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海外聊斋]一起分租的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5:23 金羊网-羊城晚报

  在我们那一代的留学生中,几乎没有不和别人分租过房子的。我来澳大利亚的头一年,搬过3次房子,与三拨不同的留学生同住过。虽已时过景迁,但往事总是挥之不去……

  我的第一个“大家庭”开始是由5个成员组成,后来渐渐扩容,壮大为10人,有男有女,好不热闹,女的住房,男的睡厅,由于都是朋友介绍而来,彼此并不认识。有些人的学生签证已经过期,成了黑人黑户,所以,大家从不透露自己的身份,名字全改成英文名,叫
得准不准没关系,知道是谁就行。至于各人的年龄嘛,我通过观察还是能发现点头绪:二十出头的,总是精神抖擞,满怀希望,因为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所以特别活跃;那些收工回来便坐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吐烟圈的肯定年近三十,在国内有妻有儿的,前路的渺茫在他们眼里显露无遗。

  为了省钱,我们都是合伙吃饭,每当周末便轮流着到批发市场把成箱成箱的蔬菜买回家,买的量越多越便宜。有一次买了一大袋红萝卜,吃了整整一个月,把大家的皮肤都吃黄了,吓得够呛,以为是谁把急性肝炎传开了。由于节省,我们那时每周每人的伙食费开支仅仅8元澳币。

  我们同居一室,各有个性。广州来的彼得生性豪爽,他以600澳元买了一辆二手车,配制了5条车匙,挂在墙上,他对大家说,谁见车停泊在车库,谁便可以用。两天后车头灯被撞爆了,他也不计较。我们叫他做“澳大利亚活雷锋”。湛江来的大卫,性子不紧不慢,找不到工作也不急,但无论如何,中午饭后一定要睡上一觉,我们又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大陆干部”。还有一位是来自福州的漂亮姑娘,每当见到男士时总是把手伸出来,歪着头说:“Niceto meet you,sir(很高兴遇到你,先生)。”我们叫她“交际草”,两年后,她嫁给了老外。

  大家庭里,有些是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孩子。马克一脸稚气,他连衣服都不会洗(当时我们没有洗衣机)。他把皮箱里的衣服一件接一件地穿个遍,又全部放回箱里,拉到街头的洗衣店去洗。大刘不是孩子,是我们当中最老的一个,40岁的他竟然不会煮饭!他说他在国内吃了20年饭堂。

  在这里,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曾是外科主治医师的威廉和干个体户的彼得一起爬到车底下换机油。彼得还常常搂着威廉说:“在国内,我能这样搂住你吗?请你吃饭都难啦!大医生。”当时,威廉找不到活干,彼得还给威廉介绍工作。威廉干的是剪线头的活,5块钱一小时;彼得干的是“炒锅”,10块钱一小时。威廉为此仰天长叹:“世界轮流转啊……”

  “大家庭”的生活维系不到两个月便散伙了。起因是那天房屋代理商来查房,发现厅里摊放着十几双鞋子,吓一大跳!两房一厅的单元,只能住4个人,怎么搞出十几个人呢?屋主提出强烈抗议,代理商发来信函,让我们解释原因,否则法庭上见!上法庭?这还了得!我们连夜撤退。第二天,代理商找到的只是满地的纸屑,而我们也损失了全部的押金。(鲁城澳大利亚)

  (含辛/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