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米洛舍维奇对鲁戈瓦:映射两族千年恩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5:45 世界知识

  孔寒冰

  先后当上总统

  又前后脚谢世

  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于3月11日猝死,而在此前的1月21日,科索沃临时自治权力机构总统易卜拉欣·鲁戈 瓦因患肺癌辞世。米洛舍维奇和鲁戈瓦这对“宿敌”,其总统生涯的起点都在上世纪90年代初。1990年12月,米洛舍 维奇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多党制大选中当选为总统(1992年连任)。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治下的一个地区,主要居民 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1992年,阿族人不顾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南联盟当局的反对,经过“全民公决”成立了拥 有自己的立法机构和首脑的“科索沃共和国”,鲁戈瓦当选为“总统”。

  从那时起,有正式名份的米洛舍维奇就成了塞尔维亚人维护国家统一的象征,而没有正式名份的“伪总统”鲁戈瓦则 是阿族人争取独立的旗帜。或许他们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过节儿,可是,多少个世纪以来,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之间的 世仇宿怨又都集中地体现在他们身上,而南联盟时期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又把他们全都打 造成悲剧性人物。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米洛舍维奇被前南国际法庭正式宣布为国际战犯,鲁戈瓦逃离科索沃到了意 大利的罗马,沦为一名政治难民。战争结束后,米洛舍维奇在2000年南联盟总统大选中败给科什图尼察,第二年被南联盟 政府逮捕并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在以后四年多的时间里,世人不时会从电视上看到他坐在被告席上。鲁戈瓦的境遇要强于米 洛舍维奇,从罗马返回科索沃后,在2002年和2004年两次成功当选为科索沃“总统”,西方称赞他是“为科索沃阿族 的人权和政治权力而斗争的勇士”。不过,鲁戈瓦担任总统的科索沃并不是一个独立国家,而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 号决议由联合国托管、实行“高度自治”的权力机构。

  面对面的交锋

  由于政治地位不对等,更由于政治抱负尖锐对峙,米洛舍维奇与鲁戈瓦面对面的机会并不多。

  1998年2月底,在科索沃的一个村庄,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对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塞尔维亚警察发动攻击,四 名警察当场被打死,两名警察受重伤。交火中,16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九人被捕。塞族和阿族之间的武装冲突由此开始 。在国际社会的劝说和压力下,特别是在波黑冲突主要调解人、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的斡旋下,5月15日,米洛舍维奇与鲁 戈瓦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谈。米洛舍维奇承诺给科索沃更多的自治权,但条件是科索沃必须留在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之内, 鲁戈瓦则坚决要求科索沃脱离南联盟独立。在科索沃的地位问题上,米洛舍维奇与鲁戈瓦没有达成一致,但都认为这是和平解 决科索沃危机的重要一步。不过,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谋求科索沃独立的鲁戈瓦实际上控制不了科索沃激进的武装分子。米洛舍 维奇与鲁戈瓦达成的任何协议都起不了多大作用。以后,塞阿两族武装冲突日益加剧,并最终导致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 1999年4月初,鲁戈瓦与米洛舍维奇会晤,就科索沃问题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达成共识。

  2002年5月3日,两人又一次见面,不过这次见面是在海牙国际法庭上,米洛舍维奇是被审的战争罪犯,而鲁戈 瓦则是以科索沃临时自治权力机构总统身份前来与米洛舍维奇对质的。经过1999年那场战争,此时此刻两人成了怒目相视 的仇敌。记者对当时的场景有这样的描述:“鲁戈瓦出庭时,特意佩戴了其著名的标志性丝巾,并在作证时不看米洛舍维奇一 眼,而米洛舍维奇在自己发言时自然也同样‘目不斜视’。”他们在法庭上针锋相对,互相指责。法官不得不再三对他们提出 警告。鲁戈瓦在法庭上指控说:塞尔维亚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种族清洗,米洛 舍维奇试图用战争和暴力手段来阻止科索沃独立。米洛舍维奇则反驳道:鲁戈瓦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是西方大国向当地渗 透和颠覆南斯拉夫的工具,西方国家长期资助科索沃武装分子是为了在巴尔干半岛扩大影响和分裂南斯拉夫。不难看出,他们 之间的对质实际上仍是以往矛盾与冲突的延续,只不过场所从米洛舍维奇的总统府改换到了海牙国际法庭。

  由来千载的民族矛盾

  其实,米洛舍维奇和鲁戈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不是他们个人之间的,而是他们身后的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两大民 族之间千载恩怨的映射。

  阿尔巴尼亚民族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最早居民之一,祖先是伊利里亚人,早在公元5世纪就建立过自己最早的国家。塞 尔维亚族是后来迁徙到巴尔干半岛的,祖先是斯拉夫人。斯拉夫人是操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各部族集团,最早居住在广袤的 东欧大地上,南下迁徙到巴尔干半岛后,与当地不同的土著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南斯拉夫民族,塞尔维亚人就是其中的一 支。13世纪初,塞尔维亚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直到14世纪末才走向衰落。科索沃在巴尔干半岛的偏西南内陆地区,塞尔 维亚人于14世纪后期、阿尔巴尼亚人于15世纪中期都在这里抵御过外族的入侵,因此都视科索沃为光荣的“圣地”,谁都 不肯放弃它,以它为自己的“文明摇篮”。

  而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却受不同的大国势力影响。阿尔巴尼亚人受罗马帝国影响比较大 ,而塞尔维亚人受拜占庭帝国影响比较大。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500年中,阿尔巴尼亚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因而得到奥斯曼 帝国的庇护,塞尔维亚人(波黑的塞尔维亚人除外)仍坚信东正教,结果受到

土耳其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迫害和欺负,背井离 乡,饱受屈辱。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梁子”就这样结下了。20世纪初两次巴尔干战争和接下来的第一次世界 大战,对塞尔维亚人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控制了科索沃。有学者这样写道:“1919年~1941年期间,南斯拉夫 王国统治者对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进行了歧视与迫害,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报复措施,将许多阿尔巴尼亚人驱逐到土 耳其,让其他地区的斯拉夫人移居到科索沃。他们加强宣传阿尔巴尼亚人不是科索沃的土著居民,是外来者,因而在各方面给 予歧视,许多基本公民权利被剥夺。这种歧视与迫害,剌激了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使他们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民 族统一的激进情绪。”

  在

二战期间,
意大利
法西斯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扶植了一个大阿尔巴尼亚。“由于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根深蒂 固的民族矛盾,以至于在法西斯入侵科索沃时并未遭到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抗,相反当地居民对于加入统一的大阿尔巴尼亚感到 格外的兴奋。”阿尔巴尼亚人的所作所为反过来更激起塞尔维亚人的仇恨。所以,在二战结束以后建立的南联邦中,塞尔维亚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黑山、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等南斯拉夫人就成了主体民族,其聚居区域称共和国;而阿 尔巴尼亚人和匈牙利人尽管比黑山人、马其顿人还多,却成了少数民族,他们聚居的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则成了塞尔维亚共和 国辖下的自治省。所以,从南联邦建立之日起,要求科索沃升格为与塞尔维亚平起平坐的共和国,要求拥有更多的民族自治权 利,就成了科索沃阿族的基本诉求,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南斯拉夫中一直存在。南联邦解体后,阿族人的这种要求更为强烈,而 且进一步发展为要求科索沃脱离南联盟。于是,才有了米洛舍维奇“PK”鲁戈瓦的那一幕幕。

  鲁戈瓦是带着一个大阿尔巴尼亚梦想走的,米洛舍维奇是带着大南斯拉夫的梦想离开的。他们都是有争议的人物,身 前身后有着数不尽的是是非非,功过任由世人评说。但愿和他们一起作古的还有阿族塞族的普通民众为了这些梦想所承受的苦 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