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马英九此次访美为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10:52 中国台湾网

  一、 国民党新主席的“面试之旅”

  马英九十分清楚,美国主动邀请他访问美国,甚至在首都华盛顿逗留,绝对不会是为了帮他拉抬声势,营造2008年大选的有利气氛。而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探寻他在两岸关系和台美关系上的立场,以便决定是否帮助他赢得2008年大选以及如何影响他成为比陈水扁更好的“伙伴”。因此,马英九此行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面试之旅”。

  此次访美是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首次赴美正式访问。与以前台北市长的层级不同,现在的马英九是有可能在2008年后在台湾执政的在野党领袖。马英九必须让美国了解,他是可以被信任的、不会制造麻烦和“意外”的、能维护美国在东亚利益的可用之才。因此,马英九在台海关系上向美国所传达的信息和立场就是:不论是独立还是统一都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发生,但国民党会努力促使两岸关系平稳发展。这一立场相当符合美国的利益,据媒体称,美国高层官员对马英九的这一立场十分赞赏,更有大众传媒将马英九的论述比喻成“悦耳的音乐”。

  当然,除了向美国“交心”外,马英九此次赴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争取美国侨界的支持。2004年“总统”大选时,海外华侨的投票率和2000年相比有很大的上扬。据预估,到2008年时,约有5万左右的华侨将通过各种方式回台湾投票,这对诡谲的台湾选举来说是很有影响的一个数字。近年来,大陆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经济却不见长。这使得很多华侨已由一开始的盲目支持民进党转变为理性怀疑,马英九希望争取的正是这群人。

  二、美国急需了解并影响台湾的“准总统候选人”

  2005年马英九顺利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各界对他赢得2008年大选的预期不断增强。面对这样一个拥有高声望的“准总统候选人”,美国的思考逻辑非常清晰,即尽早了解他,并尽可能地影响他。因此,美国主动邀请马英九访美的首要任务是“摸底”及做他工作;其次,才是就台美间相持不下近5年的军购问题进行沟通。

  马英九及其随行人员对美国之行的评价不多,但通过马英九与美国几位重量级官员的会晤,我们可以明确地了解到美国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相当关心。美副国务卿佐立克和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克劳契对2008年后国民党可能的两岸政策走向极感兴趣。这不仅是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理念的一次“面试”,也是自连战来大陆访问后,美国对国民党两岸政策走向抱有疑虑的一次展示,至少可以说明美国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并非全盘掌握。

  马英九在华盛顿仅逗留2天,但这短短2天就见了美国白宫、国务院和国防部三大系统的高层主管,至于美国涉台实际决策的高阶官员更是倾巢出动。这是台湾在野党领袖访美中罕见的超高规格接待,是十足的礼遇。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口短”,军购案在台“立法院”搁置多日,虽有各方面因素,但国民党顺应台湾主流民意挡住不放行绝对是一大主因。美国当然希望可以通过给马英九面子来换军购案的早日顺利过关。其实,军购案只是小问题,美国如此大手笔礼遇马英九,究其目的不过是想通过这次访问能让传闻中“反美反日亲中”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改变立场,成为美国的“伙伴”或可以控制的人。

  三、“亲马远扁”——成功的“出口转内销”

  马英九访美,适逢陈水扁抛出“终统”风波将息未息之际。美国不仅安排高层官员与马英九会晤,对于时间地点等行程安排更是毫不避讳。副国务卿佐立克与马英九会面时,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亦从正门出,丝毫不闪躲等在门口的大批媒体镜头。美国刻意公开的欢迎马英九的态度,和拒绝一路陪同马英九的“驻美代表”李大维与会所传达出的讯息,无疑是要给陈水扁一个刺眼并且永难忘怀的教训。受到这波耀眼出访的刺激,陈水扁当局在华盛顿的游说团体曾试图阻挠美官员与马英九会谈。据传甚至还严重到威胁的地步,充分表达了陈水扁对于马英九受到美国高规格接待的极度焦虑。

  此前曾有消息称,马英九在美国的行程安排以及所见人士的层级会比照时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访美时的规格,但实际情况显然远远超出预计。美国给予马英九超高规格接待,除了对其本身有一定的期待外,似乎还想利用马英九在岛内形成“亲马远扁”的舆论效应。

  同时,马英九也借此机会增加媒体曝光度,提升个人和国民党的总体形象。光看最近台湾报纸上马英九访美行程所占的版面就能知道,他的这次美国之行为其节省了多少广告支出。也难怪民进党“立委”会抓着谁为马英九支付旅费这个议题不放,期望以此淡化马英九“出口转内销”的效用。

  (来源:华夏经纬网;作者:严安林、杨晔琦)

  编辑:海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