舞弊,举行3个多月的示威游行要求罢免米洛舍维奇。据时任贝尔格莱德市长的考维克回忆:“米洛舍维奇当时曾表示,既然我们输了,那就像绅士一样把政权交给人家。”正在印度访问的米里亚娜听说后,简直气疯了。她立刻打电话警告米洛舍维奇,不能把政权当儿戏。她在电话中的声音非常大,旁边的人全都听到了。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人们劝米里亚娜离开南斯拉夫左翼联盟总部,因为那里太惹眼了。但她坚持每天待在这个自己一手创办的政党的总部里,并且和孩子没有离开贝尔格莱德半步。 米洛舍维奇被捕两年后,2003年,贝尔格莱德法庭以“不正当使用国家财产”罪名,要求米里亚娜前往法庭受讯。当年2月,米里亚娜将贝尔格莱德一套豪华公寓送给孙子的保姆后,离开塞尔维亚飞往莫斯科,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目前,她与儿子马尔科一起住在莫斯科郊外一座别墅中。据荷兰驻俄大使馆核实,她也从没申请赴荷兰的签证。 名声不好的花花公子 米洛舍维奇有一子一女。今年31岁的儿子马尔科,在南斯拉夫一直名声不好。依靠富豪的支持,他拥有一家私人广播电台、一个疗养中心和一家名为“麦当娜”的巴尔干最大规模的夜总会。外界盛传,他拥有20辆豪华轿车。 马尔科脾气暴躁,盛气凌人。当媒体报道说他的儿子有智力缺陷时,他竟腰别手枪,气势汹汹赶去报社找记者算账。幸好那天记者休息,才避免了一场血案。2000年,他听说自己夜总会的理发师,辞职后参加了反对米洛舍维奇的街头游行。他立即派保镖找到这个理发师,连踢带打,并拿出一个小型旋转电锯,在理发师头上转了好几分钟。同年10月,电锯案开审前,马尔科凭假护照出逃俄罗斯。 有报道说,2001年马尔科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了豪宅和与“麦当娜”规模相当的夜总会。2004年,他向塞尔维亚政府表示,希望从法律上保证他顺利返回塞尔维亚,这样他就能前往海牙看望父亲。但塞政府一直没有答复他,因此,他最终没能与狱中的父亲见上一面。 爱玩手枪的女儿 米洛舍维奇的女儿玛丽娅今年40岁。11日,南斯拉夫左翼联盟主席斯塔尼奇对媒体表示,玛丽娅目前住在黑山小镇采蒂涅,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她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 性格倔强的玛丽娅最喜欢手枪,经常向人炫耀她的手枪。2001年4月1日,米洛舍维奇被捕那天的凌晨,玛丽娅喝了父亲留下的烈酒,带着3支手枪开车追赶押走父亲的警车。情急之中,她连射5枪。后来,当贝尔格莱德法庭询问她“为什么开枪”时,她说:“因为不高兴”。随后,法庭以危害大众安全和非法持有武器两项罪名,判处她8个月监禁,缓期两年执行。 玛丽娅一直认为,她的父母过于政治化,太热衷党派,自己表示要以另一种方式生活。米洛舍维奇被捕几个月后,玛丽娅宣布永远离开塞尔维亚,与丈夫在黑山小镇采蒂涅定居,做一名黑山共和国公民,并将在黑山从政。 向海牙法庭要说法 米洛舍维奇去世后,他所在的塞尔维亚社会党,希望以国葬待遇将其安葬在贝尔格莱德,并赦免其夫人和儿子。但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塔迪奇12日发表声明称,不可能为他举行国葬。米里亚娜和儿女则表示,米洛舍维奇应该葬在莫斯科。不过,俄外长拉夫罗夫13日说,俄还没做好有关安葬时间和地点的准备。 家人也不甘心米洛舍维奇这样死去。据贝尔格莱德《民族报》12日报道,米里亚娜决定起诉海牙法庭,指控他们剥夺米洛舍维奇的就医权,并要求不少于1亿欧元的赔偿金。此外,她还准备写书,披露塞尔维亚一些政治家、商人如何将米洛舍维奇绑架并送往海牙,他们与海牙法庭和米洛舍维奇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获取权力和财富。她相信,这本书将在塞尔维亚引起极大震动。本报驻塞黑特约记者 宋文富 相关专题:米洛舍维奇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