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沙龙缺席后他们是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0:00 东南早报

  以色列的议会选举中,原先“头号主角”沙龙黯然缺席。但是选举大戏仍然要唱下去,于是“替补演员”代总理奥尔默特成为主角,两位配角———工党党魁佩雷茨、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同步上升为主角。

  以色列议会选举由“沙龙独唱”变为“三重唱”。奥尔默特:沙龙接班人以色列政治人物大多有个昵称,如内塔尼亚胡叫“比比”、前国防部长本·埃利泽叫“福阿德”,沙
龙则经常被人直呼名字“阿里埃勒”。但是,奥尔默特没有昵称,他就是“奥尔默特”———说明他在以色列政坛还没能“混个脸熟”。

  以色列总理沙龙今年1月4日晚重度中风住院后,副总理奥尔默特出任代总理,行使总理职权。现年60岁的奥尔默特,跟随沙龙多年,堪称心腹。

  奥尔默特1945年出生于今天以色列北部的本雅米纳地区,祖辈曾经在中国哈尔滨生活。他早年就读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先后获得心理学与哲学学士学位和法律学位。毕业后,奥尔默特成为一名律师,不久后进入政坛。

  1999年,奥尔默特与沙龙争夺利库德集团主席职位,惨遭败绩。但此后,他与沙龙关系日近,近年来被普遍认为是沙龙最忠诚的政治伙伴。

  奥尔默特目前居住在耶路撒冷,妻子阿莉扎是一名艺术爱好者,外界普遍认为,奥尔默特的政治理念深受妻子影响。二人育有4个孩子。

  奥尔默特喜欢抽烟,爱好足球,以言论大胆著称。与沙龙一样,奥尔默特曾是以色列政坛强硬派。他支持以色列控制加沙地带及约旦河西岸全部地区并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也曾反对前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为与埃及修好而撤离西奈半岛的决定。

  与沙龙相似的是,他后来“软化”成温和派。在巴以问题上,奥尔默特经常婉转表达一些“鸽派”观点,避免巴以矛盾激化。“单边撤离”计划在利库德内部遭遇反对时,他与沙龙并肩作战,成为“单边撤离”的坚定支持者。

  2005年11月,沙龙另起炉灶。奥尔默特第一个追随他退出利库德集团,加入前进党。

  沙龙今年1月病倒后至今不省人事,奥尔默特仍坚定地执行着“沙龙路线”。在与巴勒斯坦关系问题上,奥尔默特将工党的温和与利库德的强硬融合在一起,走“外交温和、军事强硬”的路线。内塔尼亚胡:最年轻的总理1949年10月23日,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生于特拉维夫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随父母前往美国,后就读于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1967年,内塔尼亚胡应召回国服役,编入以军特别行动队,军衔至上尉。

  年轻时,内塔尼亚胡曾到美国经商,从事家具生意。在那里,他结识了当时以色列驻美大使摩西·艾伦斯。1982年,艾伦斯荐举他出任驻华盛顿使团副团长。1984年,他被任命为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

  联合国讲坛为内塔尼亚胡施展辩才提供绝好舞台。他很快以偏执的立场和过激的言论,获得以色列“最佳辩护律师”称号,得到美国犹太人社团的支持。

  4年任满后,内塔尼亚胡首次步入议会,先后在沙米尔政府中担任副外长、总理办公室主任等职。海湾战争期间,他担任以色列政府发言人,多次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采访。在摄像机镜头前,他总是戴着防毒面罩,向世界表明以色列面临危险。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时,他是以方谈判代表团主要成员兼发言人。1993年3月,43岁的内塔尼亚胡当选利库德集团主席。1996年,利库德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他也成为以色列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1999年5月,内塔尼亚胡参加总理竞选失败后辞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职务并宣布退出政坛。2000年12月,他重返政坛,并于2002年11月加入沙龙内阁。

  以反对“单边撤离”计划为由,2005年8月,内塔尼亚胡退出沙龙内阁。此后,在利库德集团内部,以内塔尼亚胡为首的强硬派与以沙龙为首的温和派矛盾日深,最终导致沙龙于2005年11月退出利库德集团,另建前进党。内塔尼亚胡则重新回到了利库德集团主席的职位上。佩雷茨:曾是工党“叛徒”

  阿米尔·佩雷茨1952年出生于摩洛哥小镇博格达,4岁时随家人迁往以色列,居住在内盖夫沙漠西部一个临时难民营。

  佩雷茨的父亲是博格达当地犹太人领袖。迁往以色列后,父亲在离家不远的一个犹太集体农场工作,母亲则在当地一家干洗店打工。不同于来自欧洲国家的犹太移民,来自北非的犹太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在以色列社会中属于“边缘”阶层。

  或许与“边缘”身份有关,佩雷茨14岁起就和朋友们散发传单,呼吁消除社会不公。18岁,佩雷茨高中毕业后参军,曾在以色列伞兵部队担任军需官。

  1974年,上尉佩雷茨在西奈半岛一次行动中遭遇车祸,腿部严重骨折,经过两年修养才能够重新走路。

  1988年,佩雷茨作为工党成员,第一次进入以色列议会,此后连续17年,一直都是议会议员。1995年,佩雷茨成为以色列总工会主席。

  不过,佩雷茨对工党并非“从一而终”。1999年,在与以色列前工党主席巴拉克出现分歧之后,佩雷茨另立门户,

  成立了自己的政党——“一个民族”党。

  2004年“一个民族”党宣布与工党合并,佩雷茨重回工党。

  2005年11月,以色列工党主席选举中,他出人意料地战胜“以色列政坛常青树”希蒙·佩雷斯。

  从政之前,佩雷茨几乎是一个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农民。人生经历使他更加理解以色列下层社会。进入议会后,他成为以色列下层社会权利的倡导者。

  佩雷茨一直呼吁在中东“路线图”计划的基础上,重新开启与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认为以色列必须准备从约旦河西岸更多地区撤离。佩雷茨曾说:“首先,我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视为一种不道德行为。我希望结束占领,不是因为巴勒斯坦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我认为这样做符合以色列的利益。”(赵卓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